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寬帶紐扣式天線與人體之間的相互影響研究
[Abstract]:A new type of button-type ultra-wideband antenna is propos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ntenna and the human body i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di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ntenna. The variation of antenna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parts of human body is analyzed at different operating frequencies, and the absorption emissivity of human brain and trunk to antenna radiation field is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antenna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human body when it works near the human body, and the effect of antenna radiation on the human body is in line with the standard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It is suitable for human-centered communication system.
【作者單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線與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01018,61401327,61471278)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助項目(K5051202010)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20130203120011,20120203120011)
【分類號】:TN822.8;R594.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唐志軍;何怡剛;詹杰;席在芳;;緊湊型共面波導饋電的超寬帶印刷天線設計[J];電波科學學報;2012年03期
2 崔恒榮;陸云龍;沈偉;孫蕓;王偉;孫曉瑋;;雙阻帶特性的超寬帶單極子天線設計[J];電波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左超;王好清;張研;曾杰;李成娟;;系統(tǒng)抗同頻干擾的電磁仿真研究[J];電子測量技術;2014年04期
2 李向陽;曾文波;;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矩形微帶天線諧振頻率預測[J];廣西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3 姚昆鵬;段志強;陳冇;彭金輝;伏云昌;;拋物線型微波加熱器的建模與仿真[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4 劉健;蔣德富;;應用MATLAB協(xié)同HFSS設計波導縫隙天線[J];信息技術;2014年03期
5 葛航宇;李浩;陳躍良;劉馬寶;王巧云;;一種基于微帶天線的應變測量技術[J];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14年09期
6 王子浩;石丹;鄒新龍;高攸綱;陳亞洲;;一種改進型60GHz雙層微帶天線的設計與仿真[J];環(huán)境技術;2014年S1期
7 梅立榮;張乃柏;馬延爽;王琦;;一種C波段寬帶微帶天線的設計與仿真[J];無線電通信技術;2014年04期
8 賈燕;陳文錄;張永華;;高頻基材介電參數(shù)帶狀線測試的誤差修正方法[J];印制電路信息;201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吳祖德;許鳴;鄭澤宇;;應用于某無人機UHF鏈路的平板天線設計[A];2014(第五屆)中國無人機大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孟田華;云岡石窟風化的綜合分析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任玲芝;ZigBee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節(jié)點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2 鄒國榮;多頻段平面天線的設計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程勇;呂文俊;程崇虎;曹偉;;一種小型平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與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06年04期
2 呂文俊;朱洪波;;陷波特性平面超寬帶天線的研究進展[J];電波科學學報;2009年04期
3 姜文;龔書喜;洪濤;劉英;;新型超寬帶微帶天線輻射和散射特性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10年02期
4 黃健全;褚慶昕;劉傳運;;新型超寬帶復合左右手傳輸線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波科學學報;2010年03期
5 褚慶昕;葉亮華;;用于WLAN/WiMAX的雙頻緊湊型天線[J];電波科學學報;2010年05期
6 陳瑾;傅光;吳廣德;楊林;龔書喜;陳曦;;多頻共面波導饋電平面開式套筒天線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11年01期
7 顧東華;丁桂甫;陳偉強;孫曉峰;沈民誼;黎濱洪;;CPW饋電縫隙耦合蝶形毫米波貼片天線[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處方;;2000年天線展望[A];IEEE北京分會第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87年
2 王致遠;倪文俊;蔣凡杰;;螺旋加載倒F天線的設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3 李曉燕;李江波;;中波小天線介紹與應用[A];2007第二屆全國廣播電視技術論文集2(上)[C];2007年
4 李宗謙;;天線口面的平均亮溫度[A];1995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5年
5 楊振超;聶在平;宗顯政;班永靈;;手機天線在整機環(huán)境下的效率分析與仿真[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6 趙陽;張志軍;馮正和;李展;;全金屬無切縫腔體天線的技術研究[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1年
7 陳志雨;;用GTEM小室做天線測量[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8 覃正;陳紹汀;;國外SAR天線的發(fā)展[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1996年
9 蔣頡;周蔚紅;何建國;;微波熱療天線的設計與優(yōu)化[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10 張加坤;胡皓全;楊顯清;趙家升;;線天線輻射近區(qū)場強計算[A];第十四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大連移動通信公司工程師 李軍;天線美化漸成趨勢[N];經(jīng)濟日報;2006年
2 ;無線語錄增益天線[N];電腦報;2005年
3 ;C網(wǎng)優(yōu)化中的天線仿真研究[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3年
4 羅清岳;智能型GPS導航天線的設計及應用[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5 趙如兵;解讀移動通信天線參數(shù)[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3年
6 記者 華凌;你想“遁形”,就在身邊放些小天線[N];科技日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史秋實;海天天線:自主創(chuàng)新 逆勢飛揚[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9年
8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楊盛祥 謝鳴;手機電磁輻射如何防護[N];亞太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紹球;平面型可重構天線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2 宗顯政;平臺與天線的一體化電磁建模及工程實踐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3 韓國瑞;封裝天線的電磁兼容特性研究[D];山西大學;2013年
4 魏文博;可重構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5 陳瑾;寬帶小型化天線及多頻帶/超寬帶印刷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6 凌勁;混合快速算法在天線輻射和散射問題中的研究與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王琪;天線的小型化技術與寬頻帶特性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8 周蔚紅;時域天線在無載波脈沖探地雷達中的理論及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9 劉立業(yè);GPR天線和目標的電磁特性分析及數(shù)據(jù)解譯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10 韓亮;移動通信網(wǎng)分布式天線位置優(yōu)選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紅方;手機天線的一體化設計[D];蘇州大學;2009年
2 畢重穎;適用于移動終端的小型化平面倒F天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肖學森;三維天線建模及天線三維增益的有效性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4 賀忠偉;加載小型化寬頻帶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張健;短波天線寬帶可重構技術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6 杜永興;微波熱療天線的設計與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7 徐凌;可穿戴天線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8 楊濤;小型化寬頻段天線的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高健哲;艦船短波多天線優(yōu)化布局仿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柴杰;小型化平面倒F天線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35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33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