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國知識分子的陽歷認知——兼論歷法從“天學(xué)”到“科學(xué)”的近代轉(zhuǎn)變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德漢;關(guān)于陽歷的置閏問題[J];科學(xué)課;2003年03期
2 歸歸;為何會有一年"兩春"的現(xiàn)象[J];大眾科技;2004年06期
3 ;小編話“元旦”[J];醫(yī)學(xué)心理指導(dǎo)(校園心理);2005年01期
4 陳展云;論中國舊歷行用年代悠久的原因和辛亥革命后改用陽歷的必然性(節(jié)要)[J];天文研究與技術(shù);1987年02期
5 ;歷史上的十天空白[J];河南教育;2000年03期
6 ;馬年為何無“立春”[J];新農(nóng)業(yè);2001年12期
7 韓潔;馬年為何無“立春”[J];中國建材;2002年01期
8 ;節(jié)氣的陽歷推算[J];農(nóng)村電氣化;2003年12期
9 韓珂;;今年春節(jié)為何姍姍來遲[J];中國工會財會;2007年02期
10 葉萍;話“元旦”[J];中國水運;1997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何坦野;;先秦春夏秋冬“四時”考釋[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2 李維保;;云南少數(shù)名族天文挖掘[A];中國天文學(xué)會2011年學(xué)術(shù)年會手冊[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蔡玉高 周潤健;今年緣何春節(jié)來早?還不算最早的[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2 記者 徐清揚;后天來臨,今年冬至“早產(chǎn)”[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3 本報記者 顧雯;“入春”,,究竟誰說了算?[N];南京日報;2006年
4 記者 蘇稻香 通訊員 李建基;冬至年年有今年早一天[N];南方日報;2008年
5 記者 周潤健 蔡玉高;己丑牛年“一年兩頭春”,與兇吉無關(guān)[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6 董日昕;今年為何閏五月[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9年
7 記者 周潤健 蔡玉高;“元旦”是我國原產(chǎn),至今已沿用4000多年[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8 盧敬叁;時間計量對人類生活的影響[N];中國質(zhì)量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姜澎;“雙春”“無春”大可不必當真[N];文匯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李京淑;廈門市青少年天文氣象館:直面氣象萬千[N];北京科技報;2010年
本文編號:2560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56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