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脈沖主動雷達導引頭角度欺騙干擾技術
[Abstract]:Monopulse active radar seeker is widely used in precision guidance weapons. The possibility of angle deception for monopulse active radar seeker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ical conditions, four kinds of angle deception techniques, such as towed decoy, air-fired decoy, cross-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and cross-eye interference, are studied. The effectivenes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gle-deceiving jamming technology of seeker is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空軍工程大學防空反導學院;
【分類號】:E91;TN958.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胡磊;李相平;趙臘;;雷達導引頭技術的發(fā)展及抗干擾能力研究[J];飛航導彈;2008年11期
2 代大海,王雪松,李永禎,曾勇虎,肖順平;交叉極化干擾建模及其欺騙效果分析[J];航天電子對抗;2004年03期
3 楊會軍;王根弟;;基于DRFM的彈載自衛(wèi)式單脈沖雷達干擾技術[J];航天電子對抗;2011年01期
4 胡體玲;李興國;;單脈沖探測技術的發(fā)展綜述[J];現(xiàn)代雷達;2006年12期
5 高彬;毛士藝;孫進平;;拖曳式誘餌抗單脈沖雷達導引頭效能評估[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0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敬強;駱魯秦;張曉杰;毛瑋;;拖曳式誘餌對末制導雷達的干擾分析[J];四川兵工學報;2011年11期
2 楊春;;寬帶DRFM雷達干擾機信號處理模塊設計[J];電訊技術;2012年06期
3 陳西宏;胡茂凱;薛倫生;;彈上導引頭信息對抗技術概述[J];飛航導彈;2012年01期
4 高磊;黃小紅;陳曾平;;寬帶單脈沖雷達實測數(shù)據(jù)三維成像的平面視覺形態(tài)表示[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5 郝建華;許斌;劉然;;利用擴頻信號進行跟蹤測角技術方法的研究[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08年04期
6 魏連魁;劉杰;陳小剛;胡金輝;;船載單脈沖跟蹤雷達快速標校方法[J];飛行器測控學報;2013年01期
7 張曉杰;駱魯秦;崔偉;;拖曳式雷達誘餌干擾能力研究[J];電子信息對抗技術;2013年03期
8 宋海方;吳華;程嗣怡;王俊明;;被動雷達導引頭對抗有源誘偏干擾技術[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9 郭俊杰;王興華;王星;程嗣怡;張文俠;趙亞金;;基于UML的電子支援下截擊空戰(zhàn)建模與仿真[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10 張曉杰;駱魯秦;蔣志彪;崔偉;;機載拖曳式雷達誘餌干擾分析[J];雷達與對抗;2012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鄧力;寬頻天線小型化設計理論及圓極化微帶天線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2 楊彥炯;陣列天線與毫米波緊縮場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胡體玲;3mm波段高分辨力單脈沖雷達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4 張忠傳;毫米波寬帶相控陣數(shù)字單脈沖雷達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5 胡偉;波導縫隙陣列天線與印刷縫隙單元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偉;Ka波段圓極化單脈沖天線[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譚博;三坐標監(jiān)視雷達低仰角測角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陳明嗣;雷達系統(tǒng)仿真與角度干擾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吳飛;基于單脈沖技術的雷達前視成像算法研究及硬件實現(xiàn)[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5 霍志;一種基于FPGA的雷達數(shù)字信號處理機設計[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6 朱繼文;矩形波導寬邊縱縫天線交叉極化輻射特性的理論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7 胡文艷;利用多普勒效應抗距離波門拖引干擾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謝淵;X波段單脈沖有源相控天線陣研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王文英;對極化分集雷達的對抗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李覓;單通道電子跟蹤天線與低噪聲放大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彬;韓軻;;機載自衛(wèi)閃爍干擾作戰(zhàn)效能評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2 張凱;郭陳江;丁君;許家棟;;自由飛行式雷達誘餌分析[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6年S9期
3 龍騰,毛二可,何佩琨;調頻步進雷達信號分析與處理[J];電子學報;1998年12期
4 蔣楠稚,王毛路,李少洪,毛士藝;頻率步進脈沖距離高分辨一維成像速度補償分析[J];電子科學學刊;1999年05期
5 倪晉麟,鄭學譽,何東元;單元交叉極化對自適應陣列性能的影響[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2年01期
6 李海英,楊汝良;徑向速度對頻率步進雷達目標距離像影響分析[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3年05期
7 李德純;發(fā)展中的空空導彈雷達主動導引頭[J];航空兵器;1994年02期
8 徐才宏;沙崢瑜;;干擾單脈沖雷達有效性分析[J];艦船電子對抗;2006年04期
9 王慧萍;張友益;;一種交叉眼干擾技術實現(xiàn)的新方法[J];艦船電子對抗;2007年06期
10 沈心雄;導引頭天線的研究方向[J];上海航天;199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耀平;國外電子對抗裝備發(fā)展新動向[J];電子世界;2001年08期
2 T. Walsh ,于霆;從射頻電子戰(zhàn)到電光電子戰(zhàn)[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1981年01期
3 肖;美國海軍/海軍陸戰(zhàn)隊未來戰(zhàn)術航空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J];電子對抗技術;1997年01期
4 ;電子戰(zhàn)成了科索沃局部戰(zhàn)爭的贏家[J];航天電子對抗;2000年02期
5 柯邊;從雷達“四抗”看電子戰(zhàn)概念的發(fā)展[J];航天電子對抗;2001年02期
6 Lt col Ray A.Yagher Jr.;鄧楠;;電子戰(zhàn)斗(EC)的八條規(guī)律[J];電子信息對抗技術;1991年03期
7 唐臻富;北約空襲南聯(lián)盟,電子戰(zhàn)武器系統(tǒng)的大展示[J];電子對抗技術;1999年04期
8 立平;AN/SLQ-32(V)將升級以增強水面艦艇的電子戰(zhàn)能力[J];航天電子對抗;2004年03期
9 韋興;電子戰(zhàn)的新概念正在形成[J];現(xiàn)代防御技術;1990年02期
10 ;美空/海軍的電子戰(zhàn)訓練模擬器[J];航天電子對抗;199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龔懿;鄧林;;電子戰(zhàn)可靠性信息管理平臺展望[A];中國電子學會可靠性分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選[C];2006年
2 邵國培;何俊;吳曄;賈仁耀;;信息戰(zhàn)、電子戰(zhàn)與軍事運籌學[A];中國運籌學會第六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卷)[C];2000年
3 姚強;蘇敏;陶建鋒;;現(xiàn)代偵察和反偵察技術的分析與應用[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4 王鼎奎;;加強預先研究、加速技術發(fā)展、提高我國海軍電子戰(zhàn)技術裝備的水平[A];紀念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成立六十周年——中國船舶工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3年
5 鄧如航;;艦載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半實物仿真中仿真數(shù)據(jù)以太網實時傳輸[A];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電子技術學術委員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6 左會軍;袁乃昌;毛鈞杰;;箔條特性及戰(zhàn)術應用分析[A];199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9年
7 谷學強;陳t,
本文編號:22476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24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