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溫控鏤空發(fā)熱網(wǎng)的熱像儀與3D激光雷達配準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gistration problem based on feature points is studied in the combination sensing system of thermal imager and 3D lidar. Combined with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rmal imager and 3D lida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hollow-out heating net registration target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which can provide the characteristic points for both the thermal imager and 3D lidar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mixed pixels and laser point sparsity, the matching plane consistency of point cloud is checked by quasi merging of target plane, and the edge of depth map is determine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mean value of the depth edge near the corner point is used to extract the coordinate of the depth feature point, and the coordinates are corrected. Finally, the registration results are optimized by using the NMSM-EM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e combined sensing system can realize the mobile robot driving environment percep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light level.
【作者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復雜系統(tǒng)智能控制與決策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總裝預研項目(404010xxxx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培育項目(91120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7307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61105092)
【分類號】:TN958.9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付夢印;楊毅;朱昊;王立平;;移動機器人組合感知系統(tǒng)及其配準方法改進[J];兵工學報;2011年06期
2 鄧志紅;劉明陽;付夢印;;一種改進的視覺傳感器與激光測距雷達特征匹配點提取算法[J];光學技術(shù);2010年01期
3 張長江,付夢印,金梅,張啟鴻;一種紅外圖像對比度增強的小波變換法[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4年02期
4 付夢印;趙誠;;基于二代Curvelet變換的紅外與可見光圖像融合[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9年04期
5 付夢印;劉明陽;;視覺傳感器與激光測距雷達空間對準方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世允;常本康;張俊舉;錢蕓生;孫戀君;喻春雨;;非制冷熱瞄具圖像實時開窗增強方法研究[J];兵工學報;2007年02期
2 付夢印;楊毅;朱昊;王立平;;移動機器人組合感知系統(tǒng)及其配準方法改進[J];兵工學報;2011年06期
3 滿旺;袁瑩;黃于同;張杰林;;一種基于曲波變換的遙感圖像融合新算法[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10年02期
4 劉志成;;基于遺傳優(yōu)化的小波域圖像增強技術(shù)[J];電腦開發(fā)與應用;2011年06期
5 孫延春;馬齊爽;姚紅宇;;能量累積在紅外熱圖像序列處理中的應用[J];光電工程;2008年03期
6 鄧志紅;劉明陽;付夢印;;一種改進的視覺傳感器與激光測距雷達特征匹配點提取算法[J];光學技術(shù);2010年01期
7 石丹;李慶武;倪雪;霍冠英;;基于Contourlet變換的紅外圖像非線性增強算法[J];光學學報;2009年02期
8 占必超;吳一全;紀守新;;基于平穩(wěn)小波變換和Retinex的紅外圖像增強方法[J];光學學報;2010年10期
9 杜梅;趙懷慈;郝明國;王帥;;面向邊緣特征保持的圖像壓縮[J];光電工程;2012年12期
10 王亮;王敬東;李鵬;丁尤蓉;;基于多閾值分割的紅外與可見光圖像融合[J];光電子技術(shù);201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鄭興明;周文金;;惡劣環(huán)境下的視頻增強系統(tǒng)[A];全國第21屆計算機技術(shù)與應用學術(shù)會議(CACIS·2010)暨全國第2屆安全關鍵技術(shù)與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張長江;汪曉東;吳建斌;張浩然;汪金山;;圖像對比度增強的小波變換法[A];第三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金玲;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遙感圖像融合算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李河;基于構(gòu)件復用的測井解釋系統(tǒng)及成像測井圖像處理與自動識別技術(shù)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遲健男;圖像形態(tài)學和小波分析在圖像增強與邊緣檢測中的應用[D];東北大學;2005年
4 黃宜軍;小波神經(jīng)網(wǎng)絡及其在飛控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王鵬偉;基于多尺度理論的圖像分割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7年
6 陳勇;不良氣候條件下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預防系統(tǒng)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7 王世允;輕型熱瞄具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8 朱錫芳;光學圖像去云霧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9 張勤;基于信息融合的移動機器人三維環(huán)境建模技術(shù)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10 王萬請;高層信息融合中可靠證據(jù)合成方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滬;壓縮感知重構(gòu)及其增強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周愛平;基于小波理論的圖像融合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3 肖磊;基于激光三角測距法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研發(fā)[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趙娜娜;焊縫自動識別與跟蹤系統(tǒng)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0年
5 蔣婷婷;基于Curvelet變換的紅外圖像與可見光圖像融合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6 蘇志淵;多源遙感圖像融合及其應用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0年
7 李棟;基于NSCT變換的紅外圖像與可見光圖像融合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8 占必超;紅外圖像的增強、分割及目標跟蹤技術(shù)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9 楊靜;小波分析在醫(yī)學圖像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10 宋璞;隱藏武器檢測中的圖像融合技術(shù)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夢宇,趙保軍,韓月秋;用小波變換去除紅外圖像中1/f噪聲的方法[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2 劉貴喜,趙曙光,楊萬海;基于梯度塔形分解的多傳感器圖像融合[J];光電子·激光;2001年03期
3 宮武鵬,王永仲;一種基于小波變換的紅外圖像對比度增強技術(shù)[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4 張長江,付夢印,張啟鴻,金梅;基于離散平穩(wěn)小波變換的紅外圖像去噪[J];光學技術(shù);2003年02期
5 鄧志紅;劉明陽;付夢印;;一種改進的視覺傳感器與激光測距雷達特征匹配點提取算法[J];光學技術(shù);2010年01期
6 鄧磊,陳云浩,李京;一種基于小波變換的可調(diào)節(jié)遙感影像融合方法[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5年01期
7 張?zhí)煨?趙廣州;王飛;朱光喜;;一種快速遞歸紅外艦船圖像分割新算法[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6年04期
8 楊必武,郭曉松,王克軍,魏皖寧;基于直方圖非線性拉伸的紅外圖像增強新算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3年01期
9 吳穎謙,施鵬飛;基于小波變換的低對比度圖像增強[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3年01期
10 付夢印;劉明陽;;視覺傳感器與激光測距雷達空間對準方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9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鄭芳;基于視覺的激光傳感器標定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5年
2 鄭路;基于攝像機與激光雷達的草叢中障礙物檢測[D];浙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Г.А.Падалко ,王健良;《紅寶石—3》型熱像儀的信息測量保障[J];紅外技術(shù);1982年01期
2 尹達人;熱像儀性能參數(shù)的評述[J];航空兵器;1996年01期
3 尹達人;熱像儀性能參數(shù)實例分析[J];激光與紅外;1998年01期
4 尹達人;熱像儀性能參數(shù)的比較[J];航空兵器;1998年05期
5 李葆琮;高溫熱像儀[J];激光與紅外;1999年06期
6 樹;新型便攜式熱像儀[J];紅外;1999年09期
7 元木;;夜視明星——熱像儀[J];海陸空天慣性世界;2000年04期
8 黃龍祥;沈湘衡;宋江濤;;基于熱像儀的物體波段發(fā)射率的測量[J];激光與紅外;2009年02期
9 ;福祿克易見系列熱像儀讓輕松熱成像成為可能[J];中國電子商情(基礎電子);2012年04期
10 彭煥良;手持熱像儀的設計[J];激光與紅外;199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欒光琦;李忠升;王小兵;;熱像儀校正方法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段先強;普建勛;李春明;;熱像儀靜態(tài)性能參數(shù)測試系統(tǒng)簡介[A];第十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李旭東;;熱像儀性能參數(shù)SiTF的測試[A];第十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娟;劉家斌;王雨生;;熱像儀視距計算軟件的開發(fā)[A];計算機技術(shù)與應用進展·2007——全國第18屆計算機技術(shù)與應用(CACIS)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紅外熱成像技術(shù)及其應用的科普專欄[N];中國企業(yè)報;2001年
2 王君學 趙昌軍 朱寧;熱像儀:夜戰(zhàn)奇葩[N];科技日報;2000年
3 志強;軍用紅外成像技術(shù)(續(xù))[N];北京電子報;2001年
4 ;紅外熱成像應用技術(shù)專欄(續(xù))[N];中國企業(yè)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懷瓊;高性能凝視熱像儀處理電子學關鍵技術(sh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鄭偉;熱像儀校準裝置與校準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2 夏玫;基于環(huán)境溫度的熱像儀綜合校正及硬件實現(xiàn)[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3 劉洋;熱像儀零位變化量檢測關鍵技術(shù)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2年
4 陸真;凝視型熱像儀讀出驅(qū)動和預處理功能模塊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83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18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