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網絡通信論文 >

基于SDN的EPC云內遷移的關鍵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1 13:11

  本文關鍵詞:基于SDN的EPC云內遷移的關鍵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EPC SDN 控制平面 用戶平面 北向接口API OpenFlow SGW-C PGW-C


【摘要】:演進分組核心(EPC, Evolved Packet Cor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的標準化移動核心網絡,用以部署4G服務,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規(guī)模的擴大,移動核心網絡如何才能更加靈活,如何方便、快捷地順應用戶業(yè)務的變化,成為了新一代移動網絡設計者的頭等問題。軟件定義網絡(SD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技術的出現為此帶來了解決的手段,SDN通過控制平面和用戶平面的分離,使得用戶平面網絡設備可以通用化,將該技術引入EPC,實現基于SDN的EPC網絡架構,可以使網絡具有更靈活的資源管理和網絡控制能力,有利于網絡的進一步演進。論文研究了基于SDN的EPC網絡架構的實現技術,主要研究該網絡架構承載的建立、修改和刪除。首先,論文描述了EPC網絡的發(fā)展和演進,論述了EPC網絡架構、承載的相關知識,并詳細介紹了SDN的主要實現方案OpenFlow技術。然后,論文提出了基于SDN的EPC網絡架構、接口協議、新增網絡設備等遷移的關鍵技術,設計了北向接口API和相關信令流程。接著,論文設計并實現了控制平面SGW-C和PGW-C的原型系統,并提出使用支持OpenFlow的網絡設備作為用戶平面設備SGW-D和PGW-D。最后,論文介紹了該網絡中控制平面SGW-C和PGW-C原型系統的測試用例、測試步驟和測試結果。測試結果顯示控制平面SGW-C和PGW-C基本實現了基于SDN的EPC網絡架構中所需的功能,論文研究工作對于進一步研究網絡的演進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EPC SDN 控制平面 用戶平面 北向接口API OpenFlow SGW-C PGW-C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14.332
【目錄】:
  • 搞要4-5
  • Abstract5-8
  • 專用術語注釋表8-9
  • 第一章 緒論9-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9-11
  • 1.2 研究內容11
  • 1.3 組織結構11-12
  • 第二章 EPC與SDN概述12-31
  • 2.1 EPC概述12-21
  • 2.1.1 EPS發(fā)展歷史12-15
  • 2.1.2 EPC網絡架構及主要網元簡介15-16
  • 2.1.3 GTP協議16-19
  • 2.1.4 EPS承載19-21
  • 2.2 SDN概述21-27
  • 2.2.1 SDN概念及演進沿革21-22
  • 2.2.2 OpenFlow交換機組成22-23
  • 2.2.3 OpenFlow端口23-24
  • 2.2.4 OpenFlow流表24-27
  • 2.3 基于SDN的EPC研究現狀27-30
  • 2.4 本章小結30-31
  • 第三章 基于SDN的EPC研究31-51
  • 3.1 基于SDN的EPC總體概述31-34
  • 3.1.1 網絡架構31-32
  • 3.1.2 改造的網元功能實體32-33
  • 3.1.3 基本接口協議33-34
  • 3.2 電信級OpenFlow交換機和控制器的基本功能需求34-38
  • 3.2.1 電信級OpenFlow交換機34-37
  • 3.2.2 電信級OpenFlow控制器37-38
  • 3.3 控制器北向接口API38-42
  • 3.3.1 API接口的性能需求39
  • 3.3.2 API接口的通信機制39-42
  • 3.4 系統基本信令流程42-50
  • 3.4.1 UE附著43-45
  • 3.4.2 UE去附著45-47
  • 3.4.3 UE業(yè)務請求47-49
  • 3.4.4 資源獲知49-50
  • 3.5 本章小結50-51
  • 第四章 基于SDN的EPC中的網元功能實體設計51-76
  • 4.1 控制平面網元設計51-67
  • 4.1.1 總控模塊52-63
  • 4.1.2 資源管理模塊63-66
  • 4.1.3 GTP-C模塊66-67
  • 4.2 用戶平面網元實現67-75
  • 4.2.1 OpenFlow交換機擴展68-72
  • 4.2.2 OpenFlow協議擴展72-75
  • 4.3 本章小結75-76
  • 第五章 控制平面原型系統的測試76-85
  • 5.1 測試環(huán)境76
  • 5.2 功能測試76-83
  • 5.2.1 測試準備77
  • 5.2.2 UE附著77-80
  • 5.2.3 UE去附著80-81
  • 5.2.4 UE業(yè)務請求81-82
  • 5.2.5 資源獲知82-83
  • 5.3 本章小結83-85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85-86
  • 參考文獻86-88
  • 附錄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撰寫的論文88-89
  • 附錄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申請的專利89-90
  • 致謝9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季紅;李艷芳;曲樺;;多域光網絡控制平面互通技術的解決方案[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1年11期

2 ;拓展IP/MPLS管理[J];信息網絡;2007年10期

3 卿寧;;面向下一代承載網的控制平面技術發(fā)展趨勢[J];廣東科技;2013年20期

4 John Fryer ,朱曉莉;光控制平面在下一代光網絡中的作用[J];通訊世界;2001年10期

5 Takehiro Tsuritani;劉雷;;下一代光交換網絡的智能控制平面技術(英文)[J];中國通信;2012年08期

6 張琳;;ATM網上安全[J];互聯網周刊;1999年13期

7 ;控制平面擴充系統[J];軟件世界;2008年03期

8 胡明;;傳送網控制平面的未來發(fā)展[J];通信世界;2008年30期

9 王鐘琳,韋煊;自動交換光網絡的體系結構及其關鍵控制平面[J];廣東通信技術;2003年02期

10 宋鴻升,徐云斌,顧畹儀;自動交換光網絡控制平面管理方案的分析和設計[J];光通信技術;200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華春;蔣旭卉;劉穎;張宏科;;骨干網路由器控制平面攻擊方法的研究[A];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不斷演進的MSTP[N];人民郵電;2007年

2 張建銘;關注安全與高效[N];網絡世界;2006年

3 泰克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程頤江;泰克通信OptiMon:3G優(yōu)化好助手[N];通信產業(yè)報;2009年

4 燕曉穎;“第四代”MSTP三方面構想[N];通信產業(yè)報;2004年

5 ;VPLS:在完善中加速商用[N];人民郵電;2008年

6 高嵐;英特爾推新控制平面和服務處理器[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7 ;HSX 6000讓遺留服務與MPLS鵲橋相見[N];網絡世界;2005年

8 信息產業(yè)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 沈嘉 龔達寧;WiMAX標準急行軍[N];通信產業(yè)報;2005年

9 趙慧玲 葉華 單秀云;下一代網絡的研究[N];通信產業(yè)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慧;自動交換光網絡控制平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李哲;基于SDN架構的控制平面可用性和可靠性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王君君;基于SDN的EPC云內遷移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4 王放;光網絡控制平面相關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5 丁杰;智慧標識網絡控制平面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6 羅佳榮;自動交換光網絡控制平面管理統一信息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7 譚琳;T-MPLS節(jié)點設備控制平面的設計與實現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8 徐長春;輕量級大規(guī)模智能光網絡控制平面模擬器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9 張景芳;HyLABS的網絡優(yōu)化和統一控制平面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趙U,

本文編號:101269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01269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8c7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