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4.5米自動折疊天線結構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12:17
本文關鍵詞:車載4.5米自動折疊天線結構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天線 自動折疊 碳纖維 PRO/E 有限元分析
【摘要】:本文從車載天線滿足高機動性要求,具備自動折疊功能,不需要人工拆裝的角度出發(fā),以車載4.5米自動折疊拋物面天線為例,對天線自動折疊功能的實現(xiàn)進行了研究,并從先進材料和先進設計手段的應用方面進行了探討,確定了車載4.5米自動折疊天線的詳細設計方案。天線反射面精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系統(tǒng)電性能的好壞。因此它要求有較高的反射面精度,但有限空間和重量指標使精度與重量、體積的矛盾更加突出。車載4.5米自動折疊天線對結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反射面精度高、重量輕,而且要求具備自動折疊功能。論文詳細介紹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在天線設計加工中的運用。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來加工天線反射面,可以提高反射面的精度,其重量輕也有利于天線自動折疊功能的實現(xiàn)。與傳統(tǒng)設計相比,在天線結構設計時,采用Pro/E軟件進行了三維建模,以及通過MSC有限元分析軟件對天線進行分析,可以有效減少設計差錯,提高設計成功率,確保天線的剛度和強度。以往只有生產(chǎn)出樣機后才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三維設計和有限元分析時就可以提前發(fā)現(xiàn)并得以解決,大大提高了設計的準確性和效率。為以后車載其它口徑自動折疊天線的設計與加工提供了參考,具有很好的實際運用意義。該天線結構系統(tǒng)設計雖然順利完成,但由于筆者的水平有限、研究時間倉促等因素影響,文章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天線結構系統(tǒng)整體機動性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以及未能建立天線結構系統(tǒng)完整的有限元模型等。為了完善這些不足,提高該結構系統(tǒng)設計水平,對這兩點不足進行深入研究,是以后該天線結構系統(tǒng)設計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天線 自動折疊 碳纖維 PRO/E 有限元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U463.673;TN820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符號對照表10-11
- 縮略語對照表11-15
- 第一章 緒論15-23
- 1.1 選題緣由和意義15-16
- 1.2 國內(nèi)外相關技術研究現(xiàn)狀分析16-20
- 1.2.1 地面機動雷達天線的背景與現(xiàn)狀16-17
- 1.2.2 碳纖維先進復合材料的發(fā)展及應用現(xiàn)狀17-18
- 1.2.3 Pro/E的發(fā)展運用18-19
- 1.2.4 有限元分析技術19-20
- 1.3 論文的主要工作和內(nèi)容安排20-23
- 第二章 車載4.5米天線結構系統(tǒng)總體方案23-37
- 2.1 引言23
- 2.2 結構系統(tǒng)組成23-24
- 2.3 天線反射體結構方案24-31
- 2.3.1 功能和設計要求24-27
- 2.3.2 結構型式的選擇27-31
- 2.4 天線座結構方案31-33
- 2.4.1 天線座的功能和設計要求31
- 2.4.2 天線座架結構型式選擇31-33
- 2.5 天線載車方案33-36
- 2.5.1 牽引車的選擇33-34
- 2.5.2 整車的運輸性34-35
- 2.5.3 車體遮擋35-36
- 2.6 本章小結36-37
- 第三章 車載4.5米天線結構系統(tǒng)設計37-57
- 3.1 引言37
- 3.2 天線反射體設計37-43
- 3.2.1 主反射面面板的設計與加工37-38
- 3.2.2 主反射面自動折疊的實現(xiàn)方式38-39
- 3.2.3 主反射面自動折疊機構驅動鏈設計39-40
- 3.2.4 自動折疊機構的準確性與可靠性設計40-42
- 3.2.5 天線背架設計42-43
- 3.2.6 副面及其支撐裝置設計43
- 3.3 天線座設計43-48
- 3.3.1 特點及組成43-45
- 3.3.2 載荷計算45-46
- 3.3.3 驅動系統(tǒng)的選定和驗算46-48
- 3.4 天線系統(tǒng)標校48-50
- 3.4.1 標定目的48
- 3.4.2 標校內(nèi)容48
- 3.4.3 恒星標校法48-50
- 3.4.4 航向姿態(tài)系統(tǒng)與同步衛(wèi)星組合標校方法50
- 3.5 環(huán)境適應性設計50-52
- 3.5.1 抗振動設計50-51
- 3.5.2 三防設計51-52
- 3.5.3 人機工程設計52
- 3.6 天線系統(tǒng)的Pro/E三維建模52-55
- 3.6.1 基于Pro/E的零件特征建模52-53
- 3.6.2 基于Pro/E的模型裝配53-54
- 3.6.3 Pro/E裝配體的干涉檢驗技術54-55
- 3.7 本章小結55-57
- 第四章 天線反射體的力學仿真分析57-69
- 4.1 天線反射體結構有限元分析57-67
- 4.1.1 天線有限元分析的目的58
- 4.1.2 有限元模型建立58-60
- 4.1.3 有限元模型邊界條件施加60-62
- 4.1.4 天線工況分析62-63
- 4.1.5 計算結果分析63-67
- 4.2 天線反射面精度估算67-68
- 4.3 本章小結68-69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69-71
- 5.1 研究結論69
- 5.2 研究展望69-71
- 參考文獻71-73
- 致謝73-75
- 作者簡介7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江波渡;Ella;;1200km的考驗——任我游200 GPS導航五項指標測試[J];音響改裝技術;2007年07期
2 李晉文;何小威;張民選;;面向微處理器時鐘發(fā)布的硅基無線發(fā)射器設計[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3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洪林峰;;車載折疊天線系統(tǒng)的PRO/E運動仿真[A];2005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萬壘;車載4.5米自動折疊天線結構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31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7312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