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機載雷達空時自適應處理技術的干擾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02 10:09
空時自適應技術(STAP)是新一代機載雷達的關鍵技術之一,通過與先進的相控陣體制相結合,具有雜波抑制能力強、穩(wěn)健性好、抗干擾能力強等優(yōu)點。為了有效對抗搭載STAP系統(tǒng)的機載雷達,本文從STAP技術的原理出發(fā)尋找其不足,結合雷達干擾的相關理論研究了針對機載雷達STAP系統(tǒng)的多普勒干擾和壓制性干擾方法,并建立相應的模型驗證了所研究干擾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工作可分為以下三部分:1.對STAP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局限性進行了研究。從機載雷達的工作環(huán)境出發(fā),本文建模仿真了雷達天線模型和雜波幾何模型,闡述了STAP技術的基本思想,即同時進行空間和時間二維信號數(shù)據(jù)處理。隨后,結合典型的采樣矩陣求逆算法分析了STAP技術的不足,主要包括:運算量大、訓練樣本需求量大以及非均勻環(huán)境下性能下降嚴重,為后續(xù)對其干擾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撐和指導。2.從STAP系統(tǒng)的空時二維導向矢量入手,本文研究了針對STAP系統(tǒng)的多普...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對照表
縮略語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工作與內(nèi)容安排
第二章 STAP算法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
2.1 引言
2.2 機載雷達模型
2.2.1 陣列天線模型
2.2.2 雜波特性分析
2.3 STAP算法基本原理
2.3.1 信號模型
2.3.2 STAP處理器模型
2.3.3 SMI算法原理
2.4 STAP算法的局限性
2.4.1 運算量分析
2.4.2 訓練數(shù)據(jù)樣本量分析
2.4.3 非均勻環(huán)境對STAP的影響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對STAP技術的多普勒干擾研究
3.1 引言
3.2 虛假多普勒干擾
3.2.1 干擾信號模型
3.2.2 仿真分析
3.3 速度拖引干擾
3.3.1 干擾信號模型
3.3.2 仿真分析
3.4 多普勒噪聲干擾
3.4.1 干擾信號模型
3.4.2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對STAP技術的壓制干擾研究
4.1 引言
4.2 多點源干擾
4.2.1 有源干擾對STAP處理器自由度的影響
4.2.2 仿真分析
4.3 混疊延時轉發(fā)干擾
4.3.1 干擾信號產(chǎn)生原理
4.3.2 仿真分析
4.4 基于間歇采樣的卷積調(diào)制干擾
4.4.1 間歇采樣原理
4.4.2 干擾信號模型
4.4.3 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
5.1 工作總結
5.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空時二維自適應處理雷達的投散射寬時限掃頻式干擾技術研究[J]. 諶詩娃,張劍云,周青松,朱家兵. 電子學報. 2017(06)
[2]基于多級維納濾波器的空時自適應信號處理及其在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J]. 洪璽,王文杰,殷勤業(yè). 信號處理. 2017(03)
[3]對STAP雷達的投散射式干擾可行性研究分析[J]. 諶詩娃,張劍云,周青松,黃中瑞. 信號處理. 2016(10)
[4]對STAP處理器的投散射式偽雜波干擾技術[J]. 諶詩娃,周青松,張劍云,魏民. 現(xiàn)代雷達. 2016(10)
[5]對機載雷達STAP系統(tǒng)的調(diào)頻干擾研究[J]. 劉春生,張正言,唐孝國. 現(xiàn)代防御技術. 2016(03)
[6]對空時自適應處理技術的散射波欺騙干擾研究[J]. 諶詩娃,張劍云,賀平,周青松. 現(xiàn)代雷達. 2016(01)
[7]淺海主動聲吶空時自適應混響抑制方法[J]. 黃曉燕,馮西安,高天德.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15(11)
[8]對機載相控陣雷達STAP技術的旁瓣干擾[J]. 唐孝國,張劍云,周青松,黃中瑞. 火力與指揮控制. 2014(02)
[9]基于密集干擾的機載雷達STAP技術的干擾研究[J]. 張昀,盛驥松,劉禹. 艦船電子對抗. 2013(06)
[10]異構STAP系統(tǒng)的多層次數(shù)據(jù)通信研究[J]. 任磊,陳風波,吳永剛,程曉濤. 空軍預警學院學報. 2013(01)
博士論文
[1]多重天線陣列結構的GNSS接收機抗干擾方法研究[D]. 劉恩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4
[2]非均勻環(huán)境中機載雷達STAP及SAR/GMTI技術研究[D]. 吳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
[3]機載雷達非均勻STAP方法及其應用[D]. 董瑞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對應用STAP技術的預警機的干擾研究[D]. 洪成洋.江蘇科技大學 2016
[2]對有源電子掃描陣(AESA)綜合射頻系統(tǒng)的干擾技術研究[D]. 朱峰.江蘇科技大學 2014
[3]艦載HFSWR運動補償技術研究[D]. 段再揚.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54172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對照表
縮略語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工作與內(nèi)容安排
第二章 STAP算法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
2.1 引言
2.2 機載雷達模型
2.2.1 陣列天線模型
2.2.2 雜波特性分析
2.3 STAP算法基本原理
2.3.1 信號模型
2.3.2 STAP處理器模型
2.3.3 SMI算法原理
2.4 STAP算法的局限性
2.4.1 運算量分析
2.4.2 訓練數(shù)據(jù)樣本量分析
2.4.3 非均勻環(huán)境對STAP的影響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對STAP技術的多普勒干擾研究
3.1 引言
3.2 虛假多普勒干擾
3.2.1 干擾信號模型
3.2.2 仿真分析
3.3 速度拖引干擾
3.3.1 干擾信號模型
3.3.2 仿真分析
3.4 多普勒噪聲干擾
3.4.1 干擾信號模型
3.4.2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對STAP技術的壓制干擾研究
4.1 引言
4.2 多點源干擾
4.2.1 有源干擾對STAP處理器自由度的影響
4.2.2 仿真分析
4.3 混疊延時轉發(fā)干擾
4.3.1 干擾信號產(chǎn)生原理
4.3.2 仿真分析
4.4 基于間歇采樣的卷積調(diào)制干擾
4.4.1 間歇采樣原理
4.4.2 干擾信號模型
4.4.3 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
5.1 工作總結
5.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空時二維自適應處理雷達的投散射寬時限掃頻式干擾技術研究[J]. 諶詩娃,張劍云,周青松,朱家兵. 電子學報. 2017(06)
[2]基于多級維納濾波器的空時自適應信號處理及其在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J]. 洪璽,王文杰,殷勤業(yè). 信號處理. 2017(03)
[3]對STAP雷達的投散射式干擾可行性研究分析[J]. 諶詩娃,張劍云,周青松,黃中瑞. 信號處理. 2016(10)
[4]對STAP處理器的投散射式偽雜波干擾技術[J]. 諶詩娃,周青松,張劍云,魏民. 現(xiàn)代雷達. 2016(10)
[5]對機載雷達STAP系統(tǒng)的調(diào)頻干擾研究[J]. 劉春生,張正言,唐孝國. 現(xiàn)代防御技術. 2016(03)
[6]對空時自適應處理技術的散射波欺騙干擾研究[J]. 諶詩娃,張劍云,賀平,周青松. 現(xiàn)代雷達. 2016(01)
[7]淺海主動聲吶空時自適應混響抑制方法[J]. 黃曉燕,馮西安,高天德.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15(11)
[8]對機載相控陣雷達STAP技術的旁瓣干擾[J]. 唐孝國,張劍云,周青松,黃中瑞. 火力與指揮控制. 2014(02)
[9]基于密集干擾的機載雷達STAP技術的干擾研究[J]. 張昀,盛驥松,劉禹. 艦船電子對抗. 2013(06)
[10]異構STAP系統(tǒng)的多層次數(shù)據(jù)通信研究[J]. 任磊,陳風波,吳永剛,程曉濤. 空軍預警學院學報. 2013(01)
博士論文
[1]多重天線陣列結構的GNSS接收機抗干擾方法研究[D]. 劉恩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4
[2]非均勻環(huán)境中機載雷達STAP及SAR/GMTI技術研究[D]. 吳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
[3]機載雷達非均勻STAP方法及其應用[D]. 董瑞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對應用STAP技術的預警機的干擾研究[D]. 洪成洋.江蘇科技大學 2016
[2]對有源電子掃描陣(AESA)綜合射頻系統(tǒng)的干擾技術研究[D]. 朱峰.江蘇科技大學 2014
[3]艦載HFSWR運動補償技術研究[D]. 段再揚.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541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6541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