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移動環(huán)境下信道估計及編解碼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N911.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勁松;馮錫生;;關于信道容量的計算方法[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1983年01期
2 張星梅;;基于ADSL技術的銅雙絞線信道容量分析[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0年03期
3 彭紀綱;一類輸入受限碼信道容量的估算[J];華中工學院學報;1985年S3期
4 張遠平;王雅;仲波;;二維受限編碼信道容量的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6年24期
5 王影星;;有限信道容量下網(wǎng)絡化隨機系統(tǒng)的H_∞控制[J];通訊世界;2015年24期
6 程珍;林飛;雷艷靜;趙慧婷;;基于擴散的分子通信模型的信道容量分析[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8年06期
7 邵敏;王士欣;;基于空間相關性的信道反饋方案[J];通信技術;2018年02期
8 顏傳偉;;CCCH信道容量規(guī)劃與實際應用過載問題的分析[J];廣西通信技術;2012年03期
9 劉賽男;李暉;張蕊;;礦井MIMO-OFDM通信系統(tǒng)信道的建模與仿真[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18年03期
10 田怡;;關于通信類課程中信道容量的計算問題的幾點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小林;方朝曦;;考慮陰影衰落的分布式多天線正交頻分復用系統(tǒng)的信道容量研究[A];中國通信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金益源;孫智強;;4G接入信道規(guī)劃研究[A];2017全國無線及移動通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7年
3 樸大志;李啟虎;孫長瑜;;兩種典型淺海水聲MIMO信道容量的研究[A];2005年全國水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王謙;岳殿武;;具有同信道干擾的MIMO各態(tài)歷經信道容量研究[A];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陳祥;陳巍;;時變衰落雙向中繼下行信道的信道容量和功率分配[A];第十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張彤;;區(qū)塊鏈安全性問題中數(shù)字簽名潛信道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8年
7 吳國偉;姚琳;張麗艷;;OFDM系統(tǒng)最大信道容量時域均衡算法研究[A];2005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黨妮;靳一;湯昊;徐常志;楊新權;李明玉;;空間微波高速傳輸發(fā)展綜述[A];第五屆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9 張敏;;230 MHz電力無線專網(wǎng)資源共享技術[A];2019智能電網(wǎng)新技術發(fā)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9年
10 孟祥楠;李光球;;選擇合并自適應協(xié)作通信系統(tǒng)的容量分析[A];浙江省電子學會2010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記者 桂運安;中科大創(chuàng)造量子密集編碼信道容量世界紀錄[N];安徽日報;2018年
2 陳代壽;MIMO提高信道容量[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3 本報駐安卡拉記者 馮源;思考那些可以改變世界的問題[N];光明日報;2019年
4 趙永新 謝婷婷;我國首次實現(xiàn)量子指紋識別在信道容量上突破經典極限[N];人民日報;2016年
5 ;MIMO與OFDM技術[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孟帆;雙向竊聽信道和干擾信道的極化碼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2 呂治國;大規(guī)模MIMO系統(tǒng)中的信道估計及反饋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3 姚博;高速飛行器等離子鞘套信道統(tǒng)計模型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4 賀丹;第二類竊聽信道若干擴展模型的安全容量[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5 余雨;小蜂窩場景中室內短距離無線信道傳播特性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7年
6 杜得榮;車車通信三維信道與干擾模型研究[D];重慶大學;2018年
7 李樹;第五代移動通信參數(shù)化信道建模與仿真技術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8年
8 羅振東;MIMO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關鍵理論與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9 趙慧;MIMO系統(tǒng)中信號檢測技術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10 袁偉娜;基于新型訓練序列的多天線移動通信信道估計[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小雷;大規(guī)模MIMO系統(tǒng)信道容量的改進與優(yōu)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8年
2 葉頌基;大規(guī)模MIMO系統(tǒng)下行信道狀態(tài)信息獲取方法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8年
3 方今明;軌道交通場景LTE系統(tǒng)性能仿真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9年
4 方坤;無線信道的參數(shù)提取與特性評估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9年
5 張琨;窄帶工業(yè)物聯(lián)網(wǎng)的信道傳播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9年
6 徐洪勝;基于信道估計的MIMO系統(tǒng)上行鏈路抗干擾性能分析[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7 王雪麗;高速移動環(huán)境下信道估計及編解碼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8 蔣志猛;非完美光子接收系統(tǒng)的建模與容量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9 胡金霞;基于毫米波無線信道建模技術研究與應用[D];北京郵電大學;2019年
10 馬琳;基于壓縮感知理論的無線信道估計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6762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67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