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分復用的模式復用技術(shù)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用于空分復用的模式復用技術(shù)研究 出處:《激光與紅外》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光纖通信 模式復用 多模光纖 多芯光纖
【摘要】:空分復用技術(shù)作為克服單模光纖通信系統(tǒng)容量局限的一種可能解決方案近年來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具有多種實現(xiàn)方案,例如采用多芯光纖、MIMO技術(shù)(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基于多模光纖、空間光學元件的模式復用等。針對空分復用技術(shù),分析了幾種模式復用解決方案,闡述原理的同時,介紹了各方案的最新實驗結(jié)果,最后對各種方案的特點進行了評述。
[Abstract]:As a possible solution to overcome the capacity limitation of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space-division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a variety of implementation schemes, such as the use of multi-core fiber. The MIMO technique is based on 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which is based on multimode optical fiber, mode multiplexing of space optical elements, etc.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solutions of pattern reuse,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introduces the latest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each scheme, and finally commen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cheme.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No.2013JBM005)資助
【分類號】:TN929.11
【正文快照】: 1概述近年來,雖然傳統(tǒng)基于單模光纖(SinglemodeFiber,SMF)的通信系統(tǒng)的容量不斷增加,但始終無法突破固有的香農(nóng)極限。為了使光通信系統(tǒng)容量能進一步的提高,空分復用技術(shù)(Space-Division Multi-plexing,SDM)便應運而生。SDM技術(shù)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光信號在空間范圍內(nèi)分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齊俊兵;光纖通信的歷史與新進展[J];光機電信息;2003年08期
2 廖忠恂;監(jiān)聽光纖中的傳輸信號[J];電信科學;1985年08期
3 樸大志;陳新橋;逯貴禎;;光多輸入多輸出系統(tǒng)信道容量的研究[J];光電子.激光;2007年08期
4 I.賈可布斯;周幼威;;AT&T的光通信技術(shù)和應用[J];世界科學;1987年12期
5 葉培大;;光纖傳輸及理論[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1980年02期
6 張煦;衛(wèi)星通信、微波接力通信和光纖通信配合建設的前景[J];電信科學;1988年07期
7 楊恩澤,楊同友;我國的光纖通信及其發(fā)展[J];電子學報;1984年05期
8 ;本刊1985年索引[J];光通信研究;1985年04期
9 孫樂民;光纖通信技術(shù)[J];國防科技;1994年04期
10 顧畹儀;雷揚;任淑琴;李國瑞;;光纖中的受激喇曼散射與放大[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199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桂芝;張勇;;光纖通信技術(shù)發(fā)展與思考[A];2006全國廣播電視發(fā)射技術(shù)論文集(1)[C];2006年
2 陳光秒;陳軍;葛劍虹;朱小平;;垂直腔面發(fā)射激光器(VCSEL)在自由空間通信中的應用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4年
3 韶海鈴;王榮;;新一代光通信激光管VCSEL[A];2005通信理論與技術(shù)新進展——第十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金紹興;王麗;田金榮;;光纖通信實驗室建設的實踐與探索[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鐘朝暉;;百色水電站接入系統(tǒng)光纖通信方案研究[A];廣西電機工程學會第七屆青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6 習建華;;用OTN構(gòu)建寬帶城域傳送網(wǎng)[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wǎng)絡技術(shù)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7 姜國興;郭連喜;;光纖、光纜通信及其防雷技術(shù)[A];中國航海學會通信導航專業(yè)委員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方光青;張曉光;許瑋;席麗霞;段高燕;;差分相移鍵控格式產(chǎn)生與解調(diào)的實驗研究[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李e,
本文編號:14060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40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