多發(fā)多收SAL高分辨率寬測繪帶成像技術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多發(fā)多收SAL高分辨率寬測繪帶成像技術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合成孔徑激光雷達 方位向高分辨率 距離向大測繪帶 多發(fā)多收 多普勒模糊
【摘要】:合成孔徑激光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Ladar,簡稱SAL)是合成孔徑技術在光波波段的應用,它和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簡稱SAR)具有非常好的優(yōu)勢互補特性。對大范圍區(qū)域的對地觀測,我們可以采用SAR技術進行整體普查,對于我們感興趣的目標或可疑的目標,可以采用SAL技術進行更高分辨率的觀測。并且,遠距離測量上,采用SAL技術可以實現(xiàn)比SAR的分辨率提高至少一個數(shù)量級。作為目前高分辨率對地觀測技術的必要補充手段,SAL成像技術已經(jīng)成為雷達成像領域的一個嶄新研究課題,受到國內外廣泛的關注。當前國內外對于SAL技術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單發(fā)單收SAL體制的。由于單發(fā)單收的SAL系統(tǒng)中方位向高分辨率和距離向寬測繪帶互相制約,不能滿足SAL應用對距離向測繪帶寬的要求,因此對大測繪帶SAL技術的研究是當前SAL研究領域中亟需解決的問題。然而,在單發(fā)單收SAL系統(tǒng)中,無論從參數(shù)設計角度還是從信號處理角度都無法提高SAL系統(tǒng)的測繪帶寬。所以,對大測繪帶SAL技術的研究首先要從SAL工作體制上著手,突破單發(fā)單收SAL體制中方位向高分辨率與距離向寬測繪帶的限制。本文設計了方位向多發(fā)多收SAL體制,并基于該體制提出了多發(fā)多收SAL成像算法。方位向多發(fā)多收SAL體制工作在低PRF模式,優(yōu)先保證獲得距離向大測繪帶,在方位向采用了多通道技術,利用虛擬孔徑和真實孔徑結合解決方位向的多普勒模糊問題,通過直接頻譜拼接方法、自適應波束形成技術將多通道數(shù)據(jù)合成大帶寬無模糊數(shù)據(jù),實現(xiàn)高分辨率寬測繪帶成像。本文主要涉及內容如下:首先介紹了SAL成像原理,簡述了SAL系統(tǒng)的基本工作原理、數(shù)據(jù)錄取、信號模型、回波數(shù)據(jù)處理和成像算法。然后,分析單發(fā)單收SAL距離向寬測繪帶和方位向高分辨率之間的矛盾,詳細闡述了多發(fā)多收SAL的工作體制,同時給出了該工作體制下的回波信號模型。并且,針對低脈沖重復頻率條件下的多普勒模糊問題,提出了直接頻譜拼接多發(fā)多收解多普勒模糊SAL成像算法和自適應波束形成技術解多普勒模糊SAL成像算法,完成頻帶合成與高分辨率寬測繪帶成像。最后,通過三發(fā)三收SAL體制的仿真驗證多發(fā)多收SAL工作體制的可行性。本論文的主要貢獻和創(chuàng)新是:(1)分析了單發(fā)單收SAL體制距離向寬測繪帶與方位向高分辨率的矛盾,設計了方位向多發(fā)多收SAL體制。(2)提出了基于多發(fā)多收SAL體制的直接頻譜拼接多發(fā)多收解多普勒模糊SAL成像算法。(3)提出了基于多發(fā)多收SAL體制的自適應波束形成解多普勒模糊SAL成像算法。
【關鍵詞】:合成孔徑激光雷達 方位向高分辨率 距離向大測繪帶 多發(fā)多收 多普勒模糊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57.52;TN958.98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符號對照表12-14
- 縮略語對照表14-17
- 第一章 緒論17-21
- 1.1 選題的緣由和意義17-18
- 1.2 國內外發(fā)展現(xiàn)狀18-20
- 1.3 論文的結構安排20-21
- 第二章 SAL成像基本原理21-35
- 2.1 基本工作原理21-22
- 2.2 數(shù)據(jù)記錄22-23
- 2.3 雷達回波信號23-26
- 2.3.1 回波信號模型23-24
- 2.3.2 外差接收24-26
- 2.4 回波信號處理26-31
- 2.4.1 距離向數(shù)據(jù)的處理26-28
- 2.4.2 方位向數(shù)據(jù)的處理28-31
- 2.5 SAL成像算法31-33
- 2.5.1 距離-多普勒算法(RDA)31
- 2.5.2 線頻調變標算法(CSA)31-32
- 2.5.3 頻率變標算法(FSA)32-33
- 2.6 本章小結33-35
- 第三章 方位向多發(fā)多收SAL模型設計35-47
- 3.1 引言35-37
- 3.2 方位向波束寬度與分辨率的關系37-39
- 3.3 多發(fā)多收SAL體制設計39-40
- 3.4 回波信號模型40-45
- 3.5 本章小結45-47
- 第四章 方位向多發(fā)多收SAL信號處理算法47-75
- 4.1 引言47
- 4.2 直接頻譜拼接解模糊算法47-55
- 4.2.2 求解增益矩陣49-52
- 4.2.3 頻帶合成52-55
- 4.3 自適應波束形成解模糊算法55-61
- 4.3.1 自適應波束形成55-58
- 4.3.2 解多普勒模糊58-60
- 4.3.3 頻帶合成60-61
- 4.4 成像處理61-62
- 4.5 兩種解模糊算法的比較與方位向多發(fā)多收SAL不足分析62-63
- 4.5.1 兩種解模糊算法的比較62
- 4.5.2 方位向多發(fā)多收SAL不足分析62-63
- 4.6 仿真分析63-74
- 4.6.1 單發(fā)單收SAL成像仿真64-65
- 4.6.2 直接頻譜拼接解模糊算法仿真65-67
- 4.6.3 自適應波束形成解多普勒模糊算法仿真67-68
- 4.6.4 成像仿真68-71
- 4.6.5 不同信噪比條件下的仿真結果比較71-74
- 4.7 本章小結74-75
- 第五章 結論75-77
- 5.1 全文總結75
- 5.2 展望75-77
- 參考文獻77-81
- 致謝81-83
- 作者簡介83-8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謹;楊兆省;趙志龍;李斐斐;王東蕾;唐永新;蘇園園;梁娜;;單程遠場衍射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實驗室演示[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13年06期
2 劉立人;周煜;職亞楠;孫建鋒;吳亞鵬;欒竹;閆愛民;王利娟;戴恩文;魯偉;;大口徑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演示樣機及其實驗室驗證[J];光學學報;2011年09期
3 郭亮;邢孟道;曾曉東;唐禹;;室內實測數(shù)據(jù)的逆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1年04期
4 臧博;張磊;唐禹;邢孟道;;逆合成孔徑成像激光雷達低信噪比稀疏多孔徑成像方法研究[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0年12期
5 朱炳祺;吳謹;趙美靜;王東蕾;;條帶式合成孔徑激光雷達光軸影響距離成像研究[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0年11期
6 劉國國;吳謹;朱炳祺;李增局;王東蕾;;合成孔徑激光雷達距離像分辨率非線性惡化與補償[J];激光與紅外;2009年09期
7 周煜;許楠;欒竹;閆愛民;王利娟;孫建鋒;劉立人;;尺度縮小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的二維成像實驗[J];光學學報;2009年07期
8 洪光烈;王建宇;孟昭華;李靜文;童鵬;舒嶸;;Chirip強度調制與近紅外激光合成孔徑雷達距離向處理[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9年03期
9 周煜;許楠;欒竹;孫建鋒;劉立人;;實驗室合成孔徑激光雷達點目標二維成像實驗[J];光學學報;2009年02期
10 郭亮;邢孟道;梁毅;唐禹;;合成孔徑成像激光雷達成像算法研究[J];光子學報;2009年02期
,本文編號:940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94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