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ife法的線性調頻連續(xù)波雷達測距算法及實現(xiàn)
【圖文】:
釫釓男?號x(n).2)對信號x(n)做N點FFT,找出X(k)前N/2點中的最大幅值A1和次大幅值A2,及其各自的位置k1和k2.3)利用(2)式估計信號x(n)的頻率^f0.4)利用(3)式計算距離R.1.3算法性能為便于分析本文算法的測距性能,給出FFT距離譜的概念及其獲取方式如下:假設FFT幅度譜的橫軸變量為頻率fi=iΔf(i=0,1,…,N-1),縱軸變量為傅里葉系數(shù)的絕對值|X(i)|,將其橫軸變量fi轉換為距離Ri=Kfi,縱軸變量保持不變,所得新FFT譜本文將其稱之為FFT距離譜,如圖1所示。圖1FFT距離譜Fig.1FFTrangespectrum圖1中ΔR=KΔf為相鄰譜線之間的間隔,即距離分辨力,Δf為頻率分辨率;δR為真實距離與距離譜中最大譜線所對應距離的差值與ΔR的比值。在理想無噪聲環(huán)境下,X(k)幅度最大值A1=|S1|,次大值A2=|S2|,第3大值A3=|S3|,k3=k2±2.不加窗(即加矩形窗)FFT距離譜中最大譜線和次大譜線始終位于sinc函數(shù)的主瓣內,第3大譜線則位于最大譜線另一側的第1旁瓣內,可證明始終有A2>A3[12].文獻[12]表明在無噪聲環(huán)境下Rife法可獲得準確的頻率估計值,故根據(jù)(3)式本文算法同環(huán)境下可準確獲得距離值。但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信號不可避免存在噪聲的干擾,A1、A2和A3確切應表示為A1=|S1|+|W1|,A2=|S2|+|W2|,A3=|S3|+|W3|{,(4)式中:W1、W2、W3分別為迭加在S(k)幅度最大值、次大值、第3大值處的噪聲。噪聲環(huán)境下算法的性能分析可分為2種情況:1)當δR接近0時,即真實距離位于量化距離點附近時,|S2|與|S3|均接近0,由于存在迭加噪聲W2
3|,即使存在迭加噪聲W2和W3也不會出現(xiàn)A2<A3的情況。此時測距誤差較小,其誤差主要來源于噪聲對|S1|和|S2|幅值估計的影響。2算法實現(xiàn)實驗室現(xiàn)有LFMCW雷達應用FPGA進行規(guī)則區(qū)差拍信號的處理,F(xiàn)PGA型號為Altera公司的CycloneⅢ系列EP3C55F484C8N.基于該FPGA芯片探索實現(xiàn)本文算法,并將算法嵌入LFMCW雷達中。2.1FPGA設計利用QuartusⅡ軟件新建一個目標器件為EP3C55F484C8N的可編輯工程文件,針對該器件進行程序設計、編譯、綁定管腳和再編譯等步驟,得到的設計結果如圖2所示。圖2FPGA設計的RTL圖Fig.2RTLdiagramofdesignforFPGA程序設計主要由1個FFT模塊、2個控制模塊、1個功率計算模塊、2個RAM模塊、2個功率譜搜索模塊和1個距離計算模塊組成。各模塊功能如下:1)控制模塊1用于控制FFT模塊僅對規(guī)則區(qū)差拍信號做FFT運算;2)功率計算模塊用于實現(xiàn)FFT模塊輸出的實部和虛部到功率的換算,并輸出功率值;3)控制模塊2用于實現(xiàn)將功率值同時存入2個RAM模塊中;4)2個功率譜搜索模塊用于實現(xiàn)對2個RAM模塊中功率值的搜索,找出最大功率值和次大功率值,并記錄其各自的位置;5)距離計算模塊用于實現(xiàn)對功率值進行開方,,并根據(jù)(2)式和(3)式獲得距離值。設計中FFT模塊通過配置FFTIP核來實現(xiàn),其他模塊采用VHDL語言編程實現(xiàn)。此外,規(guī)則區(qū)差拍信號以16位二進制表示,F(xiàn)FT運算點數(shù)為4096,時鐘頻率取500kHz.2.2FPGA資源消耗應用QuartusⅡ軟件對所建工程文件進行編譯,得到FPGA資源使用情況如表1所示。表1FPGA資源消耗表Tab.1ResourceconsumptionofFPGA編譯設備EP3C55F484C8N總邏輯單元數(shù)11565/55856(25%)總寄存器數(shù)0/7005(0%)管腳數(shù)50/328(15%)存儲器容量753920/2396160(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侯志;繆晨;吳文;張鐸;;一種對稱三角線性調頻連續(xù)波雷達的校正算法[J];兵工學報;2010年12期
2 丁康,鐘舜聰;通用的離散頻譜相位差校正方法[J];電子學報;2003年01期
3 齊國清,賈欣樂;插值FFT估計正弦信號頻率的精度分析[J];電子學報;2004年04期
4 柏林;董鵬飛;劉小峰;徐冠基;;比值法的頻率估計精度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2010年10期
5 崔占忠;;調頻測距信號分析[J];探測與控制學報;2006年05期
6 丁康,江利旗;離散頻譜的能量重心校正法[J];振動工程學報;2001年03期
7 劉進明,應懷樵;FFT譜連續(xù)細化分析的富里葉變換法[J];振動工程學報;1995年02期
8 蔣留兵;林和昀;柴林峰;沈翰寧;;多目標LFMCW車載前向防撞雷達的實現(xiàn)[J];現(xiàn)代雷達;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懷宗;袁祥荊;吳穎;彭啟琮;;小型化通信電臺綜合測試系統(tǒng)的設計研究[J];兵工學報;2009年10期
2 陳先中;侯慶文;葉琳;張紅宇;;超聲測距系統(tǒng)的高精度中心橢圓算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11期
3 劉風新,王磊;科氏流量計數(shù)字信號計算及噪聲處理[J];傳感技術學報;2002年04期
4 陳先中;柳瑾;;FMCW微波液位測量的快速頻率估計算法[J];傳感技術學報;2005年04期
5 王一夫;許鵬;楊小林;韓宇;;周期信號的頻率檢測方法研究[J];長沙通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6 成先敏;李世中;喬晶晶;;微波測距方案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四川兵工學報;2010年07期
7 張智翼;李贊;裴昌幸;蔡覺平;;流星余跡極低信噪比通信技術[J];電訊技術;2007年02期
8 張曉明;陳禾;仲順安;;脈沖多普勒小型數(shù)字化中頻接收機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訊技術;2008年11期
9 賁樹俊;葛乃成;沈曉枉;;基于相位差校正法的高精度電力諧波檢測[J];電測與儀表;2007年02期
10 姚金杰;韓焱;;基于Welch譜估計和能量重心法的多普勒速度測量[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吉夫;任雪梅;黃鴻;;基于模糊Renyi熵的多值圖像去噪濾波器[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段虎明;秦樹人;;離散頻譜校正方法及其在旋轉機械振動測試中的應用[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應懷樵;劉進明;沈松;應明;杜峰;;虛擬儀器(數(shù)采、信號分析)技術展望——高自動、高精度、高速度為核心的“六高”技術[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應懷樵;張彬;;基于FFT分析的平頂窗瞬態(tài)波形譜線分裂現(xiàn)象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丁康;鐘舜聰;;通用的離散頻譜相位差校正方法[A];第十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1)論文集[C];2001年
6 陸輝;何春;周先敏;楊逸;;一種高精度時頻聯(lián)合正弦波頻率估計算法[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張海波;薛峰;高梅國;;DTFT方法在譜分析中的應用[A];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丁康;梁茜;楊志堅;;基于能量重心頻譜校正法的階比跟蹤分析[A];2008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進展大會論文集(Ⅰ)[C];2008年
9 張超;戰(zhàn)云;;基于離散頻譜校正技術的正弦信號波形失真度評價方法[A];2010全國虛擬儀器大會暨MCMI2010’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應懷樵;;基于信號處理技術的虛擬儀器(Ⅵ)的產業(yè)化前景[A];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第13分會場)[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友永;水聲差分跳頻通信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趙曉丹;基于非先驗函數(shù)系的信號識別[D];江蘇大學;2010年
3 林慧斌;離散頻譜校正理論的抗噪性能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侯者非;強噪聲背景下滾動軸承故障診斷的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周新剛;基于模糊函數(shù)切割法的典型無線電引信抗干擾性能測度[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6 常虹;寬帶偵收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王宏偉;基于傅立葉變換的數(shù)字信道化及相關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溫和;新型窗函數(shù)與改進FFT諧波分析方法及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9 劉建忠;多維全相位數(shù)字濾波理論與圖像多尺度幾何表示[D];天津大學;2010年
10 李劍;PSTN話帶數(shù)據(jù)分離與調制識別[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華;基于FPGA的測頻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張冬霞;異步電動機轉子斷條故障診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劉悅;基于SCADA的電動機在線監(jiān)測與故障診斷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4 張楠;雷達偵察接收機中的信號處理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馬亮;基于FFT的抖動分析與分離方法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吳文婧;基于時頻域的抖動分離和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時魁;半盲擴頻系統(tǒng)載波頻率估計和窄帶干擾抑制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杜占峰;基于小波包分析的電動機轉子斷條故障檢測[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朱慶彬;FMCW液位測量雷達系統(tǒng)控制及回波信號處理電路設計[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陳孔陽;變電站電氣設備絕緣性能在線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處理算法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畢欣;杜勁松;;車載LFMCW雷達多運動目標探測算法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1年06期
2 肖漢;楊建宇;熊金濤;;LFMCW雷達多目標MTD-速度配對法[J];電波科學學報;2005年06期
3 林云松,黃勇,肖先賜;實正弦信號的快速相位差分頻率估計方法[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4 喻勝,陳光
本文編號:25721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57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