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速偏頻激光陀螺尋北系統(tǒng)精度與快速性影響因素與機理研究
本文選題:激光陀螺 + 尋北系統(tǒng); 參考:《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
【摘要】:傳統(tǒng)擺式陀螺尋北儀一般只能在完全靜止狀態(tài)下使用,雖然可達到數角秒的精度,但抗擾動性較差,且尋北時間較長。近年來,高精度激光陀螺和高精度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的研制不斷取得進展。因而,高精度自主式捷聯式尋北系統(tǒng)正越來越成為慣性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提高尋北精度、縮短反應時間是尋北系統(tǒng)研制過程中的核心任務。為了滿足高精度快速尋北需求,本論文重點研究了陀螺隨機誤差、IMU旋轉調制方案、系統(tǒng)參數誤差和典型環(huán)境對連續(xù)旋轉式尋北系統(tǒng)的尋北精度與快速性的影響機理,針對相應的實際工程應用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通過仿真與實際測試驗證了所提出的各種算法的有效性。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總結如下:1.提出采用快速正交搜索算法分離陀螺測量輸出中恒速偏頻轉速不平穩(wěn)、系統(tǒng)中周期性信號干擾等影響因素,并通過陀螺隨機誤差序列求差消除了偏頻轉臺隨機誤差的影響,提取出陀螺隨機噪聲誤差序列,通過提高陀螺隨機噪聲誤差的采樣頻率,有效地測定了恒速偏頻激光陀螺的平均角隨機游走誤差系數,驗證了恒速偏頻激光陀螺相對于抖動偏頻激光陀螺角隨機游走誤差較小的優(yōu)勢,為尋北系統(tǒng)綜合設計和器件遴選奠定了基礎。2.提出采用隨機線性系統(tǒng)理論的解析分析方法,建立了尋北系統(tǒng)靜基座對準Kalman濾波器模型,采用隨機可控制性能夠定量分析轉臺恒速轉動情況下陀螺隨機噪聲誤差對系統(tǒng)濾波狀態(tài)估計精度的影響,采用基于隨機可觀測性的可觀測度解析方法能夠定量分析速度觀測噪聲、角速率觀測噪聲和轉臺轉速等對系統(tǒng)濾波狀態(tài)收斂快速性的影響。通過定量分析噪聲統(tǒng)計特性對方位連續(xù)旋轉式尋北系統(tǒng)濾波狀態(tài)的收斂速度和精度的影響,并利用單軸恒速偏頻激光陀螺尋北系統(tǒng)原理樣機進行實際測試,揭示了恒速偏頻激光陀螺相對于抖動偏頻激光陀螺尋北精度高的機理。3.提出基于擴張線性測量的觀測模型對傳統(tǒng)靜基座對準Kalman濾波器模型進行改進,通過分析方位連續(xù)旋轉式尋北系統(tǒng)中IMU測量輸出的誤差特性,得到尋北系統(tǒng)濾波狀態(tài)的線性等價約束測量信息,從而提高了方位角收斂的精度和快速性。靜基座單位置實驗結果表明,對準時間為600 s時,采用傳統(tǒng)濾波模型尋北精度為24.83″(1σ),而采用改進濾波模型尋北精度能夠達到6.78″(1σ)。4.提出將主要系統(tǒng)參數誤差對航向敏感誤差的作用量進行整體標定,分析了航向敏感誤差產生的機理,在不需外部基準和拆卸設備的情況下,采用最小二乘算法對航向敏感誤差進行了有效的在線補償。靜基座多位置實驗結果表明,在不需要系統(tǒng)完全調平(3o)的情況下,采用改進濾波模型、對準時間為600 s時,未補償航向敏感誤差時尋北精度為16.19″(1σ),而補償航向敏感誤差后系統(tǒng)尋北精度能夠達到8.97″(1σ)。5.提出利用對準過程中速度殘差序列加窗估計觀測噪聲協(xié)方差,并對觀測信息進行去相關處理,得到了測量去相關改進的基于速度殘差的觀測噪聲自適應濾波算法,該方法不需要預先得到觀測噪聲的精確統(tǒng)計特性,提高了系統(tǒng)的工程實用性和抗擾動性,進而有效地解決了擾動基座對準中采用標準Kalman濾波器存在的局限性。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96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玉凱;鄧正隆;;改善機抖溫度特性提高激光陀螺精度的方法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年14期
2 王國臣;胡紹民;劉選俊;;激光陀螺高壓電源的數字化及實現[J];激光雜志;2009年04期
3 庹洲慧;魏建倉;吳美平;;壓電陶瓷驅動機抖激光陀螺抖動特性仿真分析[J];壓電與聲光;2009年06期
4 ;激光陀螺的進展[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70年06期
5 ;激光陀螺[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75年05期
6 ;激光陀螺在導彈上的應用[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74年01期
7 Joseph Killpatrik;;激光陀螺[J];真空電子技術;1971年01期
8 李萬和;;差動激光陀螺的進展[J];激光與紅外;1979年10期
9 蔣鴻旺;;艦用激光陀螺導航儀[J];激光技術;1987年01期
10 袁曉東,蔣安國,周寧平,張斌,許光明;激光陀螺中朗繆爾流動效應的再研究[J];光電子·激光;199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宗虎;陳林峰;郭昕;;抖動偏頻激光陀螺速率閾值特性研究[A];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四次學術交流會暨重慶慣性技術學會第八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2 孫洪旗;鄒勁松;康軍英;周銀福;;單激光陀螺尋北系統(tǒng)[A];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四次學術交流會暨重慶慣性技術學會第八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3 王京獻;;激光陀螺推拉式大抖動偏頻系統(tǒng)[A];2001年飛行器慣性器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4 陳楸;劉放;王瑋;陳明;;環(huán)激光陀螺的反射鏡抖動解鎖[A];2001年飛行器慣性器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5 張穎穎;李錦成;;氦氖氣體與激光陀螺性能的關系[A];2001年飛行器慣性器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6 陳林峰;韓宗虎;嚴吉中;劉元正;王金林;;激光陀螺磁靈敏度特性研究[A];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五次學術交流會暨重慶慣性技術學會第九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7 王軻;謝天懷;蘇域;;激光陀螺抖動裝置的設計與實驗[A];2003年慣性儀表與元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8 王軻;謝天懷;蘇域;;激光陀螺抖動裝置的設計與實驗[A];中國慣性技術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張文;金世龍;;環(huán)形激光陀螺光路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A];2004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2005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廣西光學學會成立20周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張文;金世龍;;環(huán)形激光陀螺光路穩(wěn)定技術的研究[A];2005年慣性器件材料與工藝學術研討暨技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本報特約撰稿 王群;激光陀螺及其軍事應用[N];中國國防報;2014年
2 渤海證券研究所周金濤;華天酒店進軍激光陀螺[N];中國證券報;2002年
3 記者 范江懷 王握文;自主創(chuàng)新凝聚強軍之“光”[N];解放軍報;2014年
4 王經國 劉和旭 李治;現代戰(zhàn)爭,,中國不怕通訊系統(tǒng)限制[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5 科宣;以創(chuàng)新思維沖擊國際水平[N];中國航天報;2005年
6 武鎧;高新技術提高火箭可靠性[N];中國礦業(yè)報;2003年
7 姜小偉 柳郁;長三甲火箭又配新鞍[N];中國航天報;2004年
8 66481部隊 高志成;有了導航儀,仍備指北針[N];解放軍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宗升;旋轉式激光陀螺尋北儀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2 賈宏進;四頻激光陀螺平臺羅經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3 湯建勛;機械抖動激光陀螺抖動偏頻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0年
4 張慶華;高集成度激光陀螺小型化高壓電源與抖動剝除技術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5 于化鵬;恒速偏頻激光陀螺尋北系統(tǒng)精度與快速性影響因素與機理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6 任春華;激光陀螺捷聯慣導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7 于旭東;二頻機抖激光陀螺單軸旋轉慣性導航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8 魏國;二頻機抖激光陀螺雙軸旋轉慣性導航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9 王宇;機抖激光陀螺捷聯慣導系統(tǒng)的初步探索[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10 張鵬飛;二頻機抖激光陀螺捷聯慣導系統(tǒng)及其實時溫度補償方法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維娜;機抖激光陀螺機電特性分析與建模[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2 王成賓;機抖激光陀螺抖動控制誤差分析與補償[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3 康華超;激光陀螺速率偏頻轉臺控制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4 劉尚波;RLG控制系統(tǒng)數字化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5 黃林林;激光陀螺光學抖動與加噪初步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6 黃保偉;抖動偏頻激光陀螺過鎖區(qū)誤差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張倫東;機抖激光陀螺控制電路的研究與優(yōu)化[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8 張思將;旋轉式激光陀螺尋北儀尋北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9 折文集;激光陀螺的虛擬仿真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魏建倉;機抖激光陀螺及捷聯慣導系統(tǒng)振動誤差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802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08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