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成像算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2 06:16
星載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航天系統(tǒng)重要的微波遙感手段,在軍事和國民經(jīng)濟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應用。隨著星載SAR應用場合的愈加廣泛,對成像分辨率和測繪帶寬等性能指標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因此,現(xiàn)如今先進的星載SAR系統(tǒng)往往要求具備多種工作模式以適應這樣的發(fā)展趨勢。多工作模式是指除了條帶SAR這一基本模式之外,系統(tǒng)還可以工作在ScanSAR、TOPSAR等寬測繪帶模式及聚束SAR、滑動聚束SAR等高分辨率模式,具備多模式的星載SAR系統(tǒng)的對地觀測能力可以被極大地增強。另外,新模式不斷涌現(xiàn)的同時也伴隨著成像算法的更新;谝陨媳尘,本文立足于高分辨率和寬測繪帶兩個基本需求,著重研究了幾種熱點SAR工作模式的信號處理方案,具體內(nèi)容如下:1、從星載滑動聚束模式的回波模型出發(fā),研究其高分辨率成像算法。通過分析該模式的方位時頻關(guān)系,得出其成像時面臨方位欠采樣的問題。為使經(jīng)典成像算法能直接應用于滑動聚束模式,將全孔徑數(shù)據(jù)進行了保證方位無模糊的子孔徑劃分。星載SAR高分辨成像時傳統(tǒng)雙曲距離模型失效,對此研究了結(jié)合沿視線方向軌道一步運動補償?shù)?k成像算法,...
【文章來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TerraSAR-X實測數(shù)據(jù)成像結(jié)果
Leo-SAR衛(wèi)星速度變化曲線
Meo-SAR衛(wèi)星速度變化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分三號:遼闊疆域的“守望者”——寫在高分三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之時[J]. 龐丹,潘晨,紫曉. 中國航天. 2016(09)
[2]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高分三號衛(wèi)星[J]. 姚天宇. 中國航天. 2016(08)
[3]國外先進星載SAR衛(wèi)星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應用[J]. 王振力,鐘海. 國防科技. 2016(01)
[4]星載SAR技術(shù)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 李春升,王偉杰,王鵬波,陳杰,徐華平,楊威,于澤,孫兵,李景文.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6(01)
[5]結(jié)合視線方向運動補償?shù)幕瑒泳凼鳶AR子孔徑成像算法[J]. 楊鳴冬,朱岱寅. 航空學報. 2016(03)
[6]超高分辨率星載多發(fā)多收滑動聚束SAR成像[J]. 吳元,孫光才,楊軍,邢孟道.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5(06)
[7]基于窄波束和平地假設的運動補償方向研究[J]. 曾樂天,邢孟道,陳士超.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4(10)
[8]基于方位譜分析的斜視TOPS SAR子孔徑成像方法[J]. 楊軍,孫光才,吳玉峰,邢孟道.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4(04)
[9]等效斜視距離模型在星載LEO-SAR中的精度分析[J]. 趙秉吉,齊向陽,宋紅軍,周輝.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3(01)
[10]星載SAR成像處理算法綜述[J]. 李春升,楊威,王鵬波. 雷達學報. 2013(01)
博士論文
[1]超高分辨率寬測繪帶星載SAR成像方法研究[D]. 吳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6
[2]合成孔徑雷達原始回波頻域模擬算法研究[D]. 劉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4
[3]多模式SAR成像及參數(shù)估計方法研究[D]. 吳玉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4
[4]機/星載寬幅SAR成像算法研究[D]. 楊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4
[5]星載多模式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shù)研究[D]. 陳祺.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掃描模式合成孔徑雷達成像算法研究[D]. 黃偉.電子科技大學 2013
[2]滑動聚束SAR成像機理研究[D]. 廖家祥.電子科技大學 2012
[3]基于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的目標定位和盲導航技術(shù)研究[D]. 陶滿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
[4]星載SAR原始回波信號并行模擬[D]. 蘇宇.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 2007
[5]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原始回波數(shù)據(jù)模擬研究[D]. 呂輝.電子科技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77831
【文章來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TerraSAR-X實測數(shù)據(jù)成像結(jié)果
Leo-SAR衛(wèi)星速度變化曲線
Meo-SAR衛(wèi)星速度變化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分三號:遼闊疆域的“守望者”——寫在高分三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之時[J]. 龐丹,潘晨,紫曉. 中國航天. 2016(09)
[2]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高分三號衛(wèi)星[J]. 姚天宇. 中國航天. 2016(08)
[3]國外先進星載SAR衛(wèi)星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應用[J]. 王振力,鐘海. 國防科技. 2016(01)
[4]星載SAR技術(shù)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 李春升,王偉杰,王鵬波,陳杰,徐華平,楊威,于澤,孫兵,李景文.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6(01)
[5]結(jié)合視線方向運動補償?shù)幕瑒泳凼鳶AR子孔徑成像算法[J]. 楊鳴冬,朱岱寅. 航空學報. 2016(03)
[6]超高分辨率星載多發(fā)多收滑動聚束SAR成像[J]. 吳元,孫光才,楊軍,邢孟道.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5(06)
[7]基于窄波束和平地假設的運動補償方向研究[J]. 曾樂天,邢孟道,陳士超.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4(10)
[8]基于方位譜分析的斜視TOPS SAR子孔徑成像方法[J]. 楊軍,孫光才,吳玉峰,邢孟道.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4(04)
[9]等效斜視距離模型在星載LEO-SAR中的精度分析[J]. 趙秉吉,齊向陽,宋紅軍,周輝.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3(01)
[10]星載SAR成像處理算法綜述[J]. 李春升,楊威,王鵬波. 雷達學報. 2013(01)
博士論文
[1]超高分辨率寬測繪帶星載SAR成像方法研究[D]. 吳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6
[2]合成孔徑雷達原始回波頻域模擬算法研究[D]. 劉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4
[3]多模式SAR成像及參數(shù)估計方法研究[D]. 吳玉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4
[4]機/星載寬幅SAR成像算法研究[D]. 楊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4
[5]星載多模式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shù)研究[D]. 陳祺.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掃描模式合成孔徑雷達成像算法研究[D]. 黃偉.電子科技大學 2013
[2]滑動聚束SAR成像機理研究[D]. 廖家祥.電子科技大學 2012
[3]基于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的目標定位和盲導航技術(shù)研究[D]. 陶滿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
[4]星載SAR原始回波信號并行模擬[D]. 蘇宇.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 2007
[5]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原始回波數(shù)據(jù)模擬研究[D]. 呂輝.電子科技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77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0778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