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片集成波導技術的超寬帶八木天線
本文關鍵詞:基于基片集成波導技術的超寬帶八木天線 出處:《電波科學學報》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便于系統(tǒng)集成和簡化饋電電路,利用基片集成波導技術設計新型八木天線.通過引向器異面分置來提高增益,提出了X波段基片集成波導八木天線,并分析了引向器個數(shù)對天線增益和工作帶寬的影響.利用增加激勵器個數(shù)和改變饋電結構來擴展帶寬,設計了單模和半;刹▽щp激勵超寬帶八木天線,仿真和測試結果表明,基片集成波導雙激勵八木天線的工作帶寬超過40%,帶內(nèi)增益均高于7.0dBi,中心頻率處為9.0dBi,可以廣泛應用于雷達和通信系統(tǒng)中.
[Abstract]: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ystem integration and simplify the feed circuit , a novel eight - wood antenna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integrated waveguide technology of the substrate .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directors on the antenna gain and the working bandwidth is analyz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orking bandwidth of the integrated waveguide dual - excitation octa - agi antenna is more than 40 % , the internal gain is higher than 7.0 dBi , and the center frequency is 9.0 dBi ,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作者單位】: 空軍工程大學防空反導學院;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空軍西安飛行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372033) 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K201201)
【分類號】:TN823.17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來,隨著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工藝的發(fā)展和完善,基片類的八木天線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各類八木天線層出不窮[1-7].微帶八木天線目前發(fā)展較為成熟,文獻[8]利用鐵淦氧循環(huán)器進行饋電,在Ku波段設計了帶寬為850MHz的八木天線,最高增益達到了6.0dBi.但是利用微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倪國旗;高本慶;;一種新型的層疊式介質(zhì)埋藏貼片八木天線[J];電波科學學報;2009年02期
2 王鵬;鄭劍鋒;高旭;李越;馮正和;;準八木型寬帶高增益微帶天線[J];電波科學學報;201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曄輝;逯貴禎;劉儉;;小型EMC寬帶喇叭天線設計[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2 韓艷菊,呂善偉,王杰,南仁東;改進的Woodward方法及用于設計大口面天線饋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4年12期
3 白冰;苗俊剛;崔延軍;;短毫米波段波紋喇叭天線的新工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4 李寶山;張慧元;侯宇;;13.56MHz RFID讀卡器天線的設計[J];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5 張翼周,阮穎錚;低副瓣天線及多層天線罩一體化仿真[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6 楊少敏;曹永恒;;淺談閉路廣播電視系統(tǒng)在艦船上的應用[J];船舶;2006年05期
7 扈海濱;馬長征;宮玉林;;36GHz微帶天線陣列設計[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8 鄒田春;趙乃勤;師春生;李家俊;;平面等角螺旋天線陣列/樹脂復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S2期
9 蘇淼;孟立凡;;基于短波信號的遠程火箭彈轉速探測方法[J];測試技術學報;2007年04期
10 李秀梅;;微帶反射陣天線的分析與設計[J];電訊技術;2008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蔡木仁;楊文麗;劉波;吳春邦;張群;;導航衛(wèi)星在軌EIRP測試方法研究[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2 鄒田春;趙乃勤;師春生;;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線陣列/樹脂復合吸波材料的研究[A];復合材料——基礎、創(chuàng)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6年
3 伍捍東;魏茂華;安增權;;基于矩形波導縫隙的高增益全向天線[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會論文集[C];2005年
4 紀愛麗;;一種新型的毫米波圓極化介質(zhì)天線設計[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邵然;;基于實測的DAB覆蓋仿真分析[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08年
6 邵然;;利用MATLAB仿真校正傳播模型及其在DAB單頻網(wǎng)規(guī)劃中的應用[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五屆一次理事會暨學術年會論文集(下篇)[C];2009年
7 鄒田春;趙乃勤;師春生;;平面等角螺旋天線陣列/樹脂復合吸波材料[A];2006年全國功能材料學術年會專輯(Ⅲ)[C];2006年
8 王欣;劉慶想;趙柳;李相強;;單元因子對陣列天線掃描角以及掃描最大增益的影響[A];四川省電子學會高能電子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王小強;;基于矢網(wǎng)的天線饋源自動測量系統(tǒng)[A];第十九屆測控、計量、儀器儀表學術年會(MCMI'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符紅;陳文漢;陳芳群;李澤;;衛(wèi)星通信地球站多頻段選址電測論證計算[A];四川省通信學會二零零四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二)[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栗華;UHF RFID多標簽防碰撞算法的研究與性能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2 余彥民;頂部分形加載單極子天線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3 趙懷成;波導縫隙天線陣列及功率合成波導透鏡天線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4 鄧力;寬頻天線小型化設計理論及圓極化微帶天線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5 孫思揚;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小型化寬帶微帶天線設計[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6 齊飛林;復合制導體制下毫米波共形陣列的數(shù)字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鄧超;小型、寬頻帶/多頻段平面印刷天線的研究與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林文明;星載扇形波束掃描微波散射計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11年
9 曹海林;深空測控通信大天線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10 韓慶文;應急通信無線局域網(wǎng)OFDM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祁;超寬帶天線新型應用與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張艷如;高性能濺散板饋源天線的研究與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李春陽;賦形波束反射面天線的設計與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李磊;超高頻RFID讀寫器天線設計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趙國研;寬帶有源發(fā)射天線的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王龍祥;手機天線電磁兼容性(SAR&HAC)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朱明;應用于筆記本電腦金屬外殼部的3G天線設計與性能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8 張貴艷;基于ISO15693協(xié)議的遠距離RFID讀寫器的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0年
9 陳麗蓮;倉儲RFID系統(tǒng)的天線優(yōu)化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10 孔令寬;CBTC系統(tǒng)縫隙波導信號傳輸性能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楊紹麟,柯亨玉,侯杰昌,吳世才,楊子杰;一種八木天線前向增益優(yōu)化的改進處理方法[J];電波科學學報;2001年02期
2 劉蕓江,甄蜀春,李曼,韓英臣,秦建軍;AWE技術結合矩量法分析某型八木天線[J];電波科學學報;2003年03期
3 鐘順時;梁仙靈;延曉榮;;超寬帶平面天線技術[J];電波科學學報;2007年02期
4 陳星;陳鍇;;一種新型超寬帶端射微帶天線的自動設計[J];電波科學學報;2008年02期
5 倪國旗;高本慶;;一種新型的層疊式介質(zhì)埋藏貼片八木天線[J];電波科學學報;2009年02期
6 沈楠;郭陳江;胡楚鋒;;一種大帶寬高增益微帶天線的研究與設計[J];電子測量技術;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尚飛;馮拓宇;王文生;;一種優(yōu)化設計八木天線的新方法[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8年05期
2 高健;李思敏;曹衛(wèi)平;;密距八木天線的設計與仿真[J];現(xiàn)代雷達;2011年09期
3 于臻;冉小英;;一種參數(shù)可調(diào)的八木天線的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年07期
4 朱逸農(nóng);;關于八木天線的幾個問題[J];通訊裝備;1979年03期
5 楊紹麟,柯亨玉,侯杰昌,吳世才,楊子杰;一種八木天線前向增益優(yōu)化的改進處理方法[J];電波科學學報;2001年02期
6 顧碩;林澍;邱景輝;;分形八木天線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7 梅濤;袁斌;余容;鈕佳雋;;米波超短間距八木天線設計與實現(xiàn)[J];電視技術;2007年11期
8 邢鋒;張廣求;王浩;屠振;;分形環(huán)單元八木天線的特性[J];電波科學學報;2008年02期
9 王瀟牧;郭慶功;張仰振;;高增益平面準八木天線設計[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9年05期
10 沈華勛;張金生;陳宏;;雙組引向八木天線的設計[J];微計算機信息;200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林洪潮;陳蕾;史小衛(wèi);;基于魔T的準八木天線的設計[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1年
2 劉忠凱;薛正輝;任武;李偉明;高本慶;;用遺傳算法優(yōu)化八木天線[A];2005'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第二冊)[C];2006年
3 趙書晨;王秉中;趙德雙;;寬帶寬波束圓極化平面微帶八木天線設計[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4 張文濤;楊向華;周邦華;;一種準八木天線的FDTD建模和網(wǎng)格劃分方法[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5 王金洪;延波;王志剛;;Ka波段超寬帶準八木天線[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6 盧宏達;劉W,
本文編號:14220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42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