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接收機預選組件線性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短波接收機預選組件線性技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短波通信由于其具有很強的抗毀性、機動性靈活性好、便于臨時組網(wǎng)、建設周期短、破壞后恢復能力強、設備小型化容易隱蔽、建設和維護費用低等特點,使得其在其他通信方式日益成熟的今天,仍然在無線電通信領域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日益緊張的頻譜資源、日趨復雜的電磁環(huán)境、迅速增加的無線電臺數(shù)量以及越來越大的信道發(fā)射功率,這些都是導致信道間相互干擾日趨嚴重的因素,也促使短波接收機的性能向著更高更優(yōu)的方向發(fā)展,對通信系統(tǒng)或接收機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嚴苛。預選組件是短波接收機系統(tǒng)鏈路最前端的關鍵部分,不僅要求噪聲小還要具有一定的增益以便分辨出微弱的有用信號,還要具有較高的線性和選擇性,可以有效濾除互調干擾、諧波、雜波等無用信號。預選組件的線性和噪聲對接收機的線性度、靈敏度、分辨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預選組件的線性度進行了研究,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研究如何改善預選組件中射頻濾波器的線性度,其二是如何在噪聲系數(shù)不會惡化的前提下,有效改善預選組件中的放大器的線性度。射頻濾波器有兩種實現(xiàn)方案,一是基于橢圓函數(shù)結構的LC濾波器,一是短波電調諧濾波器。其中電調濾波器又有兩種實現(xiàn)方式,基于TWPEC公司的變容二極管1W407實現(xiàn)的和基于SKYWORKS公司的PIN開關管SMP1371-087LF實現(xiàn)的。高線性低噪聲放大器則主要研究了兩種電路結構,其一是采用NPN管MRF555芯片基于負反饋電路結構實現(xiàn),另一種是采用放大器LT5514和HMC478MP86基于前饋電路結構實現(xiàn)的。本文最終研制出一款物理尺寸為120×75×14 mm3,低噪聲模式下,增益在6.7-8.7dB之間,NF在5.9-7.9 dB之間;常規(guī)模式下,損耗在2.9-4.8 dB之間,NF在3.2-5.4dB之間,OIP2約76 dBm,OIP3約41 dBm的高線性低噪聲短波預選組件。
【關鍵詞】:短波預選組件 線性度 噪聲系數(shù) 濾波器 放大器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858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18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與意義11-13
- 1.2 國內外發(fā)展現(xiàn)狀13-16
- 1.3 論文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16-18
- 第二章 短波預選組件關鍵技術指標18-30
- 2.1 噪聲系數(shù)18-20
- 2.1.1 噪聲以及噪聲系數(shù)的定義18-19
- 2.1.2 級聯(lián)系統(tǒng)的噪聲系數(shù)19-20
- 2.2 接收機的靈敏度20-21
- 2.3 線性度21-27
- 2.3.11dB壓縮點21
- 2.3.2 二階互調截點IP221-24
- 2.3.3 三階互調截點IP324-27
- 2.4 動態(tài)范圍27-28
- 2.4.1 線性動態(tài)范圍27
- 2.4.2 無雜散動態(tài)范圍27-28
- 2.5 虛假響應28
- 2.6 本章小結28-30
- 第三章 濾波器理論分析30-46
- 3.1 濾波器概念30
- 3.2 LC濾波器30-34
- 3.2.1 常用的LC濾波器種類30
- 3.2.2 LC濾波器的設計方法30-34
- 3.3 電調諧濾波器34-42
- 3.3.1 電調濾波器耦合諧振電路設計理論35
- 3.3.2 耦合諧振器帶通濾波器設計理論35-40
- 3.3.3 混合、交叉耦合的引入對濾波器性能的影響40-42
- 3.4 器件的非線性分析42-45
- 3.4.1 磁芯的非線性分析研究42-44
- 3.4.2 變容二極管的非線性分析研究44-45
- 3.5 本章小結45-46
- 第四章 高線性低噪聲短波放大器理論分析46-53
- 4.1 放大器線性表征46
- 4.2 負反饋結構放大器46-48
- 4.3 前饋放大器48-52
- 4.3.1 前饋結構放大器線性分析49-51
- 4.3.2 前饋結構放大器噪聲分析51-52
- 4.4 本章小結52-53
- 第五章 高線性短波預選濾波器的實現(xiàn)53-70
- 5.1 濾波器仿真設計53-62
- 5.1.1 LC濾波器仿真設計53-56
- 5.1.2 電調濾波器仿真設計56-62
- 5.2 濾波器的實現(xiàn)62-68
- 5.2.1 LC濾波器的實現(xiàn)及測試62-64
- 5.2.2 基于變容二極管的電調濾波器的實現(xiàn)及測試64-66
- 5.2.3 基于PIN管的電調濾波器的實現(xiàn)及測試66-68
- 5.3 濾波器測試結果比較分析68-69
- 5.4 本章小結69-70
- 第六章 高線性低噪聲放大器的實現(xiàn)70-79
- 6.1 放大器電路仿真設計70-74
- 6.1.1 負反饋結構放大器仿真設計70-71
- 6.1.2 前饋結構放大器仿真設計71-74
- 6.2 放大器的實現(xiàn)74-77
- 6.2.1 負反饋結構放大器的實現(xiàn)74-75
- 6.2.2 前饋結構放大器的實現(xiàn)75-77
- 6.3 放大器實際測試結果比較分析77-78
- 6.4 本章小結78-79
- 第七章 預選組件的實現(xiàn)79-85
- 7.1 預選組件的實現(xiàn)79-82
- 7.2 實驗所用儀器82-84
- 7.3 本章小結84-85
-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85-86
- 8.1 結論85
- 8.2 后續(xù)工作展望85-86
- 致謝86-87
- 參考文獻87-89
- 攻碩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89-90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彥林;董德發(fā);;射頻識別技術在智能交通監(jiān)管信息采集中的設計與應用[J];安防科技;2006年12期
2 王騰飛;吳先良;;6GHz-6.5GHz低噪聲放大器設計[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3 陳建新;謝萬波;楊維明;史辰;;射頻放大器前饋技術仿真[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10期
4 吳國增;李榮強;趙安邦;;射頻前端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研究[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S1期
5 葉茂森;張勇;黃健聲;;2.4GHz高線性CMOS混頻器設計[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6 李鵬宇;龍滬強;;一種停車場無線車位檢測器設計與實現(xiàn)[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2年01期
7 陳興華;蔡竟業(yè);任威;楊遠望;;單本振二次變頻方案淺析[J];電訊技術;2007年01期
8 曲燕霞;唐宗熙;張彪;;C頻段介質穩(wěn)頻振蕩器的設計[J];電訊技術;2007年04期
9 肖勇;樊勇;閆鴻;劉柏江;;0.5~3.3GHz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J];電訊技術;2009年12期
10 徐濤;張吉生;;外差檢測BOTDR系統(tǒng)中微波下變頻器的研究與設計[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徐晉;畢春艷;徐桂芳;;高線性2.4 GHz LC壓控振蕩器設計[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黃盛勇;;基于MAX2665的低噪聲放大器設計[A];《IT時代周刊》論文專版(第300期)[C];2014年
3 梁華;柴秀梅;劉永強;;CINRAD/CC雷達接收機特性曲線異常故障診斷分析[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 氣象雷達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C];2014年
4 曾紹祥;楊彬祺;藍驥;;4-12GHz寬帶高增益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A];2015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5年
5 盧峰;薛正輝;任武;李偉明;;基于ADS的接收機射頻前端電磁兼容性能研究[A];2013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李寧;;基于ADS的4 GHz低噪聲放大器設計[A];2013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賈松霖;劉芳芳;郭彩麗;史大龍;;信號極化狀態(tài)不受功放非線性影響的ADS仿真驗證[A];第八屆全國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會刊[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蕾;UHF RFID單芯片讀寫器關鍵技術研究與設計[D];天津大學;2010年
2 崔福良;藍牙收發(fā)機中混頻器電路和鏡像抑制電路的分析與設計[D];復旦大學;2004年
3 呂志強;CMOS振蕩器噪聲理論及優(yōu)化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錢江波;諧振腔介質微擾技術測量蒸汽濕度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5 肖華清;射頻接收前端關鍵元器件及系統(tǒng)集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6 凡守濤;單脈沖氣象雷達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7 杜四春;超寬帶無線通信系統(tǒng)射頻前端電路研究與設計[D];湖南大學;2012年
8 萬求真;低壓低功耗CMOS收發(fā)機射頻前端電路的設計與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9 郎需強;基于微多普勒效應的昆蟲運動雷達回波特性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李立言;高動態(tài)GNSS信號處理及解算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欒吉強;基于活體生物機器人的無線搜救視頻系統(tǒng)[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2 呂晨光;微波爐介質盤復介電常數(shù)的測量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何韜;2.4G發(fā)射機小型化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童劍釗;微波晶體管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徐淑軍;短波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6 羅晚會;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混合擴頻發(fā)射機研究與實現(xiàn)[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張振強;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接收機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陸瀟琛;小型微波微等離子體功率源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帆;基于波概念迭代法的微波多層電路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10 王頻;GPS接收機L_1波段下變頻電路設計與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短波接收機預選組件線性技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92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3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