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復雜度最大似然MIMO信號檢測算法
本文選題:多輸入多輸出(MIMO) + 空間復用 ; 參考:《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4年01期
【摘要】:為降低空間復用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tǒng)中信號檢測的復雜度,針對常用的2×2天線系統(tǒng)提出了一種低復雜度最大似然(ML)信號檢測算法———雙向最大似然檢測算法。該算法通過建立可雙向最大似然檢測的候選發(fā)射向量集來縮小ML向量的搜索范圍,從而降低信號檢測的復雜度。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的復雜度僅為線性檢測算法量級,檢測性能卻與傳統(tǒng)最大似然檢測算法相似,適合在移動設備中進行工程實現(xiàn)。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signal detection in spatial multiplexing (MIMO) systems, a low complexity maximum likelihood MLM (MLL) signal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2 脳 2 antenna systems. The algorithm reduces the searching range of ML vectors by building candidate transmit vector sets that can be detected by bidirectional maximum likelihood, thus reducing the complexity of signal detec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 is only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the linear detection algorithm, but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ion algorithm, which is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in mobile devices.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研究室;
【分類號】:TN911.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謙雷;楊綠溪;許道峰;;用于MIMO信號檢測的降低復雜度V-BLAST算法[J];通信學報;2007年09期
2 熊春林;王德剛;劉偉;魏急波;;聯(lián)合SIC和QRD-M樹搜索的低復雜度VBLAST檢測算法[J];信號處理;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小文;郭歌;陳發(fā)堂;;一種基于LTE的改進型信號檢測算法[J];電子技術應用;2010年11期
2 霍辰杰;陳樹新;張衡陽;;協(xié)作通信中基于門限的譯碼算法性能研究[J];電信科學;2013年01期
3 郭明喜;賈沖;沈越泓;高媛媛;;一種高性能低復雜度的V-BLAST檢測方案[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4 張端金;趙金平;蔣靜;;ML-OSIC檢測的快速遞歸算法[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毛新宇;任術波;王武軍;項海格;;一種應用于MIMO系統(tǒng)的裁剪搜索路徑的SD-SIC信號檢測算法[A];2010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趙金平;基于矩陣變換的MIMO-OFDM系統(tǒng)信號檢測[D];鄭州大學;2010年
2 錢帥軍;MIMO-OFDM系統(tǒng)中檢測算法的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游月輝;MIMO通信系統(tǒng)信號檢測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4 楊凱;分層空時碼檢測技術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2年
5 王進泉;MIMO通信系統(tǒng)中預編碼及檢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五邑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建根;;用最大似然法檢測二元數(shù)字通信中的信號[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2 李瑋;程時昕;;非理想信道估計條件下OFDM系統(tǒng)的最大似然檢測算法[J];高技術通訊;2008年04期
3 俞菲,楊綠溪;一種新型的針對頻率選擇性MIMO信道的空時分層檢測算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4 蘇昕;孫永軍;田斌;方昀;易克初;;一種循環(huán)相關結構酉空時星座的低復雜度譯碼方法[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5 李玉潔;;MIMO-OFDM無線系統(tǒng)[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07年06期
6 張立峰;;基于球面解碼MIMO-HSDPA系統(tǒng)最大似然檢測研究[J];電信快報;2008年06期
7 任雪峰;蔣宇中;劉旋;;基于EM算法的OFDM系統(tǒng)頻偏跟蹤和信號檢測技術[J];艦船電子工程;2010年06期
8 秦嶺;杜永興;;基于RS碼的多脈沖位置調(diào)制系統(tǒng)的研究[J];半導體光電;2011年02期
9 趙紹剛;喻欣;吳偉陵;;MIMO系統(tǒng)中碼速率約束下的聯(lián)合收發(fā)優(yōu)化[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10 劉彤;賈世樓;張林波;;空間復用系統(tǒng)分組調(diào)度機制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凡;馮輝;胡波;;單中繼解碼前傳增量中繼的空間復用增益[A];2010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周帆;;分組檢測在MIMO信道分集復用折中的應用[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3 樊紹群;王雷;林家儒;;分層空時碼的檢測算法[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4 藍靜;羅代升;龍建忠;;全響應CPM信號的一種非相干接收技術[A];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邵玉斌;龍華;向鳳紅;;MIMO通信系統(tǒng)空域維納預編碼器及性能分析[A];中國通信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孫艷華;吳偉陵;;多層空時碼的半定松弛準最大似然解碼[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劉海濤;程型青;李道本;;聯(lián)合迭代QR分解和最大似然的V-BLAST檢測算法[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包曉蕾;;一種基于信道估計的MIMO系統(tǒng)盲均衡算法[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9 任焱鋒;;基于多天線的802.16e物理層仿真[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10 孫靜原;;多跳蜂窩網(wǎng)——新一代網(wǎng)絡雛形[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MIMO引領無線傳輸快速前進[N];人民郵電;2006年
2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 林輝;TD-LTE-Advanced各項指標均達4G要求[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9年
3 ;光以太城域網(wǎng)的優(yōu)勢(下)[N];科技日報;2001年
4 ;光以太城域網(wǎng)的優(yōu)勢[N];人民郵電;2001年
5 ;光以太城域網(wǎng)的優(yōu)勢[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1年
6 北京郵電大學光通信中心 張民;RPR初露鋒芒應用方式多樣化[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7 北電網(wǎng)絡(中國)有限公司;解析以太網(wǎng)新秀RPR[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8 ;DPT實現(xiàn)光與IP在城域網(wǎng)中的融合[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3年
9 ;彈性分組環(huán)技術及其應用[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3年
10 卯玉成;高端交換機的RPP實現(xiàn)[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業(yè)軍;Turbo乘積碼技術及其在B3G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董斌;多天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同步、均衡和信號檢測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馬東堂;大氣激光通信中的多光束發(fā)射和接收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4 盛延敏;MIMO通信系統(tǒng)中的天線選擇與盲自適應處理算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5 張燕;蜂窩網(wǎng)和自組織網(wǎng)絡融合技術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6 霍永青;多載波系統(tǒng)中自適應資源分配算法和LDPC編碼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王德剛;OFDM/MIMO-OFDM系統(tǒng)中載波頻偏估計和相位噪聲抑制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8 朱耀麟;MIMO系統(tǒng)中發(fā)射天線選擇算法研究[D];上海大學;2007年
9 熊春林;MIMO系統(tǒng)的信號檢測及迭代接收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10 蘭鵬;MIMO系統(tǒng)下行鏈路天線與用戶選擇算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蕾;空間復用MIMO系統(tǒng)總體資源效率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2 鄭珊珊;無線多輸入多輸出系統(tǒng)關鍵技術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3 李巍;基于空間復用系統(tǒng)的發(fā)射天線選擇技術[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4 郝東;無線Ad Hoc網(wǎng)絡定向接入與空間復用機制設計[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5 許鵬飛;TD-LTE系統(tǒng)MIMO檢測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6 王妍;MIMO系統(tǒng)中具有部分反饋的空時分組碼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7 李楓;半定規(guī)劃在MIMO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林華炯;分布式MIMO系統(tǒng)的檢測技術[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9 孫東升;協(xié)同空時分集和差分檢測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10 李陽;MIMO-OFDM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技術[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098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200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