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載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網(wǎng)絡協(xié)議的設計
本文選題:星載無線數(shù)據(jù)網(wǎng)絡 + 通信協(xié)議; 參考:《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摘要】:星載無線數(shù)據(jù)網(wǎng)絡可以解除航天器內(nèi)錯綜復雜的線纜網(wǎng)的束縛,是航天器輕小型化的重要技術儲備。旨在替代航天器內(nèi)現(xiàn)有的點對點三線制的低電壓差分信號線纜,提出了一種基于脈沖超寬帶(IRUWB)技術的星載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網(wǎng)絡的設計方案,并重點介紹了高速無線網(wǎng)絡協(xié)議的設計和實現(xiàn)。網(wǎng)絡協(xié)議設計參考了美國軍用數(shù)據(jù)總線標準MIL-STD-1553B協(xié)議,采用時分制指令響應機制,按物理層、鏈路層、網(wǎng)絡層和應用層進行了詳細說明,以適應星載高速率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shù)囊?具有靈活性高、可靠性高、擴展性高的特點。網(wǎng)絡協(xié)議的IP核經(jīng)過地面演示系統(tǒng)進行驗證,實驗測得應用層數(shù)據(jù)傳輸?shù)恼`碼率小于10-9。
[Abstract]:Spaceborne wireless data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reserve for spacecraft light and miniaturization. In order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point-to-point three-wire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cable in spacecraft, a design scheme of spaceborne high-speed wireless data network based on pulse ultra-wideband (IRUWB)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speed 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 are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the network protocol refers to the MIL-STD-1553B protocol of the US military data bus standard, and adopts the time division command response mechanism. I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layer, link layer, network layer and application layer,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pace-borne high rate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lexibility, high reliability and high expansibility. The IP core of the network protocol is verified by the terrestrial demonstration system, and the bit error rate of the data transmission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is less than 10 ~ (-9).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
【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資助項目(TY3Q20110015)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資助項目(XDA04070000)
【分類號】:TN919.7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麗華;戴舜;謝義方;方廣有;;新型超寬帶穿墻雷達單周期窄脈沖產(chǎn)生技術[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2 喬貝貝;熊蔚明;;適用于超寬帶通信測距復合系統(tǒng)的同步機制[J];電訊技術;2011年11期
3 謝義方;方廣有;;基于無載頻脈沖雷達信號等幅度追蹤法檢測生命信號[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05期
4 謝義方;黃永輝;熊蔚明;;脈沖超寬帶通信與測距技術初步研究[J];飛行器測控學報;2013年06期
5 周莉;安軍社;謝彥;李憲強;曹松;;基于ASIC技術的1553B IP核的設計[J];空間科學學報;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凌征均;坦克綜合電子系統(tǒng)總體研究[J];兵工學報(坦克裝甲車與發(fā)動機分冊);1998年03期
2 田忠舜;坦克綜合電子系統(tǒng)的發(fā)展動態(tài)和建議[J];兵工學報(坦克裝甲車與發(fā)動機分冊);1999年03期
3 饒勁松,陳慧巖,何忠波;1553B總線在車輛動力傳動一體化控制中的應用探討[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2年04期
4 李芳,田忠舜;坦克裝甲車輛虛擬儀表研究[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3年01期
5 任哲平,韓永,牛春平;對1553B總線系統(tǒng)的一種測試方法[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3年03期
6 凌征均;主戰(zhàn)坦克“信息化”初探[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4年03期
7 任哲平;周啟煌;牛春平;;戰(zhàn)車火控半實物仿真平臺1553B總線系統(tǒng)軟件設計[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7年01期
8 劉桂山,胡軍程;1553B總線信息流設計[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9 康旭輝;安凱;;基于FPGA實現(xiàn)的深空通信中Turbo碼編譯碼器[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10 楊曉;張興軍;王宏燕;;基于1553B總線對非兼容接口通信設備控制的實現(xiàn)[J];電訊技術;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磊;張權;唐朝京;;COP-1協(xié)議參數(shù)確定方法及綜合性能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2 許明軒;;淺談通用飛機綜合航電系統(tǒng)[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22分會場-中國通用航空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煥玉;徐玉朋;趙敏;馬宇倩;沈培若;張承模;李毅;;空間X射線探測器專用地面數(shù)據(jù)傳輸仿真電路[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4 黃繼紅;陳小敏;;簡單系統(tǒng)1553B遠置終端在空間領域的應用[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王曉東;甘淼;洪杰;王小錠;蔣偉;羅武;;BPSK-PM深空通信信號及數(shù)字接收解調(diào)[A];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寧新建;;航空電子設備專家系統(tǒng)研究[A];全國第三屆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交流會?痆C];2009年
7 鄭斐;熊華鋼;;1553B總線系統(tǒng)監(jiān)控測試軟件設計[A];全國第十屆信號與信息處理、第四屆DSP應用技術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丁兆富;趙國鴻;毛席龍;陳一驕;趙寶康;劉濤;;1553B總線接口模塊的FPGA設計與實現(xiàn)[A];虛擬運營與云計算——第十八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彭長艷;空間網(wǎng)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韓曉剛;復雜運輸機械裝備運行安全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3 李雯;飛行器網(wǎng)絡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4 蔣立正;IP over CCSDS空間組網(wǎng)通信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9年
5 孫博;基于TEM模的高增益超寬帶天線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賈銀亮;基于FPGA+DSP的飛機座艙綜合圖形顯示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艷琴;基于高級在軌系統(tǒng)的虛擬信道調(diào)度算法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0年
2 胡民達;基于PCIE總線的CCSDS標準衛(wèi)星數(shù)據(jù)采集軟件開發(fā)[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魏延清;Turbo乘積碼編譯碼算法研究及ASIC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孟領朋;某型制導航空炸彈模擬器設計與實現(xiàn)[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5 李楚洲;基于PCIE總線的CCSDS標準衛(wèi)星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佘立;航電系統(tǒng)仿真平臺接口模擬與監(jiān)控軟件開發(fā)[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丁銳;SCPS-TP協(xié)議在空間通信中的研究與仿真[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白曦;基于Qt的無人機航電系統(tǒng)主仿真軟件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馮希冀;機載1553B總線信息監(jiān)控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鄭州大學;2011年
10 朱萬里;DSFDP:深空文件傳輸協(xié)議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建明;費元春;;新型超寬帶雷達發(fā)射機技術[J];兵工學報;2008年02期
2 周建明;費元春;;SRD建模及其在沖激脈沖產(chǎn)生電路中的應用[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3 趙月琴;基于BU-61580的嵌入式1553B終端設計[J];航空兵器;2004年04期
4 周遠林;吳忠;丑武勝;;基于BU-61580的1553B總線接口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年35期
5 周莉;安軍社;謝彥;李憲強;曹松;;基于ASIC技術的1553B IP核的設計[J];空間科學學報;2014年01期
6 曲新春;蔣志翔;;基于SOPC的1553B IP核的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年19期
7 楊峰,薛泉,陳志豪;一種基于射頻三極管的高斯脈沖發(fā)生器的設計[J];通信學報;2005年10期
8 王勇;屈晨陽;;一種適用于全數(shù)字接收機的位同步系統(tǒng)的設計[J];微計算機信息;2010年23期
9 倪原;郭玉萍;楊輝;;穿墻探測雷達中的脈沖產(chǎn)生技術研究[J];西安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張偉功,段青亞,王劍峰,郝躍,劉曙蓉;航天器總線管理系統(tǒng)的SOC設計與研究[J];宇航學報;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翼;;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何時到來?[J];數(shù)字生活;2012年03期
2 陳適;基于正交頻分復用的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3年02期
3 姚成鳳,葛萬成;OFDM原理及其在現(xiàn)代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中的新應用[J];現(xiàn)代電視技術;2005年01期
4 張航;;可實現(xiàn)穩(wěn)定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shù)恼活l分復用技術[J];中國集成電路;2006年08期
5 ;超薄時尚機閃亮登場 Kyocera KZ-860[J];多媒體世界;2003年11期
6 陳峰;“小靈通”使用常識[J];家庭電子;2003年02期
7 ;新品縱覽[J];每周電腦報;2002年44期
8 ;40nm技術大幅度提升FPGA性能[J];電子設計技術;2008年06期
9 阿呆;;LTE:發(fā)展快于預期?[J];通訊世界;2011年0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計育青;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應用整裝待發(fā)[N];中國電子報;2002年
,本文編號:18221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82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