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網絡通信論文 >

多波長雙二進制載波抑制歸零碼光分組產生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3 09:28

  本文關鍵詞:多波長雙二進制載波抑制歸零碼光分組產生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光通信 光分組交換 雙二進制載波抑制 馬赫-曾德爾延時干涉儀


【摘要】:為了簡化多波長光分組交換系統(tǒng)的發(fā)送端結構,提出了一種基于馬赫-曾德爾延時干涉儀(MZDI)器件實現(xiàn)多波長雙二進制載波抑制歸零碼(DCS-RZ)格式的光分組產生方法。該方法采用單個MZDI器件將波分復用(WDM)差分相移鍵控(DPSK)凈荷信號轉換成WDM DCS-RZ凈荷信號,同時完成WDM非歸零碼(NRZ)標簽與凈荷信號的耦合,得到WDM DCS-RZ光分組信號。通過4×40 Gb/s DCS-RZ光分組信號產生、傳輸和分離仿真實驗,驗證了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結果表明:240 km光纖傳輸后,凈荷在經過法布里-珀羅(F-P)濾波器分離后接收靈敏度僅下降1.8 d B。
【作者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光纖傳感與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南石油大學電氣信息學院;
【關鍵詞】光通信 光分組交換 雙二進制載波抑制 馬赫-曾德爾延時干涉儀
【基金】:國家863計劃(2012AA011304,2013AA0115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01095,61271166) 西南石油大學青年基金(2012XJZ022)
【分類號】:TN929.11
【正文快照】: 1引言隨著光纖傳輸技術的發(fā)展,光纖傳輸速率不斷提高,光網絡中交換節(jié)點逐漸成為限制網絡發(fā)展的瓶頸。光分組交換具有最小的交換粒度,是一種最理想的光交換形式。光分組由攜帶交換信息的標簽和數據信息的凈荷兩部分組成。為了便于光標簽信號的提取和更新,已提出了比特序列標簽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邱昆;凌云;;Novel optical packet with non-return-to-zero label and duobinary carrier-suppressed return-to-zero payload[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8年02期

2 隆正浩;忻向軍;周銳;張子興;徐大雄;;Applications of optical duobinary in optical carrier suppression and separation labeling[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0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凌云;光分組交換中的光標簽處理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玉寶;苗英輝;;光交換中標簽提取技術的研究[J];光通信技術;2011年11期

2 周銳;忻向軍;張琦;趙X;趙同剛;余重秀;;Study of FSK/IM orthogonal modulation system with optical Manchester-coded payload[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0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彭擁軍;基于光纖非線性效應的全光信號處理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樂陽;光分組交換系統(tǒng)中的二維光正交碼光標簽的產生及全光處理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孟小俊;基于光纖非線性的全光碼型轉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苗英輝;基于OCDM的光碼標簽路由信息并行處理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凌云;邱昆;劉平;王一;;一種新型SOA-MZI光功率均衡器的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S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紀越峰,柏琳,徐大雄;光分組交換系統(tǒng)的結構研究[J];激光技術;2001年01期

2 隋志成,姜希軍,吳志堅;基于標簽的光分組交換網絡[J];廣東通信技術;2001年10期

3 黃安鵬 ,謝麟振 ,徐安士 ,殷洪璽;光分組交換的關鍵技術[J];通訊世界;2001年10期

4 ;光分組交換技術前景誘人[J];中國數據通訊;2001年04期

5 謝世鐘,陳明華,董毅,陳向飛,李栩輝,王國忠;光分組交換網絡技術展望[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7期

6 陳曉娟,鄔春明;光分組交換網[J];東北電力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隋志成,姜希軍,吳志堅;光分組交換網絡結構[J];現(xiàn)代有線傳輸;2002年01期

8 鄭磊,吳德明,徐安士;光分組交換節(jié)點技術[J];中興通訊技術;2002年05期

9 鄭福生,張勁松;光分組交換技術的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2年04期

10 駱睿,裴珊珊,簡水生;城域網的全光分組交換[J];電信快報;200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欣;陳建平;尚韜;閻敏輝;陳俊峰;李建朗;姜文寧;;采用多組共享光緩存的光分組交換節(jié)點性能分析[A];全國第十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一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1)論文集[C];2001年

2 趙俊;孫小菡;;異步光分組交換型高性能計算機系統(tǒng)時延分析[A];全國第十三次光纖通信暨第十四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潘英俊;劉煥淋;;長度分布特性對異步光分組交換性能影響研究[A];2007年全國第十六屆十三省(市)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張民;王建權;王建;葉培大;;可變包長光分組交換中的光纖延時線參數設計[A];全國第十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一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1)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光分組交換技術異軍突起[N];人民郵電;2001年

2 ;光分組交換技術前景誘人[N];人民郵電;2001年

3 CCID賽迪資訊顧問有限公司;我國光傳輸設備市場現(xiàn)狀與技術走勢[N];通信產業(yè)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惠斌;光分組交換網絡性能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2 辛明;光分組交換中的關鍵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3 凌云;光分組交換中的光標簽處理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4 張帝;光分組交換網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5 羅俊;多波長3R再生與光分組交換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6 季偉;光分組交換網絡中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7 王文睿;光分組交換網絡中關鍵技術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解宜原;高速光分組交換網關鍵技術研究及其重要子系統(tǒng)開發(fā)[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9年

9 劉煥淋;異步光分組交換節(jié)點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10 梁錚;光分組交換網中的緩存與轉發(fā)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湯琳;基于光碼標記的光分組交換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王超;一種易于實現(xiàn)的城域光分組交換環(huán)網的結構和性能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3 王雷;光分組交換網絡中光緩存技術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4 李同偉;光分組交換網絡核心節(jié)點結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張少堂;光分組交換網核心節(jié)點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張毅;光分組交換網絡中節(jié)點管理技術及其實現(xiàn)[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張杰;光分組交換核心節(jié)點緩存結構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08年

8 徐林薈;光分組交換中光碼標記技術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曹珍;波長路由光分組交換及關鍵技術[D];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2010年

10 黃偉明;光分組交換節(jié)點設計及性能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7242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7242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e98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