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感知在城區(qū)高分辨率SAR層析成像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壓縮感知在城區(qū)高分辨率SAR層析成像中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SAR層析成像 壓縮感知(CS) 稀疏重建 基追蹤 雙步迭代收縮閾值 超分辨率
【摘要】:在建筑密集的城區(qū)復雜場景中,高分辨率SAR影像中存在嚴重的疊掩效應,影像解譯的難度加大。SAR層析成像可以分離單個分辨單元內(nèi)混疊的散射體目標,并且獲取各個散射體的3維位置和后向散射強度。該文首先論述了3維SAR層析成像的基本原理,針對傳統(tǒng)譜估計法獲得的高程向分辨率較低的問題,綜述了壓縮感知方法在城區(qū)3維SAR層析成像中的應用,以基追蹤和雙步迭代收縮閾值法為例,開展了Terra SAR-X聚束模式數(shù)據(jù)實驗,并與傳統(tǒng)的奇異值閾值法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壓縮感知方法的高程向超分辨率、旁瓣抑制優(yōu)勢明顯,在城區(qū)SAR層析成像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SAR層析成像 壓縮感知(CS) 稀疏重建 基追蹤 雙步迭代收縮閾值 超分辨率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31016,41174120)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110141110057)資助課題
【分類號】:TN957.52
【正文快照】: 1引言星載SAR傳感器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更新?lián)Q代,實現(xiàn)了從無到有、從中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升級,在城區(qū)復雜場景目標解譯方面展現(xiàn)出巨大的應用潛力[1]。在高分辨率情況下,我們可獲取的目標特征信息越來越豐富,其結構、形狀、紋理等細節(jié)信息也更為突出;但另一方面,由于目標結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閔銳;楊倩倩;皮亦鳴;曹宗杰;;基于正則化正交匹配追蹤的SAR層析成像[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2年12期
2 郭華東;李新武;;新一代SAR對地觀測技術特點與應用拓展[J];科學通報;2011年15期
3 吳一戎;洪文;張冰塵;蔣成龍;張柘;趙曜;;稀疏微波成像研究進展(科普類)[J];雷達學報;2014年04期
4 廖明生;魏戀歡;BALZ Timo;張路;;TomoSAR技術在城市形變監(jiān)測中的應用[J];上海國土資源;2013年04期
5 張風麗;邵蕓;;城市目標高分辨率SAR遙感監(jiān)測技術研究進展[J];遙感技術與應用;2010年03期
6 劉康;廖明生;Timo Balz;;利用壓縮感知方法的高分辨率三維層析SAR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2年12期
7 魏戀歡;廖明生;BALZ Timo;張路;;高分辨率SAR層析成像建筑物疊掩散射體提取[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金玉;張景發(fā);劉國林;;基于高分辨率SAR圖像成像機理的震害信息分析[J];國土資源遙感;2013年03期
2 秦乙;朱衛(wèi)綱;胡旭;舒奇泉;;寬帶跳頻信號的壓縮采樣與重構[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3年09期
3 田沛沛;劉昱;張淑芳;;一種基于LDPC矩陣的壓縮感知測量矩陣的構造方法[J];電子測量技術;2014年03期
4 牛濤;沈為;張之江;雷蕊;岳賢軍;;基于圖像間相關性的光場壓縮感知[J];電子測量技術;2014年03期
5 王康;葉偉;勞國超;王勇;;一種基于壓縮感知的寬帶SAR信號偵察方法[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4年04期
6 李明漢;熊叢叢;包立君;;基于l1范數(shù)與全變分正則化的磁化率分布重建[J];電子測量技術;2014年08期
7 譚子苗;謝亞楠;王佳佳;陳立波;;PRF可變的多功能MIMO-SAR的研究[J];電子測量技術;2014年12期
8 張玲;葛大慶;郭小方;王艷;李曼;;近十年來滄州地區(qū)地面沉降演化狀況[J];上海國土資源;2014年04期
9 黃小波;李俊;;基于分層遞階控制SAR測控系統(tǒng)軟件架構設計[J];信息與電子工程;2012年01期
10 張波;王超;張紅;吳樊;;SAR影像建筑物提取與高度反演研究綜述[J];遙感技術與應用;2012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青松;星載干涉合成孔徑雷達高效高精度處理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2 丁麗;MIMO雷達稀疏成像的失配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3 劉康;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提取建筑物高度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金鼎堅;高分辨率SAR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2012年
2 楊麗微;基于ICA的極化SAR圖像相干斑去噪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3 董朝旭;基于壓縮感知和支持向量機的人臉表情識別[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4 任健;基于壓縮感知的非均勻空間立體陣SAR三維層析成像[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5 劉曉龍;基于時間序列高分辨率INSAR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廖明生;田馨;趙卿;;TerraSAR-X/TanDEM-X雷達遙感計劃及其應用[J];測繪信息與工程;2007年02期
2 王彥平;王斌;洪文;吳一戎;;長序列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數(shù)據(jù)層析處理技術[J];測試技術學報;2008年06期
3 王艷;廖明生;李德仁;魏子新;方正;;利用長時間序列相干目標獲取地面沉降場[J];地球物理學報;2007年02期
4 吳一戎;洪文;王彥平;;極化干涉SAR的研究現(xiàn)狀與啟示[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年05期
5 趙凌君;匡綱要;;基于分水嶺變換的高分辨率機載城區(qū)SAR圖像建筑物自動檢測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8年10期
6 屈樂樂;方廣有;楊天虹;;壓縮感知理論在頻率步進探地雷達偏移成像中的應用[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1年01期
7 王騰;Daniele PERISSIN;Fabio ROCCA;廖明生;;基于時間序列SAR影像分析方法的三峽大壩穩(wěn)定性監(jiān)測[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1年01期
8 ;Multi-channel SAR imaging based on distributed compressive sensing[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2年02期
9 徐宗本;郭海亮;王堯;張海;;L_(1/2)正則子在L_q(0<q<1)正則子中的代表性:基于相位圖的實驗研究(英文)[J];自動化學報;2012年07期
10 ;Sparse microwave imaging: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2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海波,王保良,黃志堯,李海青;基于雙極性脈沖電流技術的電阻層析成像硬件系統(tǒng)的研制[J];機電工程;2002年06期
2 毛偉偉;于素萍;;走時層析成像正反演方法研究[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李運達;李琦;丁勝暉;王騏;;太赫茲計算機輔助層析成像發(fā)展近況[J];激光與紅外;2012年12期
4 葛德彪;影響衍射層析成像質(zhì)量的目標空間譜重建[J];CT理論與應用研究;1993年02期
5 劉瀾波,全幼黎;基于頻率漂移法的地質(zhì)透射雷達波的衰減層析成像[J];CT理論與應用研究;1997年01期
6 劉洪江;李文英;;基于傳感壓縮的量子層析成像技術的研究[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11年12期
7 廉飛宇;李青;秦瑤;;儲糧水分含量異常區(qū)域的雷達層析成像檢測[J];計算機工程;2012年18期
8 黃松明;層析成像技術在過程檢測中的應用──電容式兩相流層析成像系統(tǒng)[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年04期
9 馬軍海,,董學京;電阻抗層析成像的一種算法設計(Ⅰ)[J];天津商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10 肖理慶;王化祥;韓成春;;一種新型拓撲結構的電阻層析成像有限元模型[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俊興;朱介壽;聶在平;;電磁波層析成像的新方法[A];寸丹集——慶賀劉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學術論文集[C];1998年
2 李玉喜;劉四新;;跨孔層析成像四種算法的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趙連鋒;王衛(wèi)民;姚振興;;逐次線性化衰減層析成像方法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學術論文匯編·第一卷(地球深部)[C];2004年
4 黃光南;劉洋;;層析成像數(shù)據(jù)和射線不均勻覆蓋問題的解決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曹俊興;朱介壽;;雙頻透射電磁波電導率層析成像[A];1997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6 陳國金;曹輝;吳永栓;姚振興;;井間多尺度走時層析成像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朱介壽;嚴忠瓊;曹俊興;張雪梅;;勘探地球物理層析成像系統(tǒng)[A];寸丹集——慶賀劉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學術論文集[C];1998年
8 房立華;吳建平;王未來;明躍紅;;華北地區(qū)噪聲層析成像研究[A];中國地震學會成立三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朱小三;吳如山;陳曉非;;非均勻介質(zhì)中廣義散射層析成像反演[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底青云;王妙月;;電阻率層析成像的積分法[A];1998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寰;層析成像技術揭示地球奧秘[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孟凡君;資源勘探的得力助手[N];中國礦業(yè)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風雪;有限頻體波走時層析成像及其在華北地區(qū)的應用[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袁志亮;井間聲波電磁波層析成像技術應用研究與軟件研發(fā)[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7年
3 王飛;跨孔雷達走時層析成像反演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于師建;復雜結構聲波電磁波層析成像方法和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黃靚;混凝土超聲波層析成像的理論方法和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6 王振宇;土木工程的層析成像與廣義反演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7 孫安輝;一維速度結構和三維有限頻全波層析成像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徐遙遠;電阻層析成像邊界重建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陳廣;數(shù)字式寬頻電磁層析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錢峰;網(wǎng)絡層析成像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小仙;利用地震反射和折射聯(lián)合層析成像探測深部構造方法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2 李玉喜;鉆孔雷達層析成像軟件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吉林大學;2010年
3 胡昌明;基于碳纖維智能層的電阻率層析成像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岳崇旺;井間電磁波層析成像研究與應用[D];吉林大學;2007年
5 黃劍航;反射波走時及其梯度層析成像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劉星;約束網(wǎng)絡層析成像及其在主動網(wǎng)中的仿真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7 陳銘;電磁波層析成像方法與應用研究[D];長江大學;2013年
8 鄒璐;電阻層析成像系統(tǒng)仿真建模研究[D];清華大學;2002年
9 胡源淵;基于相敏解調(diào)的電容耦合電阻層析成像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10 梁春濤;東亞及鄰區(qū)地幔體波層析成像[D];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
本文編號:6409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64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