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的二維傅里葉變換成像算法
本文關鍵詞: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的二維傅里葉變換成像算法 出處:《光學學報》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遙感 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 直視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 成像算法 傅里葉變換 矩形孔徑 圓形孔徑
【摘要】:提出了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SAIL)的二維傅里葉變換成像算法,即對回波信號進行順軌向相位二次項共軛補償后直接實施二維傅里葉變換。歸納了啁啾光源側視SAIL,平移二次項波面直視SAIL和偏轉平面波面直視SAIL的數(shù)據(jù)收集方程,采用連續(xù)變量和函數(shù)說明了算法的成像過程,并分析了矩形和圓形天線孔徑下的成像分辨率,最后給出了離散傅里葉變換的表達形式。算法中交軌向和順軌向的時間域數(shù)據(jù)均直接變換到頻率域成像,給出了圓形孔徑天線SAIL的隨交軌向變化的順軌向成像分辨率的解析解。
[Abstract]:A two-dimens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maging algorithm for synthetic aperture laser imaging radar (SAR) is proposed. That is to say, two dimens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s carried out directly after the quadratic phase conjugation compensation of the echo signal is carried out. The chirped light source side-looking SAIL is summed up. The data collection equations of translational quadratic SAIL and deflection plane SAIL are presented. The imaging process of the algorithm is illustrated by continuous variables and functions. The imaging resolution of rectangular and circular antenna aperture is analyz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s given. In the algorithm, the time domain data of intersection orbit and along orbit are directly transformed to frequency domain imaging.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resolution of the circular aperture antenna (SAIL) is given.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空間激光通信和檢驗技術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TN958.98
【正文快照】: 1引言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SAIL)的原理取自于射頻領域的合成孔徑雷達,是能夠在遠距離得到厘米量級成像分辨率的一種光學成像觀察手段。目前已經(jīng)發(fā)展了兩種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體制[1],即側視SAIL[2-14]和直視SAIL[15-17]。側視SAIL在側視觀察的直線距離方向上采用目標對于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Ⅰ):離焦和相位偏置望遠鏡接收天線[J];光學學報;2008年05期
2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Ⅱ):空間相位偏置發(fā)射望遠鏡[J];光學學報;2008年06期
3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Ⅲ):雙向環(huán)路發(fā)射接收望遠鏡[J];光學學報;2008年07期
4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Ⅳ):統(tǒng)一工作模式和二維數(shù)據(jù)收集方程[J];光學學報;2009年01期
5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V):成像分辨率和天線孔徑函數(shù)[J];光學學報;2009年05期
6 周煜;許楠;欒竹;閆愛民;王利娟;孫建鋒;劉立人;;尺度縮小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的二維成像實驗[J];光學學報;2009年07期
7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VI):時空散斑效應和外差探測信噪比[J];光學學報;2009年08期
8 劉立人;;菲涅耳望遠鏡全孔徑合成成像激光雷達:原理[J];光學學報;2011年01期
9 劉立人;周煜;職亞楠;孫建鋒;吳亞鵬;欒竹;閆愛民;王利娟;戴恩文;魯偉;;大口徑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演示樣機及其實驗室驗證[J];光學學報;2011年09期
10 戴恩文;孫建鋒;閆愛民;職亞楠;周煜;吳亞鵬;劉立人;;菲涅耳望遠鏡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實驗室驗證[J];光學學報;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恩宏;胡以華;李磊;蔡曉春;;合成孔徑激光雷達自適應成像技術[J];電光與控制;2010年11期
2 許楠;劉立人;魯偉;;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距離向等延時的信號處理結構和算法[J];電子學報;2010年06期
3 呂旭光;閆飛;郝士琦;;大氣散射對合成孔徑激光雷達回波信噪比的影響[J];光電技術應用;2011年01期
4 郭亮;曾曉東;邢孟道;唐禹;;低脈沖重復頻率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J];光電子.激光;2011年05期
5 易鵬;趙尚弘;;分布式衛(wèi)星合成孔徑激光雷達[J];光通信技術;2010年11期
6 周煜;孫建鋒;欒竹;劉立人;;尺度縮小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的孔徑合成實驗[J];光學學報;2008年12期
7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Ⅳ):統(tǒng)一工作模式和二維數(shù)據(jù)收集方程[J];光學學報;2009年01期
8 許楠;魯偉;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中非線性啁啾逐一掃描濾波校正算法的仿真與分析[J];光學學報;2009年01期
9 周煜;許楠;欒竹;孫建鋒;劉立人;;實驗室合成孔徑激光雷達點目標二維成像實驗[J];光學學報;2009年02期
10 華志勵;李洪平;;一種機載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相位誤差補償方法[J];光學學報;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臧博;邢孟道;唐禹;郭亮;;激光成像雷達新體制和新方法研究[A];第九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來志;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系統(tǒng)調頻激光器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華志勵;大氣湍流背景下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算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郭亮;合成孔徑成像激光雷達實驗與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李明;內窺超聲合成孔徑成像技術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弋寧;合成孔徑激光雷達成像仿真實驗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張文睿;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中激光外差探測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3 張瑋;合成孔徑激光雷達信號頻率非線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4 羅成虎;大氣湍流激光傳輸特性及對SAL影響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5 李甜田;目標粗糙表面對回波外差探測的影響[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6 磨玲;寬觀測帶SAR圖像入射角效應量化研究與校正[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Ⅰ):離焦和相位偏置望遠鏡接收天線[J];光學學報;2008年05期
2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Ⅱ):空間相位偏置發(fā)射望遠鏡[J];光學學報;2008年06期
3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Ⅲ):雙向環(huán)路發(fā)射接收望遠鏡[J];光學學報;2008年07期
4 周煜;孫建鋒;欒竹;劉立人;;尺度縮小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的孔徑合成實驗[J];光學學報;2008年12期
5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Ⅳ):統(tǒng)一工作模式和二維數(shù)據(jù)收集方程[J];光學學報;2009年01期
6 許楠;魯偉;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中非線性啁啾逐一掃描濾波校正算法的仿真與分析[J];光學學報;2009年01期
7 周煜;許楠;欒竹;孫建鋒;劉立人;;實驗室合成孔徑激光雷達點目標二維成像實驗[J];光學學報;2009年02期
8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V):成像分辨率和天線孔徑函數(shù)[J];光學學報;2009年05期
9 周煜;許楠;欒竹;閆愛民;王利娟;孫建鋒;劉立人;;尺度縮小合成孔徑激光雷達的二維成像實驗[J];光學學報;2009年07期
10 劉立人;;合成孔徑激光成像雷達(VI):時空散斑效應和外差探測信噪比[J];光學學報;2009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磊;井偉;邢孟道;保錚;;同航線雙基聚束式SAR寬場景成像算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07期
2 句彥偉;于立;王洋;;基于時頻分析的ISAR瞬時成像算法[J];現(xiàn)代雷達;2009年07期
3 李然;李景文;李林琳;;基于deramp的星載聚束式SAR改進ECS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4 王濤;顧麗娟;常鳴;;D-InSAR技術在BAM地震同震形變場監(jiān)測中的應用[J];信息技術;2009年12期
5 陶冬玲;王(王恭);;希爾伯特變換解調軟件的設計[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1991年02期
6 孫穎;張志佳;;基于頻域濾波的自適應條帶噪聲去除算法[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6年02期
7 李蘊華;;基于Matlab的《信號與系統(tǒng)》頻域分析[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8 周紅鷗;;頻分復用中的線性調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9 劉興旺;李訓銘;岳沛平;;小波變換在脈象信號消噪處理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07年01期
10 段錦升;熊曉燕;;小波變換在弱信號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理想;張曉萍;;基于正負頻形式傅里葉變換的非線性薛定諤方程及其分步傅里葉法求解的討論[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白霞;孫進平;毛士藝;;雙基地合成孔徑雷達的Chirp z變換成像算法[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3 陳魯寧;丁寧;;小波分析與信號的奇異性檢驗[A];2004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向汝建;田英華;季云松;雒仲祥;;小波變換在二維圖像背景處理中的應用[A];第十七屆全國激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王琳琳;黃英;雷菁;;衛(wèi)星通信中調制識別算法研究[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6 陳靜;楊萬麟;;機載雙基地SAR的R-D成像算法[A];2006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王淑坤;李曉舟;;Fourler變換及其應用[A];科技創(chuàng)新與節(jié)能減排——吉林省第五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黃藝毅;王軍鋒;劉興釗;;雙站ISAR成像算法的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9 蘇麗萍;趙衛(wèi)疆;任德明;曲彥臣;胡孝勇;;氣泡激光散射信號的頻域處理方法[A];2008年激光探測、制導與對抗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趙滿慶;賈鑫;;一端固定的雙站SAR成像算法研究[A];第三屆全國嵌入式技術和信息處理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崔偉光 特約記者 沙志亮;航空遙感技術躋身世界前列[N];中國國防報;2001年
2 記者 劉恕;中歐伽利略計劃第一批合作項目簽署[N];科技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光平;超寬帶合成孔徑雷達高效成像算法[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2 公岷;分布式SAR系統(tǒng)若干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3 孫進平;機載聚束模式合成孔徑雷達的成像算法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1年
4 高祥武;星載聚束模式合成孔徑雷達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2004年
5 張秋玲;基于分布式衛(wèi)星的InSAR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2005年
6 張升康;雙基地合成孔徑雷達同步與成像算法[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2007年
7 穆冬;干涉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1年
8 趙丹培;頻域下的目標跟蹤方法及其在DSP中的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張大煒;機載SAR實時處理技術和FMCW-SAR成像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2007年
10 羅勇江;寬帶數(shù)字偵察接收機若干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屹;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wèi)星地面接收系統(tǒng)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2 閔銳;高分辨力機載SAR成像處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3 卞英琳;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模擬仿真系統(tǒng)[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4 呂波;合成孔徑雷達R-D成像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2年
5 張洪立;SAR原始信號仿真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6 楊蒿;連續(xù)波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劉偉;基于精確電磁建模的散射中心成像[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曹霽;機載合成孔徑雷達成像算法及其運動補償[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9 徐三元;斜視SAR成像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10 裴莉輝;基于去調頻處理的SAR成像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3862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38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