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偏置多焦反射面天線的仿真計算
本文選題:多焦反射面天線 + 方向圖掃描。 參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文就反射面天線進行研究分析。使用基于反射面表面電流積分的物理光學法,分析了單偏置拋物反射面的偏焦掃描特性,焦區(qū)場特性和陣列補償特性。然后采用了一種多焦反射面天線的結構,仿真分析了其對改善掃描特性和展寬掃描范圍的作用。首先,本文對反射面天線的背景發(fā)展和反射面天線的幾何特性和基本的電參數做了簡單的介紹,選擇了基于反射面表面電流積分的物理光學法對反射面天線的特性進行分析。其次,對單偏置拋物反射面天線進行分析,仿真了它的偏焦掃描特性以及焦區(qū)場特性。為改善饋源偏焦而引發(fā)的反射面天線性能的下降,引入了陣列饋電來補償天線的輻射性能,使用共軛場匹配法和基于實數編碼的遺傳算法計算陣列饋電單元的激勵系數,提高了反射面天線的掃描特性。最后,采用一種多焦反射面天線的結構,仿真分析了雙焦、五焦和多焦反射面天線的偏焦掃描特性,得到了其可以改善掃描特性和展寬掃描范圍的結論。另外分析了焦距加權系數、基礎反射面疊加系數對多焦反射面天線掃描特性的影響。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flector antenna is studi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physical optics method based on the surface current integration of the reflector, the focusing scanning characteristics, focal field characteristics and array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bolic reflector with single bias are analyzed. Then a multi-focal reflector antenna structure is adopted and its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sca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broadening the scanning range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Firstly,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of reflector antenna,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reflector antenna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or antenna are analyzed by physical optics method based on current integration of reflector surface. Secondly, the single-offset parabolic reflector antenna is analyzed, and its focusing sca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ocal field characteristics are simula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reflector antenna caused by the focusing of the feed, the array feed is introduced to compensate the radi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ntenna. The excit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array feed unit is calculated by using conjugate field matching method and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real number coding. The sc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flector antenna are improved. Finally, a multi-focal reflector antenna structure is us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focusing sc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bifocal, five-focal and multi-focal reflector antennas, and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sca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broaden the scanning range.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focal length weighting coefficient and base reflectance superposition coefficient on the sc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focal reflector antenna is analyzed.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823.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佘本林;;效率達84.5%的偏置雙賦形反射面天線[J];無線電工程;1986年02期
2 李在貴;邱揚;;雙彎曲反射面天線風壓的試驗研究[J];電子機械工程;1990年01期
3 施滸立,楊勁東;多波束球形反射面天線[J];電子機械工程;2001年05期
4 楊伯朝;寬帶三波束雙彎曲反射面天線[J];現代電子;2002年04期
5 葉云裳;星載毫米波反射面天線結構[J];空間科學學報;2003年05期
6 宋為民;雙曲率反射面天線制造工藝研究[J];電子機械工程;2004年06期
7 胡正飛;謝繼東;;反射面天線誤差設計研究[J];現代雷達;2006年04期
8 林巖;;一種新型雙彎曲反射面天線[J];微波學報;2008年S1期
9 宋立偉;段寶巖;鄭飛;馬洪波;;表面誤差對反射面天線電性能的影響[J];電子學報;2009年03期
10 馬洪波;段寶巖;王從思;;隨機參數反射面天線機電集成穩(wěn)健優(yōu)化設計[J];電波科學學報;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勛旺;梁昌洪;;快速分析反射面天線的輻射特性[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周治宇;田華;陳豪;;基于衛(wèi)星反射面天線的數字波束形成技術[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3 陳建平;周雷;唐為民;倪仁品;王慶虎;;大反射面天線自動展開折疊技術[A];2005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秦順友;杜彪;張文靜;;毫米波反射面天線歐姆損耗效率的計算[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5 黃朝暉;王雙寶;劉愷;;高精度雙曲率反射面天線成形技術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2007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欒秀珍;周方明;;船舶交通管制雷達天線-雙彎曲反射面天線設計方法的探討[A];船舶通信與導航(1997)[C];1997年
7 冷國俊;;大型反射面天線機電場耦合模型及其在65m口徑天線設計中的應用[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王偉;宋立偉;李鵬;馬洪波;;從遠場方向圖反推天線面板調整量[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謝蘇隆;鐘鷹;;橢圓口徑面反射面天線輻射遠場的Fourier-Bessel展開分析方法[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10 伍捍東;王英英;李科娟;王立志;潘云飛;魏茂華;;Ku波段靜中通環(huán)焦反射面天線的設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偉;機械結構因素對反射面天線電性能的影響機理及其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李鵬;反射面天線與高密度機箱的多場耦合分析與集成優(yōu)化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zhí)忑g;賦形反射面天線及饋源系統(tǒng)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劉少東;星載有限電掃描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5 鑒福升;基于等離子體反射面天線的雷達基本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6 冷國俊;大型天線反射面保型與機電綜合優(yōu)化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7 曹海林;深空測控通信大天線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雪瑩;偏置反射面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許小鋒;基于非概率區(qū)間方法的反射面天線結構及電性能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3 劉飛;反射面天線熱變形分析與補償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王璞;單偏置多焦反射面天線的仿真計算[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劉瓊瓊;多波束反射面天線的研究與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唐書娟;結構誤差對反射面天線電性能的影響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蘭佩鋒;基于異構系統(tǒng)集成的反射面天線機電綜合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宋微微;具有局部凸起形變反射面天線的方向圖仿真與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9 齊恩杰;網狀反射面天線電性能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季祥;大型反射面天線分析與優(yōu)化[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182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91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