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適應遺傳算法的方向圖綜合
本文選題:陣列天線 + 基函數(shù); 參考:《電波科學學報》2014年01期
【摘要】:提出了一種改進的方向圖綜合方法.該方法以遺傳算法為基礎,以正交基函數(shù)表示天線口徑分布,并且在優(yōu)化過程中,對交叉概率、變異概率和變異范圍同時進行自適應的變化.和原有的遺傳算法相比,該算法減少了優(yōu)化變量的數(shù)目,天線激勵的相位和幅度曲線更光滑,提高了收斂的速度,并且縮小了幅度的動態(tài)變化范圍.線陣和面陣的仿真結果均表明,該方法實用、高效.
[Abstract]:An improved pattern synthesis method is propos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 aperture distribution of antenna is represented by orthogonal basis function, and the crossover probability, mutation probability and mutation range are changed adaptively in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genetic algorithm, the algorithm reduces the number of optimization variables, the phase and amplitude curves of antenna excitation are smoother, the convergence speed is improved, and the dynamic range of amplitude is reduc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linear array and plane array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作者單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29研究所;
【分類號】:TN820.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范瑜,金榮洪;基于一種新的遺傳算法的天線方向圖綜合技術[J];電波科學學報;2004年02期
2 尚飛;蔡亞星;張穎;高本慶;;陣列天線的雙種群遺傳算法綜合[J];電波科學學報;2007年02期
3 劉東;馮全源;;粒子群陣列天線方向圖適應值函數(shù)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11年03期
4 石力;孫慧峰;鄧云凱;艾加秋;劉凡;;一種快速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波束優(yōu)化算法[J];電波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5 孫慧峰;石力;鄧云凱;;一種改進的星載SAR波束優(yōu)化算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娜;王兵;;一種新的衛(wèi)星智能天線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J];電訊技術;2009年04期
2 劉軍,金榮洪,范瑜,耿軍平;用于自適應數(shù)字波束形成的穩(wěn)健子陣異步RLS算法[J];電波科學學報;2004年06期
3 王玲玲;方大綱;;運用遺傳算法結合FFT進行多單元失效陣列校準[J];電波科學學報;2005年05期
4 劉源;鄧維波;馬興峰;李雷;許榮慶;;一種陣列天線的約束最優(yōu)化綜合方法[J];電波科學學報;2006年05期
5 金榮洪;袁智皓;耿軍平;范瑜;李佳靖;;基于改進粒子群算法的天線方向圖綜合技術[J];電波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6 王麗娜;王兵;周賢偉;;一種新的智能天線波束形成算法[J];電波科學學報;2007年02期
7 楊勇;譚淵;張曉發(fā);袁乃昌;;近場動目標多普勒頻率、距離及方位估計算法[J];電波科學學報;2011年02期
8 林志強;姚敏立;沈曉衛(wèi);;基于遺傳算法多子陣平板天線旁瓣電平優(yōu)化[J];電波科學學報;2011年02期
9 李金金;田雨波;;基于量子粒子群改進算法的直線陣綜合[J];電波科學學報;2012年02期
10 趙小瑩;柯騰龍;丁憶涵;;基于改進型蟻群算法的陣列天線綜合[J];電波科學學報;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葉劍鋒;王玉峰;李岳霖;龐偉正;;運用混沌遺傳算法綜合陣列天線方向圖[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2 王文濤;龔書喜;王興;凌勁;路寶;姜文;;采用遺傳算法和陣列矩量法的天線方向圖綜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3 張云龍;盧春蘭;;基于遺傳算法的陣列天線方向圖賦形[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益凱;基于四維天線理論和強互耦效應的陣列天線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楊勇;基于毫米波陣列雷達的破片速度參數(shù)測量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趙紅梅;星載數(shù)字多波束相控陣天線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4 葉劍鋒;基于免疫優(yōu)化算法的陣列天線綜合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5 張瑋;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研究及在陣列天線中的應用[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6 王維博;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研究及其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7 李文濤;超寬帶天線設計及共形陣列綜合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史紅梅;基于車輛動態(tài)響應的軌道不平順智能感知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9 陽凱;陣列方向圖綜合與自適應波束形成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10 王新寬;迭代傅里葉算法在陣列天線綜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品;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波束形成技術研究及其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汪波;S波段賦形波束陣列天線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韓瑋;基于免疫算法的陣列天線方向圖掃描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栗首;應用于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的文化算法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5 趙雅靚;圓形陣列波束形成與綜合方法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6 楊麗娜;波導縫隙陣的波束賦形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史冰蕓;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方法及其在有源相控陣中的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8 高波;多目標進化算法及其在天線方向圖綜合問題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9 張鋒;寬帶陣列綜合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朱小文;時間調制天線陣列理論與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鐵軍,王河,肖先賜;利用改進遺傳算法的DOA估計[J];電波科學學報;2000年04期
2 馬云輝;陣列天線的遺傳算法綜合[J];電波科學學報;2001年02期
3 李建新;陣列部分單元相位加權波瓣綜合[J];電波科學學報;2001年04期
4 康鍇,章文勛;遺傳算法在和差波束印刷天線中的應用[J];電波科學學報;2002年05期
5 劉昊,鄭明,樊德森,魯加國;遺傳算法在陣列天線賦形波束綜合中的應用[J];電波科學學報;2002年05期
6 盛嚴慈,金榮洪;基于方向圖拓展和FFT的陣列快速綜合法[J];電波科學學報;2003年05期
7 魏忠偉,高火濤,柯亨玉;改進遺傳算法對高頻寬帶加載天線的優(yōu)化設計[J];電波科學學報;2004年03期
8 王玲玲;方大綱;;運用遺傳算法結合FFT進行多單元失效陣列校準[J];電波科學學報;2005年05期
9 焦永昌;楊科;陳勝兵;張福順;;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用于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設計[J];電波科學學報;2006年01期
10 金榮洪;袁智皓;耿軍平;范瑜;李佳靖;;基于改進粒子群算法的天線方向圖綜合技術[J];電波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剛;楊劍煒;;天線陣列綜合中的遺傳算法應用綜述[J];艦船電子工程;2006年04期
2 霍德;趙淑清;;應用遺傳算法進行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7年08期
3 孫如英;;基于遺傳算法的賦形波束綜合[J];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4 韓榮蒼;孫如英;;基于遺傳算法的陣列天線賦形波束綜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8年09期
5 范小艷;韋高;;遺傳算法在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中的應用[J];計算機仿真;2008年10期
6 邊莉;車向前;楊國輝;孟繁義;吳群;;基于遺傳算法的低副瓣陣列天線綜合[J];計算機應用;2008年07期
7 劉瑞斌;鄢澤洪;孫從武;張小苗;魏文元;;PSO和GA在陣列天線波束賦形中的應用[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8 殷友廷;楊莘元;;小生境遺傳算法用于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J];應用科技;2007年12期
9 周子成;顧長青;牛臻弋;;基于共形相控陣的方向圖綜合方法研究[J];儀器儀表用戶;2009年02期
10 孫慧峰;石力;鄧云凱;;一種改進的星載SAR波束優(yōu)化算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云龍;盧春蘭;;基于遺傳算法的陣列天線方向圖賦形[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范瑜;金榮洪;徐燁;;一種改進的遺傳算法及其在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中的應用[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王玉峰;姚興利;夏敏;沈喜明;;基于多種群小生境遺傳算法的抗干擾寬零陷生成[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4 盧桂琳;李媛媛;曹躍平;;某種新型雷達圖像識別和分類的技術報告[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劉忠凱;薛正輝;任武;李偉明;高本慶;;用遺傳算法優(yōu)化八木天線[A];2005'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第二冊)[C];2006年
6 胡海清;阮h"堯;張歆奕;;基于遺傳算法的VQ最優(yōu)碼本設計及其在圖像壓縮中的應用[A];第十二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5)論文集[C];2005年
7 韓榮蒼;楊峰;聶在平;周海京;;基于遺傳算法的基站天線賦形波束綜合[A];2005'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第一冊)[C];2006年
8 劉瑞華;劉建業(yè);;遺傳算法在捷聯(lián)慣導初始對準中的應用研究[A];第二十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上)[C];2001年
9 王文濤;龔書喜;王興;凌勁;路寶;姜文;;采用遺傳算法和陣列矩量法的天線方向圖綜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10 史永康;張海磊;丁克乾;張鳳林;;遺傳算法在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中的應用[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鄭立志;FEKO在天線設計中的應用[N];中國航空報;2004年
2 遼寧 梅艷;新穎奇特的通信天線[N];電子報;2001年
3 湖南 譚仲;微帶天線[N];電子報;2003年
4 記者 鄭曉春;以開發(fā)出網(wǎng)絡優(yōu)化軟件[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帥;陣列天線輻射和散射分析與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張需溥;小型化微帶天線的設計與數(shù)值分析[D];上海大學;2004年
3 史兢;智能天線波達角估計方法改進與遺傳算法復合波束形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吳微微;高效率緊湊型陣列天線理論與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王新寬;迭代傅里葉算法在陣列天線綜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6 張鵬飛;隱身技術中的雷達截面預估與控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肖紹球;平面型可重構天線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8 楊彥炯;陣列天線與毫米波緊縮場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王欣;高功率線極化徑向線陣列天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10 歐陽駿;共形天線及陣列的分析和綜合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佳;基于遺傳算法的認知無線網(wǎng)絡資源分配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翔麟;基于遺傳算法的陣列天線綜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3 霍德;基于遺傳算法的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D];北京化工大學;2007年
4 王玉峰;基于免疫算法的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5 楊國軍;賦形波束平面陣列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6 吳秀月;基于遺傳模擬算法的天線陣元位置校正[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劉欽凱;基于矩量法的微帶天線優(yōu)化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嚴朝雄;消費類電子產品天線阻抗匹配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9 尚家川;基于遺傳算法、粒子群算法和人工神經網(wǎng)絡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化方法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10 張運啟;余割平方賦形波束陣列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018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90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