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臺慣導系統(tǒng)綜合性能實用組合預測評判方法
本文選題:PINS + 導航誤差LS-SVR; 參考:《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4年01期
【摘要】:平臺慣導系統(tǒng)(PINS)長期重復性參數(shù)是評價PINS綜合性能是否滿足導航精度的重要因素。在PINS動態(tài)飛行條件下,采用PINS導航誤差模型能夠根據(jù)PINS各單項性能參數(shù)對其綜合性能進行精確計算,但該方法計算時間長,在PINS應用決策階段不能滿足快速評判的時效要求。對此提出了基于PINS導航誤差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回歸(LS-SVR)相結合的PINS綜合性能預測方法。在PINS貯存準備階段采用導航誤差模型與LS-SVR組合方法構建PINS綜合性能預測模型,在應用決策階段采用實時預測的PINS各單項性能指標參數(shù),運用PINS綜合性能預測模型對每套PINS進行足夠次數(shù)綜合性能預測,使用PINS綜合性能評判指標對每套PINS綜合性能進行評判,可以快速得到PINS綜合性能評判結果。經(jīng)過計算驗證,表明該組合預測方法不僅具有很高的PINS綜合性能預測精度,而且有效提高了PINS綜合性能預測效率和評判效果,具有很好的實際應用及評判決策價值。
[Abstract]:The long-term repeatability of platform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of PINS meets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INS dynamic flight, the PINS navigation error model can accurately calculate it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PINS, but the calculation time of this method is long, so it can not meet the time requirement of fast evaluation in the PINS application decision stage. Based on the PINS navigation error model and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 algorithm (LS-SVR),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ethod for PINS is proposed. Th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odel of PINS is construc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navigation error model and LS-SVR in the stage of PINS storage and preparation. In the stage of decision making, the parameters of each single item performance index of PINS are predicted in real tim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odel of PINS is used to predict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each set of PINS, and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each set of PINS is evaluated by PIN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of PINS can be obtained quickly.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show that the combined prediction method not only has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of PIN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evaluation effect of PIN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and has a goo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decision value.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空間控制與慣性技術研究中心;解放軍96117部隊;北京自動化控制設備研究所;
【基金】:國防重點項目(61388010404)
【分類號】:TN96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于湘濤;張?zhí)m;郭琳瑞;周峰;于皓;;基于小波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的加速度計溫度建模和補償[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敖宏奎;王宏力;侯青劍;孫淵;;彈道導彈軌跡發(fā)生器的設計[J];兵工自動化;2007年08期
2 曹立佳;顏詩源;張勝修;;基于Simulink的巡航導彈INS/CPS組合導航仿真[J];兵工自動化;2007年12期
3 丁濤;趙忠;;捷聯(lián)慣導系統(tǒng)的誤差角關系與推導[J];兵工自動化;2007年12期
4 黃雪妮;趙忠;楊利蘭;;游移方位激光捷聯(lián)慣導系統(tǒng)傳遞對準方法[J];兵工自動化;2011年05期
5 韓永根;;一種慣性導航與瞄準線穩(wěn)定組合的陀螺平臺設計[J];兵工學報;2009年02期
6 李遺;李召;劉軍晨;;近程導彈瞄準線轉動角速度預測模型及誤差分析[J];兵工學報;2009年11期
7 劉明雍;胡俊偉;李聞白;;一種基于改進無跡卡爾曼濾波的自主水下航行器組合導航方法研究[J];兵工學報;2011年02期
8 蘇中;付國棟;;滾轉彈的姿態(tài)解算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9 王超;郝靜如;李啟光;;一種基于DSP和多傳感器穩(wěn)定平臺的設計[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楊鵬;李擎;;LS-SVM在捷聯(lián)慣導系統(tǒng)初始對準的應用[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嚴恭敏;嚴衛(wèi)生;徐德民;;逆向導航算法及其在捷聯(lián)羅經(jīng)動基座初始對準中的應用[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張澤;段廣仁;;超定條件下基于星敏感器的姿態(tài)確定[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尚松田;鄧志紅;付夢印;王瑞濤;莫凡;;單軸旋轉調制對光纖陀螺慣導系統(tǒng)精度的影響分析[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高偉熙;繆玲娟;沈軍;;一種分段快速捷聯(lián)慣導靜基座自對準新方法[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賈建芳;;低成本MIMU/GPS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序貫濾波技術[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A卷[C];2011年
6 郝士林;郝小寧;;坐標轉換誤差對武器系統(tǒng)目標指示精度影響的分析[A];2011年通信與信息技術新進展——第八屆中國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劉剛;郭美鳳;崔曉偉;張嶸;;GNSS/INS深組合系統(tǒng)實現(xiàn)架構與仿真[A];第三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S09組合導航與導航新方法[C];2012年
8 張金亮;秦永元;梅春波;;基于MEMS慣性技術的鞋式個人導航系統(tǒng)[A];微機電慣性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慣性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C];2011年
9 趙云旭;趙小明;翁海娜;;一種基于方位信息的微機械 IMU標定方法[A];微機電慣性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慣性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C];2011年
10 梅春波;秦永元;張金亮;;基于MEMS慣性器件的兩種水平姿態(tài)算法比較研究[A];微機電慣性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慣性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琛;光纖陀螺光路偏振特性及溫度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劉鳳鳴;重力梯度輔助導航定位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丁國強;慣性導航系統(tǒng)傳遞對準技術關鍵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張濤;GPS/SINS超緊密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張勤拓;機載導彈SINS動基座傳遞對準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吳富梅;GNSS/INS組合導航誤差補償與自適應濾波理論的拓展[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7 彭富清;海洋重力輔助導航方法及應用[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8 楊建強;四頻差動激光陀螺相關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9 章大勇;激光雷達/慣性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一致性與最優(yōu)估計問題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10 劉義;對抗條件下被動雷達制導技術及效能評估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運濤;基于ARM+DSP的捷聯(lián)航姿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苑海靜;船用MEMS航姿測量系統(tǒng)算法研究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馬漢增;微慣性組合慣導系統(tǒng)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吳巖;微慣性組合慣導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孫柏虹;基于MEMS的捷聯(lián)航姿系統(tǒng)初始對準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閆超;超緊SINS/GPS組合導航系統(tǒng)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任蕾;捷聯(lián)慣性導航系統(tǒng)初始對準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何麗芳;光纖陀螺溫度控制及補償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欒厚斌;綜合艦橋系統(tǒng)信息集成處理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王磊;硅微航姿系統(tǒng)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秦偉偉;鄭志強;劉剛;汪立新;;基于小波分析與LSSVM的陀螺儀隨機漂移建模[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8年06期
2 于湘濤;張?zhí)m;陳格非;周峰;許中生;;基于微粒群算法優(yōu)化支持向量機的加速度計靜態(tài)模型辨識[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東;;完美得容易人忽視——記OKI C5300在通美達信成功使用[J];數(shù)碼印刷;2004年05期
2 劉琴;劉小莉;孫蘭嵐;唐懷斌;;工業(yè)控制計算機系統(tǒng)通用規(guī)范研究(下)[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0年06期
3 劉越琪,郁春蘭;發(fā)動機綜合性能計算機檢測系統(tǒng)[J];交通與計算機;2002年03期
4 張海軍;;鉚接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J];新技術新工藝;2010年02期
5 劉鑒瑩;;導彈飛控組件綜合性能測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7年05期
6 宮利輝;;基于可靠性的計算機網(wǎng)絡優(yōu)化問題研究[J];今日科苑;2008年10期
7 ;綜合性能/價格指標:主流型筆記本[J];個人電腦;2001年04期
8 單祥茹;;WavePro 700Zi系列數(shù)字示波器提供綜合性能[J];電子設計技術;2008年07期
9 初學導;彭捍東;;調溫器綜合性能實驗臺[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年04期
10 趙光遠;李業(yè)德;;基于單片機的拖拉機性能測試儀的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2007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建國;馬羽;葛明;孟凡剛;張凱;楊岸超;劉煥光;陳寧;胡文瀚;;國產(chǎn)腦深部電刺激器PINS系統(tǒng)的臨床應用研究[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分會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邵沖;李俊濤;吳劍濤;趙明漢;;K4202鎳基鑄造高溫合金的研究[A];動力與能源用高溫結構材料——第十一屆中國高溫合金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建國;馬羽;楊岸超;劉煥光;陳寧;葛明;孟凡剛;張凱;胡文瀚;;國產(chǎn)腦深部電刺激器PINS系統(tǒng)的動物實驗驗證[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分會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白莉;陳朝;李鋒;;熱水供暖系統(tǒng)常用管材綜合性能評價[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8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2008年
5 羅富成;畢玉芬;王玉梅;周冬梅;;亞熱帶高濕地區(qū)柱花草品種比較試驗[A];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黎欽;魏勇強;鄭德志;古樂;李秀娟;;高速高溫軸承綜合性能實驗器的研制[A];第二屆全國工業(yè)摩擦學大會暨第七屆全國青年摩擦學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陳曉東;張海;周南橋;;軟段多元醇品種對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性能的影響[A];中國聚氨酯工業(yè)協(xié)會第十四次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葉建軍;楊健;王燕平;賀世正;唐萍;;汽車制動主缸綜合性能測試系統(tǒng)的開發(fā)[A];2008年全國振動工程及應用學術會議暨第十一屆全國設備故障診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張成偉;周宏偉;;本鋼高強IF鋼熱鍍鋅板研發(fā)現(xiàn)狀[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大會論文集(中)[C];2009年
10 許勇;鄒慧君;;基于子系統(tǒng)匹配的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概念設計[A];全國印刷、包裝機械凸輪、連桿機構學術研討會(第6屆全國凸輪機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實習記者 羅樂;綜合性能領先世界[N];自貢日報;2010年
2 陳福弟;SHP-01催化劑綜合性能先進[N];中國石化報;2004年
3 賽迪評測整機實驗室;中端本配置高亮寬屏[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4 雷聲 本報記者 風痕;冷對12ms 三星提示多關注綜合性能[N];大眾科技報;2003年
5 記者 胡曉峰;船舶綜合性能預報系統(tǒng)通過驗收[N];中國船舶報;2007年
6 張佩穎;電力企業(yè)走向綜合性能源集團[N];中國企業(yè)報;2008年
7 周雪;UTM重裝上陣[N];電腦商報;2008年
8 ;清華紫光文行強調綜合性能[N];電腦商報;2005年
9 趙德智 梁穎杰;煉廠氣預轉化催化劑綜合性能優(yōu)良[N];中國石化報;2006年
10 賽迪評測整機實驗室;3D性能出眾的高端雙核本[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昌勇;金屬液綜合性能爐前智能檢測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2 柳平增;噴頭綜合性能精密測試試驗臺的研制及扇形霧噴頭性能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3 付秋菠;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莊興民;聚乙烯自增強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力學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05年
5 王英雙;縱流管殼式換熱器流動與傳熱性能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江坤;炮口制退器優(yōu)化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7 楊文武;海工混凝土抗凍性與抗氯離子滲透性綜合評價[D];重慶大學;2009年
8 錢寶光;新型銅基無銀弱電接觸材料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9 劉曉芳;PZT/聚合物基壓電復合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10 田曉虎;平行流冷凝器空氣側換熱性能和壓降的CFD仿真及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隋巧梅;基于知識的汽車綜合性能評估系統(tǒng)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2 張志誠;蜂窩陶瓷蓄熱體綜合性能實驗臺監(jiān)控系統(tǒng)開發(fā)與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韓銳;汽車氣制動閥綜合性能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2年
4 程耀進;提高X光像增強器綜合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5 田廣琳;基于虛擬儀器技術的柴油機綜合性能檢測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張蕓豫;換熱器綜合性能的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7 許芳;基于多物理場的高速銑刀綜合性能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9年
8 田永梅;Nafion-有機復合膜制備與電化學性能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9 劉瑞;板翅式、叉排式散熱器綜合性能分析及實驗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06年
10 王玉;基于灰色模糊模型的軸承潤滑脂綜合性能評價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150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91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