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最大似然估計的合作目標多維參數(shù)跟蹤算法
本文選題:雷達 切入點:直接序列擴頻信號 出處:《電子與信息學報》2015年06期
【摘要】:空間交會對接微波雷達采用基于延遲鎖定環(huán)(DDLL)、鎖頻環(huán)(FLL)和鎖相環(huán)(PLL)的算法處理合作目標轉發(fā)的直接序列擴頻信號,獲得入射信號的時延、頻率及波達角(DOA)估計。針對當前基于DDLL,FLL和PLL(DFP)的算法沒有充分利用接收信號有效信息的問題,該文提出一種基于極大似然估計(MLE)的低代價閉環(huán)跟蹤(MLBT)算法。該算法利用代價函數(shù)的梯度正比于參數(shù)誤差的特性,設計了參數(shù)誤差鑒別器。在此基礎上給出了相應的擴頻信號多參數(shù)跟蹤環(huán)路。分析并驗證了鑒別器的方差特性,從而給出MLBT算法的參數(shù)估計均方根誤差(RMSEs)下限。仿真實驗驗證了對MLBT算法參數(shù)估計均方根誤差下限分析的正確性。此外仿真結果表明,MLBT算法相比DFP算法有限地增加運算量,同時獲得了更優(yōu)的參數(shù)估計性能。
[Abstract]:The space rendezvous and docking microwave radar uses th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elay locking loop DDLLLLL (frequency locked loop) and the phase-locked loop (PLL) to process th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signal forwarded by the cooperative target. The time delay, frequency and angle of arrival (DOA) estimation of the incident signal are obtained.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algorithms based on DDLL FLL and PLLN DFP do not make full use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ffectiv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low cost closed-loop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E).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gradient of the cost function is proportional to the parameter error, a parameter error discriminator is designed.Based on this, the multiparameter tracking loop of spread spectrum signal is given.The vari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riminator are analyzed and verified, and the lower bound of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RMS root error (RMS es) of the MLBT algorithm is given.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er bound analysis of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MLBT algorithm is correct.In addi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DFP algorithm, the MLBT algorithm increas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obtains better performance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
【基金】:上海航天科技基金(SAST201215) 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13-0034)資助課題
【分類號】:TN9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群飛,保錚,黃建國;一種水下多目標方位、頻率、距離聯(lián)合估計新方法[J];電子學報;2004年09期
2 鄧曉東;孫武;;基于FLL+PLL的載波跟蹤環(huán)路設計[J];現(xiàn)代防御技術;2010年04期
3 耿生群;吳嗣亮;;偽碼連續(xù)波交會對接雷達信號處理機設計[J];現(xiàn)代雷達;2006年09期
4 韓月濤;吳嗣亮;王X;潘偉萍;;一種基于有限記憶算法的干涉儀解模糊糾錯方法[J];宇航學報;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非;范馨月;;密集環(huán)境下多目標無線定位技術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2 黃烈超;張?zhí)祢U;譚方青;余熙;;高動態(tài)多進制擴頻信號的載波跟蹤技術研究[J];電視技術;2012年03期
3 羅日成,李衛(wèi)國,李成榕;變壓器局部放電多目標無源定位中去除測向交叉定位虛假點的快速算法[J];電網(wǎng)技術;2005年19期
4 王惠剛;劉強;;多普勒方位聯(lián)合估計的蒙特卡洛算法[J];電子學報;2009年09期
5 郇浩;陶選如;陶然;程小康;董朝;李鵬飛;;多普勒頻率變化率快速最大似然估計輔助的高動態(tài)載波跟蹤環(huán)路[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4年03期
6 張衛(wèi)同;李志強;樓德侃;王春峰;馮叢叢;;基于隨機共振的改進載波同步鎖頻環(huán)[J];軍事通信技術;2013年02期
7 劉滿國;張科;;高動態(tài)GPS衛(wèi)星信號混合載波跟蹤算法設計[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4年02期
8 程述一;謝慶;律方成;廖峰;;一種直線型超聲陣列信號測向方法及其應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S1期
9 嚴琪;楊瑞強;鐘興旺;王登峰;蔡春貴;;交會對接微波雷達近距離高精度測角算法研究[J];宇航學報;2013年07期
10 嚴琪;楊瑞強;蹤念科;張蓬;蔡春貴;;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大范圍高精度測角算法[J];中國空間科學技術;2013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吳湘霖;非理想系統(tǒng)假設下陣列信號多信源多參數(shù)聯(lián)合估計[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2 胡為兵;電能質量擾動的自動識別和定位相關理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曹燕;含噪實信號頻率估計算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4 許凌云;陣列多參數(shù)聯(lián)合估計算法及應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朱凱里;猝發(fā)式直擴信號數(shù)字化接收機載波同步技術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徐先勇;動態(tài)多目標跟蹤水池實驗技術研究及系統(tǒng)軟件設計[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3 李超;GPS接收機跟蹤環(huán)路的改進設計及FPGA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4 蘇靜茹;基于聯(lián)合角度時延估計的MUSIC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5 雷明東;GPS高動態(tài)接收機跟蹤算法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新國;崔嵬;;一種新的干涉測角數(shù)據(jù)處理算法[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2 魏紅,何佩琨,毛二可;利用ESPRIT方法實現(xiàn)信號頻率/相位的聯(lián)合估計[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3 蔣學金;高遐;沈揚;;一種多基線相位干涉儀設計方法[J];電子信息對抗技術;2008年04期
4 朱群,鄭林華;一種基于FPLL的載波跟蹤算法[J];電子工程師;2004年12期
5 張伯川,張其善;高動態(tài)接收機的關鍵問題研究[J];電子學報;2003年12期
6 程乃平,任宇飛,呂金飛;高動態(tài)擴頻信號的載波跟蹤技術研究[J];電子學報;2003年S1期
7 廖桂生,保錚;未知陣列流形條件下波達方向-多普勒頻率盲估計方法[J];電子科學學刊;1997年02期
8 周亞強,陳翥,皇甫堪,孫仲康;噪擾條件下多基線相位干涉儀解模糊算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5年02期
9 龔享銥;袁俊泉;蘇令華;;基于相位干涉儀陣列多組解模糊的波達角估計算法研究[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01期
10 張智鋒;喬強;;低信噪比下相關干涉儀測向處理方法[J];艦船電子對抗;2009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可;張學茂;;一種高效的頻集挖掘算法[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2 劉彩云;陳忠;;蟻群算法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軟件導刊;2008年09期
3 張麗芳;;3種聚類算法性能比較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9年02期
4 劉曉平;圖象開窗算法[J];CT理論與應用研究;1996年04期
5 江少鋒,楊素華;一種簡單高效的圖象縮小算法[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6 張林;吳振強;;一種高效的隨機混淆匿名算法[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8年05期
7 蔡濤,王潤生;分開合并算法的若干討論和改進[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8 王子菡,楊恢先,楊穗,陶霞;數(shù)控繪圖系統(tǒng)中的繪圖基本算法[J];微計算機信息;2003年12期
9 嚴建峰;李偉華;杜北;;基于規(guī)模壓縮的混合蟻群算法[J];控制與決策;2007年09期
10 王高鵬;竇麗華;陳杰;張娟;陳晨;;一種基于PBIL算法和變焦算法的混合算法[J];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尹冀鋒;;一種新的圖象自適應增強算法[A];四川省通信學會一九九二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2年
2 寧春平;田家瑋;郭延輝;王影;張英濤;鄭桂霞;劉研;;計算機輔助增強、分割算法在鑒別乳腺良、惡性腫塊中的應用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謝麗聰;;SVB查詢改寫算法的改進[A];第二十一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研究報告篇)[C];2004年
4 鄭存紅;;復雜背景下相關跟蹤算法研究及DSP實現(xiàn)[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楊文杰;吳軍;;RFID抗沖突算法研究[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6 高山;畢篤彥;魏娜;;一種基于UPF的小目標TBD算法[A];第十四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周磊;張衛(wèi)華;王曉奇;張軍;;基于流水算法的智能路障機器人設計[A];2011年全國電子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潘巍;李戰(zhàn)懷;陳群;索博;李衛(wèi)榜;;面向MapReduce的非對稱分片復制連接算法優(yōu)化技術研究[A];第29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B輯)(NDBC2012)[C];2012年
9 李偉偉;蔡康穎;鄭新;王文成;;3D模型中重復結構的多尺度快速檢測算法[A];第六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0)、第19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2010)、第6屆全國人機交互學術會議(CHCI2010)、第5屆全國普適計算學術會議(PCC2010)論文集[C];2010年
10 楊任爾;陳懇;勵金祥;;基于棱邊方向檢測的運動自適應去隔行算法[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國泰君安資產(chǎn)管理部;“算法交易”是道指暴跌罪魁禍首?[N];上海證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冬麗;人工蜂群算法的改進及相關應用研究[D];燕山大學;2014年
2 徐悅竹;機會發(fā)現(xiàn)算法及其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王征;分布式互斥算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4 王艷嬌;人工蜂群算法的研究與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5 楊世品;P系統(tǒng)優(yōu)化算法及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6 張毅;群智能算法的改進及其在相關領域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7 劉叢;基于進化算法的聚類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孫玉芬;基于網(wǎng)格方法的聚類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吳俊;視像概念檢測中在線學習算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10 李天恩;基于混合算法的過程故障可拒絕模式分類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文成;基于分解的正向相容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聶堅;一種改進的進化算法及其在帶噪聲干擾優(yōu)化中的應用[D];湘潭大學;2011年
3 劉柱;基于蟻群算法的接單與并行機加工調度優(yōu)化決策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4 張婕;聚類算法在網(wǎng)頁分類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5 蔣天弘;基于自然最近鄰居的社團檢測算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6 白雪;一種基于網(wǎng)格的密度聚類算法研究及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7 汪彩霞;視頻交通分析中背景估計與更新算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8 周治軍;基于多統(tǒng)計方法的動靜態(tài)多目標持續(xù)跟蹤算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9 張惠娟;基于貝葉斯濾波的先跟蹤后檢測算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邱曉蕾;基于網(wǎng)格的密度聚類算法[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264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72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