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基于OpenRISC 1200的SoC系統(tǒng)搭建及LDPC整合驗證

發(fā)布時間:2017-10-21 23:29

  本文關鍵詞:基于OpenRISC 1200的SoC系統(tǒng)搭建及LDPC整合驗證


  更多相關文章: SoC OpenRISC1200處理器 LDPC譯碼器 FPGA


【摘要】:隨著4G通訊的普及,以及5G高速率大容量信息的交互時代的到來,對移動通信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的信息傳輸準確性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道糾錯碼作為現(xiàn)代數(shù)字通信技術的核心,最大限度的保證了信息傳輸?shù)目煽啃。低密度校?LDPC)碼作為一種優(yōu)秀的信道編碼可以滿足低誤碼率的需求。作為移動設備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其便攜性,這就要求設備不僅具有較快的計算速度同時還要有較小的體積。SoC技術可以有效的縮小傳統(tǒng)ASIC電路的體積。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fā)展以及SoC技術的完善,以前需要多個芯片來實現(xiàn)的功能現(xiàn)在可以由一個SoC系統(tǒng)實現(xiàn)。SoC是以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為軟件核心,以IP核復用技術為硬件核心,將整個系統(tǒng)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實現(xiàn)一個完整的電路。本文提出了一個SoC系統(tǒng)的構架和實現(xiàn)方案,選取免費的開源處理器OpenRISC 1200處理器作為核心,總線標準采取Wishbone總線結構,其他組成部件包括定時器、存儲器RAM、指令和數(shù)據(jù)緩存以及仲裁器等,并且對設計的SoC進行了實現(xiàn)以及功能的驗證。其次,用SystemVerilog搭建了層次化的驗證平臺,同時在驗證平臺當中增加了由MATLAB編寫的LDPC譯碼器黃金參考模型,采取了隨機測試與定向測試相結合的方案,測試了480個測試用例使定義的功能覆蓋率達到了100%,從而驗證了設計團隊設計的LDPC譯碼器IP核。為LDPC譯碼器IP核設計了符合Wishbone總線規(guī)范的接口,并將其作為獨立IP核添加到SoC系統(tǒng)中。然后,對添加了LDPC譯碼器IP核的SoC系統(tǒng)進行了驗證。為了方便后續(xù)FPGA下載測試,驗證過程中添加了波特率為9600的UART串口IP單元,通過串口讀出LDPC譯碼結果。編寫Perl腳本,對比讀出結果與預期結果,結果顯示每次讀出的4608個LDPC譯碼數(shù)據(jù)與預期值完全相同。最后提出了FPGA快速驗證流程,并且成功將整個SoC系統(tǒng)在型號為Altera Stratix II EP2S60F1020C3的FPGA上進行了移植。實際綜合頻率達到115MHZ,使用Combinational ALUTs為7594,Logic registers為3951,占用Block memory393/424(92.7%)。存儲器占用達到92.7%是因為LDPC譯碼器需要大量的存儲單元進行迭代計算。通過軟件和硬件的驗證,表明了將LDPC譯碼器作為獨立IP應用到SoC系統(tǒng)中的方案切實可行有效。本論文主要貢獻是提出了一個將信道編解碼模塊LDPC譯碼器作為獨立IP應用到一個完整的SoC系統(tǒng)當中的方案,并且通過軟硬件協(xié)同驗證表明了方案是可行的。作者較好的解決了設計和硬件驗證過程中出現(xiàn)的諸多技術難點,如Wishbone總線共享方式中各IP的協(xié)調(diào)性與優(yōu)先級,SoC系統(tǒng)的FPGA移植驗證,大量代碼和模塊的調(diào)試等。
【關鍵詞】:SoC OpenRISC1200處理器 LDPC譯碼器 FPGA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11.22;TN47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緒論14-20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5-17
  • 1.3 研究內(nèi)容17-18
  • 1.4 論文結構18-20
  • 第二章 基于OPENRISC 1200處理器的SoC系統(tǒng)搭建20-35
  • 2.1 SoC平臺簡介20-23
  • 2.1.1 SoC平臺構成20-21
  • 2.1.2 SoC設計關鍵技術21-22
  • 2.1.3 SoC平臺設計流程22-23
  • 2.2 OpenRISC 1200處理器23-25
  • 2.2.1 OpenRISC 1200背景介紹23
  • 2.2.2 OpenRISC 1200的主要特點23-24
  • 2.2.3 OpenRISC 1200基礎結構24-25
  • 2.3 WISHBONE總線25-30
  • 2.3.1 WISHBONE支持互聯(lián)類型25-27
  • 2.3.2 WISHBONE總線周期與接.時序27-30
  • 2.4 SoC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30-34
  • 2.4.1 SoC整體框架30-32
  • 2.4.2 SoC最小系統(tǒng)簡單仿真驗證32-34
  • 2.5 本章小結34-35
  • 第三章 LDPC譯碼器IP核的驗證35-50
  • 3.1 LDPC譯碼器IP核結構及端35-38
  • 3.1.1 LDPC譯碼器IP核譯碼流程及框架35-37
  • 3.1.2 LDPC譯碼器IP核端.說明37-38
  • 3.2 基于SystemVerilog的驗證平臺架構38-40
  • 3.2.1 SystemVerilog驗證特性38
  • 3.2.2 驗證框架及其組件38-40
  • 3.3 LDPC譯碼器IP驗證平臺的搭建40-44
  • 3.3.1 驗證工具介紹40
  • 3.3.2 驗證環(huán)境結構40-41
  • 3.3.3 驗證流程41-42
  • 3.3.4 驗證平臺框架42-44
  • 3.4 功能覆蓋率收集44-47
  • 3.4.1 功能覆蓋率的概念44
  • 3.4.2 功能覆蓋率的收集44-46
  • 3.4.3 功能覆蓋率與隨機驗證的結合46-47
  • 3.5 驗證結果47-49
  • 3.6 本章小結49-50
  • 第四章 SoC系統(tǒng)整合驗證50-63
  • 4.1 完整SoC系統(tǒng)架構50-51
  • 4.2 UART模塊51-53
  • 4.2.1 UART IP模塊框架51-52
  • 4.2.2 UART工作模式52-53
  • 4.2.3 UART IP核接53
  • 4.3 LDPC IP核wishbone接53-54
  • 4.4 軟件測試平臺54-56
  • 4.4.1 軟件環(huán)境及開發(fā)工具54-55
  • 4.4.2 SoC仿真流程55-56
  • 4.5 仿真文件56-59
  • 4.5.1 設備地址及參數(shù)配置文件56-57
  • 4.5.2 編寫Makefile文件57-58
  • 4.5.3 鏈接腳本文件58
  • 4.5.4 生成二進制可執(zhí)行bin文件58-59
  • 4.6 仿真結果59-62
  • 4.7 本章小結62-63
  • 第五章 SoC系統(tǒng)的FPGA下載原型驗證63-78
  • 5.1 SoC硬件驗證系統(tǒng)的結構63-65
  • 5.2 JTAG調(diào)試模塊65-68
  • 5.2.1 JTAG測試接.原理65-66
  • 5.2.2 JTAG調(diào)試系統(tǒng)構架66-67
  • 5.2.3 調(diào)試方法67-68
  • 5.3 FPGA移植的SoC文件配置68-71
  • 5.3.1 OpenRISC1200處理器文件的配置68-69
  • 5.3.2 修改時鐘產(chǎn)生模式69-70
  • 5.3.3 修改存儲模式70-71
  • 5.4 SoC下載流程71-72
  • 5.5 測試流程及結果72-76
  • 5.6 本章小結76-78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78-80
  • 致謝80-81
  • 參考文獻81-84
  • 攻碩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84-8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BRIAN DIPERT;;清除不合格的存儲器[J];電子設計技術;2002年03期

2 ;存儲器市場發(fā)展趨勢[J];世界電子元器件;2003年11期

3 張健;CellularRAM存儲器:2.5G/3G終端的理想方案[J];電子設計應用;2003年10期

4 ;韓國開發(fā)出新一代超高速存儲器芯片[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04年02期

5 ;韓國開發(fā)出新一代超高速存儲器芯片[J];稀有金屬;2004年03期

6 ;我國首款自主知識產(chǎn)權相變存儲器芯片研制成功[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綜合科技);2011年06期

7 竇振中;未來存儲器技術[J];電子產(chǎn)品世界;2000年02期

8 鄒益民;存儲器的兼容性設計[J];電子工藝技術;2001年03期

9 鄒益民;存儲器的兼容性設計[J];國外電子元器件;2001年04期

10 潘立陽;朱鈞;段志剛;伍冬;;快閃存儲器技術研究與進展[J];中國集成電路;2002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衛(wèi)寧;王劍峰;杜婕;周聰莉;郭旗;文林;;抗輻射加固封裝國產(chǎn)存儲器電子輻照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抗輻射電子學與電磁脈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胡勇;吳丹;沈森祖;石堅;;基于V93000測試系統(tǒng)的存儲器測試方法研究和實現(xiàn)[A];第五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陳飛;羅運虎;周勇軍;李金猛;周濤;闞艷;;應用于飛機電路板修理的專用存儲器讀寫裝置的研制[A];面向航空試驗測試技術——2013年航空試驗測試技術峰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4 吾勤之;許導進;王晨;劉剛;蔡小五;韓鄭生;;SRAM存儲器單粒子效應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抗輻射電子學與電磁脈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唐民;;超深亞微米SRAM和Flash存儲器的輻射效應[A];第十屆全國抗輻射電子學與電磁脈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東;朱一明:我拿輟學賭明天[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6年

2 姜洋;恒憶進軍存儲器市場[N];中國計算機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郭濤;閃存之后,相變存儲器再受關注[N];中國計算機報;2011年

4 南京 沈永明;彩電存儲器讀寫器的制作和使用[N];電子報;2005年

5 莫大康;應用推動 存儲器重回上升軌道[N];中國電子報;2007年

6 記者 王春;上!跋嘧兇鎯ζ鳌毖芯颗c國際前沿基本同步[N];科技日報;2011年

7 記者王俊鳴;64位存儲器在美問世[N];科技日報;2002年

8 蔡綺芝 DigiTimes;IBM Racetrack Memory將取代閃存[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9 IDG電訊;“!睔鉀_天[N];計算機世界;2000年

10 記者 張錦芳;韓國高速芯片每秒可傳1萬本厚書[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吳丹;高效能計算型存儲器體系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范雪;一種新型反熔絲存儲器的研制及其抗輻射加固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劉璐;高k柵堆棧電荷陷阱型MONOS存儲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周嬌;相變存儲器按比例縮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延彬;基于PCM的寫操作優(yōu)化策略研究與設計[D];山東大學;2015年

2 趙志剛;基于相變存儲器電流約束下片內(nèi)并行寫入操作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趙志強;基于OpenRISC 1200的SoC系統(tǒng)搭建及LDPC整合驗證[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段志剛;嵌入式低壓低功耗新型快閃存儲器電路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5 李家強;基于正交拉丁碼的存儲器抗多位翻轉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沈菊;相變存儲器芯片電路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2008年

7 張佶;高密度阻變存儲器的設計[D];復旦大學;2010年

8 張顯敞;存儲器測試算法研究及應用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9 馬文龍;阻變存儲器外圍電路設計[D];湖南大學;2014年

10 宋子凱;大規(guī)模存儲器的高速并行測試解決方案[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0757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0757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4b6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