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背光中光色轉換的理論仿真與實驗驗證
發(fā)布時間:2021-01-09 00:20
液晶顯示技術由于其產品成本低、功耗小、壽命長等優(yōu)點,占據了平板顯示產品的主流,而其顏色特性仍然是其短板。因此,研究廣色域的液晶顯示技術是未來的必然趨勢。量子點背光技術不僅能夠提升液晶顯示器件的效率,而且有效提升了色彩還原能力,是最有前景的色域擴展方案。然而目前量子點背光技術仍存在需要突破的關鍵問題,這成為了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目標。本論文以量子點散射網點為基本結構,構建了量子點背光源的光譜函數模型,建立光源光強分布——量子點散射網點——導光板出光面照度分布的完整理論設計體系,通過建模和仿真分析了關鍵參數對量子點背光模組性能的影響,并通過制備樣機、性能表征實現了量子點背光模組的有效設計。同時,這套設計方法在其他LED照明應用中具有普適性的研究意義。本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第一,基于CIE1931色度學系統,研究了光致發(fā)光量子點背光源的混色理論,采用高斯函數擬合光譜曲線,構建了量子點背光源的光譜函數模型,提出了光譜與色坐標之間的互轉換方法,并評價了量子點背光源的白平衡顏色特性,驗證了其光譜和色坐標之間準確而高效的互轉換。該方法簡化了光譜曲線的基本函數形式和數值計算量,對實現白平衡實驗提供了必要...
【文章來源】:福州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10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當前主流液晶顯示技術與OLED顯示技術的特性對比l5】??
?(OlEO?us;?LCD?ms)??Lifetime??(V?vs.?i)??圖1-1當前主流液晶顯示技術與OLED顯示技術的特性對比l5】??傳統液晶顯示器色彩的產生是由背光經過液晶光閥,最后透過彩色濾色片的??吸收過濾后混合形成白光,以達到全彩圖像的顯示效果。因此,液晶顯示顏色特??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液晶背光源和彩色濾光片。增加彩色濾光片中色層厚度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顏色純度,但這會降低透過率、導致系統功耗增加;因此,液晶背??光源是實現顏色純度與出光效率、功耗平衡的關鍵組件,對液晶顯示的亮度、照??明角度、發(fā)光均勻性、效率、系統尺寸、使用壽命、功耗等性能都具有決定性作??用。??根據光源位置分布不同,液晶顯示背光源主要可分為側入式和直下式兩種形??式。由于液晶顯示不斷輕薄化的發(fā)展趨勢,側入式背光源逐漸成為目前的主流技??1??
圖1-3棱鏡膜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本文編號:2965597
【文章來源】:福州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10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當前主流液晶顯示技術與OLED顯示技術的特性對比l5】??
?(OlEO?us;?LCD?ms)??Lifetime??(V?vs.?i)??圖1-1當前主流液晶顯示技術與OLED顯示技術的特性對比l5】??傳統液晶顯示器色彩的產生是由背光經過液晶光閥,最后透過彩色濾色片的??吸收過濾后混合形成白光,以達到全彩圖像的顯示效果。因此,液晶顯示顏色特??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液晶背光源和彩色濾光片。增加彩色濾光片中色層厚度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顏色純度,但這會降低透過率、導致系統功耗增加;因此,液晶背??光源是實現顏色純度與出光效率、功耗平衡的關鍵組件,對液晶顯示的亮度、照??明角度、發(fā)光均勻性、效率、系統尺寸、使用壽命、功耗等性能都具有決定性作??用。??根據光源位置分布不同,液晶顯示背光源主要可分為側入式和直下式兩種形??式。由于液晶顯示不斷輕薄化的發(fā)展趨勢,側入式背光源逐漸成為目前的主流技??1??
圖1-3棱鏡膜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本文編號:29655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9655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