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中衛(wèi)星振動抑制的自適應復合控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傅承毓,姜凌濤,任戈,馬佳光;快速反射鏡成象跟蹤系統(tǒng)[J];光電工程;1994年03期
2 呂春雷;佟首峰;宋延嵩;;機載光通信復合軸光路優(yōu)化設計和跟瞄技術研究[J];光子學報;2012年06期
3 賈科軍;趙延剛;陳輝;薛建彬;王惠琴;;無線光通信系統(tǒng)誤碼性能分析及方法研究[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2年03期
4 李榮玲;商慧亮;雷雨;王一光;王源泉;陸肖元;遲楠;;高速可見光通信中關鍵使能技術研究[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3年05期
5 錢鋒;賈建軍;張亮;王建宇;;捕獲、跟蹤、瞄準系統(tǒng)中光斑探測相機的定位精度[J];中國激光;2013年02期
6 胡秀寒;周田華;賀巖;朱小磊;陳衛(wèi)標;;基于數(shù)字信號處理機的水下光通信收發(fā)系統(tǒng)設計及分析[J];中國激光;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永輝,郭勁;快速轉向反射鏡系統(tǒng)的設計簡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2 汪紅熳,傅承毓;天文觀測中快速傾斜鏡控制系統(tǒng)的應用[J];光電工程;1998年S1期
3 徐碧,傅承毓;電視跟蹤系統(tǒng)中的實時視頻圖象分割技術[J];光電工程;1999年03期
4 李潔,葛文奇,關貴柱,王連明;精穩(wěn)控制系統(tǒng)與跟蹤架運動耦合問題的分離[J];光電工程;2002年05期
5 吳瓊雁,王強,彭起,任戈,傅承毓;音圈電機驅動的快速控制反射鏡高帶寬控制[J];光電工程;2004年08期
6 王強,陳科,傅承毓;基于閉環(huán)特性的音圈電機驅動快速反射鏡控制[J];光電工程;2005年02期
7 王淑青,傅承毓;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快速反射鏡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仿真[J];光電工程;1996年04期
8 傅承毓,馬佳光,葉步霞,汪紅熳,黃永梅;復合軸控制系統(tǒng)應用研究[J];光電工程;1998年04期
9 呂明春;梁紅衛(wèi);;全向凝視型光電探測技術[J];光電技術應用;2008年01期
10 陳娟;彭海峰;;柔性軸FSM控制技術綜述[J];光機電信息;200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立東;艦載激光武器穩(wěn)定平臺控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2 王永輝;快速控制反射鏡結構及其動態(tài)特性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劉廷霞;光電跟蹤系統(tǒng)復合軸伺服控制技術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胡浩軍;運動平臺捕獲、跟蹤與瞄準系統(tǒng)視軸穩(wěn)定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5 李文軍;復合軸光電跟蹤系統(tǒng)控制策略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張大興;三軸ATP運動平臺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周磊;基于回波信號的光束瞄準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3年
8 黃虎;反饋諧振式激光能量傳輸理論及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9 吳從均;星間激光通信終端及其實驗室檢測平臺光學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亓波;量子通信光學地面站ATP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磊;車載單臺光電經(jīng)緯儀系統(tǒng)的主軸設計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2 郭新勝;車載穩(wěn)定平臺伺服控制系統(tǒng)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3 歐陽訂喜;車載自動跟瞄裝置中光電跟蹤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4 魏偉;基于FPGA激光掃描器驅動電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耿亞光;紅外成像導引頭穩(wěn)像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6 徐世東;艦載穩(wěn)定平臺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7 沈潔;攝像頭消旋平臺的設計[D];中北大學;2009年
8 魯亞飛;快速反射鏡機械結構特性設計問題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9 韓偉;車載光電平臺閉環(huán)陀螺伺服控制系統(tǒng)設計[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楊潔;無2:1機構的反射鏡穩(wěn)定技術在IRST系統(tǒng)中的應用[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廣聰;董淑福;溫東;喬明;;海水中藍綠激光傳輸特性研究[J];電子技術;2010年03期
2 張云昌;張令彌;趙建洋;;基于McBSP的TMS320C6713異步串行通信的實現(xiàn)[J];電子科技;2009年07期
3 曾桂英;解源;;CMOS成像系統(tǒng)亞像元定位精度研究[J];光電工程;2011年07期
4 龍偉;周瑞研;;無線通信系統(tǒng)誤碼率分析[J];大氣與環(huán)境光學學報;2007年05期
5 王麗黎;柯熙政;陳麗新;;基于大氣激光通信系統(tǒng)的實驗測量研究[J];光散射學報;2005年04期
6 丁德強,柯熙政;大氣激光通信PPM調制解調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研究[J];光通信技術;2005年01期
7 強世錦;榮健;;基于大氣激光通信仿真系統(tǒng)的糾錯碼性能比較[J];光通信研究;2008年03期
8 周田華;何寧;敖發(fā)良;;水下光通信PPM數(shù)字接收機的DSP實現(xiàn)[J];光學技術;2006年S1期
9 唐昊;朱小磊;孟俊清;臧華國;;20-kHz watt-level green laser with LGS crystal electro-optic Q-switch[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9年09期
10 魏巍;張曉暉;饒炯輝;王文博;;Time domain dispersion of underwater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永亮;星地激光通信中光束傳輸仿真和鏈路特性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向臣;無線光接入網(wǎng)的體系結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2 賈科軍;大氣激光通信系統(tǒng)中LDPC碼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文鵬;基于復合控制的水廠混凝劑投加系統(tǒng)[J];微計算機信息;2005年01期
2 李祖欣;復合控制一種簡便模糊切換方法[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3年04期
3 郭光榮;薛斌;張云龍;胡亮;;復合控制技術在高速高精度跟蹤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兵工自動化;2006年10期
4 侯濤 ;牛宏俠;董海鷹;;單級倒立擺復合控制設計與實現(xiàn)[J];微計算機信息;2007年01期
5 曹光華;;雙模糊復合控制策略及其在交流調速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6 姚向東,宋澤慶;復合控制在人造水晶生產中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1997年01期
7 李文軍;陳濤;;基于卡爾曼濾波器的等效復合控制技術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6年02期
8 白珍龍;劉川來;;雙閉環(huán)復合控制在輪胎硫化機中的應用[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9 孟s,
本文編號:2558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55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