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楊輝三角結構的QC-LDPC碼構造
本文選題:準循環(huán)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切入點:楊輝三角 出處:《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準循環(huán)低密度奇偶校驗(QC-LDPC)碼中準循環(huán)基矩陣的移位系數(shù)確定問題,提出基于楊輝三角結構的確定方法。該方法構造的校驗矩陣不含四環(huán),移位系數(shù)由簡單的數(shù)學表達式確定,編碼復雜度與碼長呈線性關系,節(jié)省存儲空間,對碼長和碼率參數(shù)的設計具有較好的靈活性。仿真結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聲信道和BP譯碼算法下,該方法構造的碼字在誤比特率為10-4時,信噪比優(yōu)于隨機LDPC碼接近0.3 dB,在誤比特率為10-6時優(yōu)于DVB-S2標準的LDPC碼0.2 dB,并可以獲得與IEEE 802.16e碼相一致的性能。同時表明合理的選擇循環(huán)移位矩陣的尺寸,可以改善碼字的誤比特率性能。
[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shift coefficients of quasi-cyclic base matrices in QC-LDPC codes, a method based on Yang Hui's triangular structure is proposed. The calibration matrix constructed by this method does not contain four rings. The shift coefficient is determined by a simpl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and the coding complexity is linear with the code length, thus saving storage spa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additive Gao Si white noise channel and BP decoding algorithm, the codewords constructed by this method have a bit error rate of 10 ~ (-4). SNR is better than random LDPC code close to 0.3 dB, and better than DVB-S2 standard LDPC code 0.2 dB when error bit rate is 10-6, and the performance is consistent with IEEE 802.16e code. It also shows that the size of cyclic shift matrix can be selected reasonably. It can improve the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of codewords.
【作者單位】: 空軍工程大學信息與導航學院;空軍工程大學科研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0972042,61271250)
【分類號】:TN91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國華;王新梅;;圍長至少為8的QC-LDPC碼的新構造:一種顯式框架[J];電子學報;2012年02期
2 詹偉;朱光喜;彭立;;利用斐波那契數(shù)列構造QC-LDPC碼的方法[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10期
3 肖揚;范俊;黃希;;DVB-S2標準的LDPC碼改進[J];鐵道學報;2011年02期
4 張麗麗;趙澤茂;包建榮;;基于Z形及等差數(shù)列結構的QC-LDPC碼構造[J];通信學報;2010年S1期
5 朱磊基;汪涵;施玉松;邢濤;王營冠;;利用大衍數(shù)列構造QC-LDPC碼的方法[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仕新;劉新光;沈軍;;高新技術系統(tǒng)巡回修理工時分配模型[J];四川兵工學報;2011年07期
2 朱慧琳;宋健;彭克武;;基于代數(shù)構造和矩陣變換的準循環(huán)LDPC碼組設計[J];電視技術;2009年S2期
3 周建國;郝士琦;劉加林;陳鵬;;準循環(huán)LDPC碼在大氣激光通信中的應用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3年03期
4 馮玉龍;;基于星上自適應FEC的衛(wèi)星數(shù)據(jù)分發(fā)[J];電訊技術;2014年06期
5 朱磊基;汪涵;施玉松;邢濤;王營冠;;利用大衍數(shù)列構造QC-LDPC碼的方法[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6 馬克祥;劉毅;胡建華;孫吉成;張海林;;LDPC碼的一種低復雜度譯碼算法及關鍵電路設計[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鵬;低密度奇偶校驗碼應用于存儲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成霞;LDPC碼代數(shù)構造算法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星成;程浩輝;;基于PEG算法的準循環(huán)LDPC碼構造方法研究[J];電路與系統(tǒng)學報;2009年04期
2 彭立;朱光喜;;QC-LDPC碼的置換矩陣循環(huán)移位次數(shù)設計[J];電子學報;2010年04期
3 喬華;管武;董明科;項海格;;一種基于循環(huán)移位矩陣的LDPC碼構造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8年10期
4 劉磊;周武e,
本文編號:1559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55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