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可容忍深度失真模型的低復雜度深度視頻編碼
本文關鍵詞:基于最大可容忍深度失真模型的低復雜度深度視頻編碼
更多相關文章: D視頻 深度視頻編碼 率失真(RD)代價 最大可容忍深度失真(MTDD)
【摘要】:在保證虛擬視點繪制質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深度視頻的編碼復雜度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最大可容忍深度失真(MTDD,maximum tolerable depth distortion)模型的低復雜度深度編碼算法,將MTDD模型引入到率失真(RD)代價函數(shù),通過對編碼單元(CU)進行失真度量判決,如果對當前CU進行編碼不會導致可察覺的繪制失真,則失真度量只考慮深度編碼失真,否則失真度量同時考慮深度編碼失真和視點合成失真(VSD),從而降低編碼復雜度。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不降低虛擬視點繪制質量和不增加編碼碼率的情況下,能顯著降低深度視頻的編碼復雜度。
【作者單位】: 寧波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71021)資助項目
【分類號】:TN919.81
【正文快照】: 1引言隨著視頻與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高清(HD)、超高清(UHD)和三維視頻(3DV)技術的興起,視頻信息已日益得到普及及應用。為了滿足對3DV的需求,提出了多視點視頻加深度(MVD)格式,并采用基于深度圖像繪制(DI-BR)[1],具有兼容性好、利于壓縮和交互性好等特點。深度圖像作為DIBR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左一帆;安平;馬然;沈禮權;張兆楊;;深度圖時域一致性增強[J];光電子.激光;2014年01期
2 趙振軍;沈禮權;胡乾乾;李飛飛;張兆楊;;基于3D-HEVC的多視點紋理加深度的聯(lián)合比特分配算法[J];光電子·激光;201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鄭明魁;蘇凱雄;王衛(wèi)星;楊秀芝;蘭誠棟;;一種基于像素域與變換域聯(lián)合估計的JND改進模型[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2 劉金霞;劉延偉;慈松;;基于跨層碼率適配和差錯控制的3D視頻無線傳輸方法[J];電子學報;2014年02期
3 李春華;安平;左一帆;尤志翔;張兆揚;;基于深度的虛擬視失真估計方法[J];電視技術;2014年11期
4 劉延偉;劉金霞;慈松;要瑞霄;趙平華;王遵義;;3DQoE評價方法及其模型研究進展綜述[J];電子學報;2015年03期
5 郭明松;陳芬;汪輝;彭宗舉;郁梅;王曉東;;基于特征分析的深度視頻處理算法[J];光電子·激光;2015年04期
6 劉峰;施陽;干宗良;秦雷;陳昌紅;;基于BJND和JNDD的立體視頻深度感知增強技術綜述[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邢耀雪;基于深度下采樣的三維立體視頻編碼技術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2 畢偉;基于視覺感知的深度視頻信號處理[D];寧波大學;2013年
3 朱高鋒;3D視頻編碼中的碼率控制算法研究[D];寧波大學;2013年
4 廖義;面向視覺感知的3D視頻碼率控制算法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5 劉星宇;基于感知的三維視頻編碼技術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6 周浩;深度視頻信號預處理及其在編碼中的應用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7 余思文;面向自由視點系統(tǒng)的虛擬視點繪制技術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8 胡彬彬;立體視頻傳輸失真模型與擁塞控制技術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9 王輝淇;基于SRP-JND模型的感知視頻編碼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秋聞;安平;張艷;張倩;張兆楊;;面向編碼和繪制的多視點圖像深度估計[J];光電子.激光;2011年10期
2 張艷;安平;張秋聞;王奎;張兆楊;;恰可察覺深度差異模型的深度圖優(yōu)化方法[J];光電子.激光;2012年07期
3 朱亞培;蔣剛毅;王曉東;郁梅;邵楓;彭宗舉;;基于中心凹恰可覺察失真模型的多視點深度視頻編碼方法[J];光電子.激光;2012年12期
4 楊超;安平;何宛文;王健鑫;張兆楊;;一種用于深度圖編碼的虛擬視失真估計模型[J];光電子.激光;2014年07期
5 曹志明;沈禮權;趙振軍;胡乾乾;張兆楊;;多視點紋理加深度編碼的聯(lián)合碼率控制方法[J];電視技術;2014年1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勇東,李桂苓;高性能三維小波視頻編碼方法[J];通信技術;2002年01期
2 王維君;淺談圖像視頻編碼的國際標準[J];西部廣播電視;2004年05期
3 南敬昌;王英博;;精細空間可伸縮視頻編碼方案實現(xiàn)[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4年S1期
4 朱秀昌;視頻編碼新技術12題 第四講 視頻編碼控制與實現(xiàn)(下)[J];中國數(shù)據(jù)通信;2005年06期
5 王麗豐 ,牛建偉 ,肖晨 ,胡建平;視頻編碼位率控制技術[J];微計算機信息;2005年20期
6 袁春,彭強;視頻編碼中的一種率失真模型研究與實現(xiàn)[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7 朱光喜;王溪;金欣;;一種新的視頻編碼變換與量化方法研究[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5年12期
8 萬建;柯翰冰;樊旭東;;第二代視頻編碼及其應用[J];有線電視技術;2008年05期
9 鐘國韻;何小海;吳笛;滕奇志;;一種基于新閾值的視頻編碼全零塊提早判決方法(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3期
10 尤晶晶;王韶霞;;多媒體傳感器網絡分布式視頻編碼新算法探討[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任爾;陳懇;葉慶衛(wèi);;基于幀的多描述視頻編碼冗余插入研究[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2 袁子立;胡世安;孟一鳴;王璀璨;;視頻編碼新技術新標準研究[A];全國第三屆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交流會專刊[C];2009年
3 巫戈明;孫立峰;鐘玉琢;;聯(lián)合零向量預測的分布式視頻編碼框架[A];第三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7)論文集[C];2007年
4 石春鶯;陳偉建;;分布式視頻編碼的近況和未來研究方向[A];2008年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楊任爾;金煒;陳懇;;基于下抽樣多描述視頻編碼及解碼后處理研究[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許鵬飛;羅建書;;率控制自組織矢量量化及在視頻編碼中的應用[A];第十二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江濤;陳偉建;;可伸縮視頻編碼中運動模型的改進[A];2008年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姜俊;胡駿;;新媒體視頻編碼方案比較研究[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8年
9 劉孝波;;基于聯(lián)合采樣的多描述視頻編碼[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2007——全國第18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卿粼波;呂瑞;鄭敏;滕奇志;何小海;;基于迭代譯碼算法的分級分布式視頻編碼[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謝宏;我國主導的視頻編碼標準將頒為國際標準[N];科技日報;2013年
2 記者 徐建華;我國科學家主導的視頻編碼標準成國際標準[N];中國質量報;2013年
3 中國工程院院士 高文;智慧城市中的視頻編碼、分析與評測[N];中國信息化周報;2013年
4 記者 徐建華;我國新一代視頻編碼標準公開征求意見[N];中國質量報;2014年
5 湖北 褚達;視頻編碼一網打盡[N];電腦報;2003年
6 國際;第二代AVS開啟國際化征程[N];中國電子報;2009年
7 周汝波 賀學金;碟機常用視頻D/A轉換、視頻編碼集成電路維修資料[N];電子報;2007年
8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信息產業(yè)部“數(shù)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秘書長、組長 黃鐵軍 高文;視頻編碼有絕招[N];計算機世界;2003年
9 ;視頻編碼標準的發(fā)展[N];計算機世界;2005年
10 周汝波 賀學金;碟機常用視頻D/A轉換、視頻編碼集成電路維修資料[N];電子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江山;基于變換的視頻編碼與率失真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3年
2 趙安邦;穩(wěn)健視頻編碼與傳輸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3 楊志杰;可伸縮視頻編碼中的基礎算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4年
4 張克新;可伸縮視頻編碼及傳輸理論與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孟麗麗;多視點視頻編碼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6 王鵬;分布式視頻編碼率失真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錢大興;基于視頻內容的可伸縮視頻編碼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8 朱海波;可伸縮視頻編碼傳輸速率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9 張文豪;可分級與高效視頻編碼中關鍵技術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10 任巨;基于流計算模型的視頻編碼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衛(wèi)星;分級視頻編碼結構及其量化技術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2 趙海濤;基于3D小波的多描述可分級視頻編碼[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3 王慧文;一種面向因特網的健壯視頻編碼方案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湖南大學;2006年
4 范鈺華;分布式多描述視頻編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毛曉菲;移動視頻編碼與傳輸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6 李環(huán)環(huán);基于分布式視頻編碼錯誤消除機制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7 蘇卓涵;分布式視頻編碼重建算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8 李志平;分布式視頻編碼中關鍵幀處理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9 周榮華;立體視頻編碼的若干問題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張鵬;多描述分布式視頻編碼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549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15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