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一種降低電力線正交頻分復用系統(tǒng)峰均比的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8-11-08 19:15
【摘要】:針對傳統(tǒng)選擇性映射(SLM)降低正交頻分復用(OFDM)系統(tǒng)峰均比(PAPR)方法存在計算復雜度高、需傳輸邊帶信息降低了有效數(shù)據(jù)的傳輸速率等缺點,文中提出了一種無需傳送邊帶信息的改進SLM方法,具有頻帶利用率高、復雜度低的優(yōu)點。該方法首先將四進制數(shù)據(jù)進行環(huán)形映射,經(jīng)串并轉換和數(shù)據(jù)分割后,再經(jīng)相位因子旋轉,將原來的一個星座點映射到環(huán)形圓上的互不重合的多個點上?焖俑道锶~逆變換(IFFT)后,對其中一個子塊進行循環(huán)移位,并與另一個子塊重新組合,可以產(chǎn)生更多的候選信號,選PAPR最小的進行傳輸,進一步降低了高PAPR出現(xiàn)的概率。仿真表明,改進的方法能更有效地降低電力線OFDM系統(tǒng)的PAPR和誤符號率。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elective mapping (SLM) reduces the peak average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 with high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an (PAPR) method, and the need to transmit sideband information reduces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effective data.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SLM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does not need to transmit sideband informati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bandwidth efficiency and low complexity. The method firstly maps the quaternary data to a ring map. After series-parallel conversion and data segmentation, the original constellation points are rotated by phase factor, and then the original constellation points are mapped to multiple points on the ring circle that do not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 After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ne of the sub-blocks is cyclically shifted and recombined with the other sub-block, which can generate more candidate signals and select the smallest PAPR for transmission, which further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the emergence of high PAP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can reduce the PAPR and symbol error rate of power line OFDM system more effectively.
【作者單位】: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分類號】:TN915.85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偉;徐春楊;;淺談新一代WLAN上視頻傳輸?shù)年P鍵技術[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高建波;趙爾沅;樂光新;;小波提升變換OFDM系統(tǒng)抗脈沖性能分析[J];半導體技術;2006年08期

3 淮永進;屈曉聲;韓鄭生;;用于OFDM調(diào)制解調(diào)模塊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半導體技術;2008年05期

4 楊靜;劉杰;;高速無線局域網(wǎng)標準IEEE802.11n的關鍵技術[J];包鋼科技;2008年03期

5 方水平;COFDM原理及其設備的應用[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陳吉余;王鵬;;基于衰落信道傳輸?shù)腛FDM信號的信道估計[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7 紀靜文;蔡超時;胡峰;梁云英;;OFDM系統(tǒng)中CF-ACE PAPR技術對功放非線性的抑制[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8 路程;張曉林;李鈾;;無線通信非線性失真仿真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9 楊東升;郇極;Stefan Schmitz;Karl-Heinz Wurst;;用于可重構機床控制系統(tǒng)的電力線通信技術[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10 羅艷;羅偉;孫濤;;OFDM系統(tǒng)載波頻率同步算法的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道彬;米文智;;一種基于TXMMSE預編碼的新型OFDM系統(tǒng)研究[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利杰;王平連;;衛(wèi)星移動通信中降低OFDM系統(tǒng)峰均比技術的研究[A];第二十四屆全國空間探測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安建平;羅常青;;一種寬帶OFDM快跳頻電臺中頻及基帶處理單元的實現(xiàn)方案[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會論文集[C];2005年

4 周志平;王華奎;馬琴;;空時編碼在MIMO-OFDM系統(tǒng)中的應用[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5 朱麗莉;程華;王華奎;;基于PTS法降低OFDM系統(tǒng)峰均功率比的研究[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6 李世博;賈國強;;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及網(wǎng)絡結構[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李燕;王峰;;基于MIMO_OFDM的B3G/4G系統(tǒng)模型[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8 李萍;劉峰;;一種提高無線Mesh網(wǎng)絡QoS的OFDM非線性補償技術[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9 邵然;;基于實測的DAB覆蓋仿真分析[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08年

10 邵然;;利用MATLAB仿真校正傳播模型及其在DAB單頻網(wǎng)規(guī)劃中的應用[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五屆一次理事會暨學術年會論文集(下篇)[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江志;直擴測控系統(tǒng)中的窄帶干擾抑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于志明;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信號識別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蘇佳;衰落信道上多用戶通信的優(yōu)化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張旭輝;基于自適應OFDM的電力線高速數(shù)據(jù)通信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9年

5 劉苗;基于認知無線電的PAPR優(yōu)化算法及ICI抑制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林雁;LTE無線通信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7 王曉勇;LTE-A系統(tǒng)中功率分配與功率控制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8 張國斌;認知無線電系統(tǒng)資源管理與分配關鍵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9 官鷺;分布式發(fā)射天線信號優(yōu)化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卿朝進;分布式天線協(xié)同時間捕獲技術[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鳴;OFDM系統(tǒng)自適應資源分配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李國偉;基于電力線載波的采煤機監(jiān)控通信系統(tǒng)的設計[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毛劍;基于MIMO-OFDM系統(tǒng)的均衡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翟衛(wèi)松;基于認知無線電的預編碼OFDM系統(tǒng)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宋楠;MIMO-OFDM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張靚;基于匹配博弈的認知無線電頻譜分配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曹巍巍;基于智能優(yōu)化算法的OFDMA系統(tǒng)自適應資源分配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薛明;MIMO-OFDM編碼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袁波;OFDM系統(tǒng)的窄帶干擾規(guī)避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于洪學;DFT-S-OFDM系統(tǒng)降低峰平比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寧;盧長兵;;用預留子載波降低OFDM系統(tǒng)峰均比的方法[J];計算機仿真;2008年10期

2 武林俊,朱世華,馮興樂;降低功率控制下正交頻分復用系統(tǒng)的峰均比[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3 張理華;康桂華;劉娟;;改進SLM算法降低OFDM系統(tǒng)峰均比的研究[J];河海大學常州分校學報;2007年01期

4 白玉潔;胡慶生;王輝;;電力線通信中降低峰均比的有效方法[J];電子器件;2009年01期

5 楊剛,蔣日淼,李玉山;降低OFDM信號峰均比的邊帶信息檢測方案[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6 鄭青;楊凱;羅永強;;MIMO-OFDM系統(tǒng)中并行PTS邊帶信息傳輸技術探討[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6年03期

7 趙謙;李泠泠;;中頻降低正交頻分復用系統(tǒng)峰均比的改進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1年03期

8 吉彥軍;杜興民;陳玉峰;;基于GCS陪集分選降系統(tǒng)峰均比方法[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9 周建新;賈振紅;何迪;覃錫忠;李濤;趙君凱;;新的降低OFDM系統(tǒng)峰均比的PTS技術[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1年30期

10 沈亮;于東海;張圣清;鄒采榮;;部分選擇序列算法的FPGA實現(xiàn)[J];電力系統(tǒng)通信;2005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會彬;萬國金;;降低多載波峰均比的新方法[A];2007(第13屆)全國電子電鍍學術年會暨綠色電子制造技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崔嵬;沈清;;一種新的頻域非相干積累峰均比損失計算方法[A];全國第4屆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伍仁勇;陳威;;降低OFDM峰均比技術仿真比較[A];2010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胡家君;郭靜波;陸文娟;;一種應用于配電網(wǎng)電力線通信資源分配的模擬退火遺傳算法[A];2007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吳國偉;姚琳;張麗艷;;OFDM系統(tǒng)最大信道容量時域均衡算法研究[A];2005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許國強;謝志遠;;基于跳頻技術的電力線通信系統(tǒng)設計[A];2007年河北省電子學會、河北省計算機學會、河北省自動化學會、河北省人工智能學會、河北省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會、河北省軟件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趙宇明;王贊基;郭靜波;;高速電力線通信中的頻譜優(yōu)化技術[A];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吳永祥;李黔蜀;毛太平;;一種電力線通信中基于MAP的數(shù)字鎖相環(huán)路[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9 李為;王欣;魏急波;;采用分段線性壓擴法降低OFDM系統(tǒng)峰均比[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8年

10 李為;王欣;魏急波;;采用分段線性壓擴法降低OFDM系統(tǒng)峰均比[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信息化與社會發(fā)展學術討論會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如何實現(xiàn)電力線通信[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2年

2 趙丙鎮(zhèn)記者于莘明;用家里電線也能上網(wǎng)[N];科技日報;2002年

3 陳昕文;電力線上網(wǎng)新看點[N];中國電力報;2004年

4 張皓;電力線載波亮出節(jié)能新牌[N];計算機世界;2007年

5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趙丙鎮(zhèn) 李祥珍;PLC鋪路“四網(wǎng)合一”[N];網(wǎng)絡世界;2003年

6 鄧君;200M電力線上網(wǎng)攪局接入市場[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7 楊阿昭;PLC相關標準及國際組織[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8 ;北京快樂假日大酒店網(wǎng)絡工程[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9 伊文;200M電力線上網(wǎng)的可實施性[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10 ;揭開電力線通信的神秘面紗[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智源;高峰均比系統(tǒng)中放大器的高效高線性化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王鐵濱;基于非失真的OFDM信號峰均比抑制技術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3 宋立軍;多載波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差分檢測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4 李丹萍;面向OFDM系統(tǒng)的信道參數(shù)估計與峰均比抑制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5 馮卓明;OFDM信號的峰均比線性優(yōu)化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吳炳洋;多載波通信中峰均比問題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7 戚佳金;低壓配電網(wǎng)電力線載波通信動態(tài)組網(wǎng)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8 楊剛;OFDM通信系統(tǒng)中PAPR抑制技術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9 肖悅;正交頻分復用系統(tǒng)信號優(yōu)化設計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10 黃榮輝;電力線通信(PLC)計算機網(wǎng)絡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威;基于正交頻分復用的寬帶電力線通信關鍵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李瑞;基于USB接口的電力線擴頻載波通信系統(tǒng)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3 呂超;具有協(xié)議轉換功能的電力線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倪寶龍;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方法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田秀麗;電力線數(shù)字擴頻通信系統(tǒng)——接收部分[D];河北大學;2004年

6 毛婕;基于OFDM電力線寬帶通信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3年

7 庹華榮;基于擴頻技術的電力線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設計[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8 孔召賢;低壓電力線寬帶通信的自適應OFDM調(diào)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9 康恩婷;寬帶電力線信道特性及OFDM性能的分析與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10 李晶;OFDM性能分析及中壓寬帶MODEM的實現(xiàn)[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6年

,

本文編號:23194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3194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79a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