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際深空探測軌道優(yōu)化競賽題目與競賽結果
[Abstract]:Positive deep space explor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exploration of distant celestial bodies and space on the moon. Since the Soviet Union successfully flew over the Moon in 1959, more than 180 deep space probes have been launched, and the major celestial bodies in the solar system other than Pluto and some asteroids have been detected. All the early detectors adopt the pulse propulsion mode, the thrust is large, the working time is short, and the geometry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sign the orbit. In the future deep space exploration, high specific impulse continuous and small thrust will be widely used, and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should be used in orbit design. The orbit optimization design of multi-target and multi-task detection is in fact a global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extremum. In order to explore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orbit design and promote peer exchanges, 2005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
【分類號】:P1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巴維爾·米赫涅科;柯永亮;;被捕記[J];科學與文化;2010年01期
2 ;兩次天地大碰撞滅了恐龍[J];大自然探索;2010年01期
3 龍夫;樹英;;冥王星是天體還是行星?[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中學時代);2010年02期
4 ;NASA制定“移民石”計劃擬登陸小行星[J];航天器工程;2010年01期
5 ;第十七批天文學名詞的推薦譯名[J];天文學進展;2010年01期
6 陳姍姍;尹紅星;;小行星初軌計算的Fortran程序設計[J];天文研究與技術;2010年02期
7 趙君亮;;天體尺度上的重大災變事件——太陽系演化的插曲[J];自然雜志;2010年02期
8 薛可;奚維德;;數(shù)學巨匠谷超豪[J];少兒科技;2010年03期
9 南遠;;澳門:科技大學獲小行星命名[J];兵團建設;2010年08期
10 張唯誠;;隕星來襲,我們能拯救地球嗎?[J];科學與文化;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振華;陳迅;吳瑋;;價鍵自洽場方法中的軌道優(yōu)化新算法[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王益文;姚敏;楊建華;;演化計算在深空探測中的應用[A];第二十三屆全國空間探測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彭興黔;;發(fā)揮結構設計競賽作用,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創(chuàng)新能力[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4 ;射電天文分會場報告摘要[A];中國天文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儀器、天力、天測、時頻分會場報告摘要[A];中國天文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元曉慶;;談地理奧賽題目的特點[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關英姿;康為民;朱鍇;;低溫背景紅外場景模擬研究進展[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8 劉慶會;王偉華;史弦;王震;趙融冰;郝萬宏;葉楠;余峗;胡小工;平勁松;鄭為民;王廣利;黃勇;錢志瀚;張秀忠;洪曉瑜;;實現(xiàn)月球衛(wèi)星數(shù)米量級定軌精度的多頻點同波束VLBI技術[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9 胡文瑞;;微重力流體力學[A];現(xiàn)代數(shù)學和力學(MMM-XI):第十一屆全國現(xiàn)代數(shù)學和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寶音;;小行星探測中的動力學與優(yōu)化問題[A];第三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建松;2011年,中俄將合作共同探測火星[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2 本報駐日本記者 崔寅;年度漢字“暑”熱當頭[N];人民日報;2011年
3 張夢然;開普勒號發(fā)現(xiàn)太陽系外最小類地行星[N];科技日報;2011年
4 張夢然;開普勒號發(fā)現(xiàn)太陽系外最小類地行星[N];科技日報;2011年
5 本報駐日本記者 崔寅;年度漢字“暑”熱當頭[N];人民日報;2011年
6 記者 張建松;2011年,中俄將合作共同探測火星[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7 實習生 蔣立軍;2011,10余顆小行星“呼嘯而來”[N];科技日報;2011年
8 記者 黃X;英科學家批駁末日傳言的所謂“科學根據(jù)”[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9 記者 張璐;今年將有10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N];南京日報;2011年
10 記者 王端鵬;山大“濟青威”三極發(fā)展格局初現(xiàn)[N];濟南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常曉華;深空自主導航方法研究及在小天體探測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常曉華;深空自主導航方法研究及在小天體探測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龔勝平;太陽帆航天器動力學與控制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4 胡正東;天基對地打擊武器軌道規(guī)劃與制導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邵巍;基于圖像信息的小天體參數(shù)估計及探測器自主導航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任遠;星際探測中的小推力轉(zhuǎn)移軌道設計與優(yōu)化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王明光;先進航天器軌道快速優(yōu)化[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8 王曉彬;小行星形狀和自轉(zhuǎn)參量的觀測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3年
9 趙黎平;近地衛(wèi)星自主軌道確定和控制系統(tǒng)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小玉;深空借力飛行/小推力軌道設計與優(yōu)化[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10年
2 閆旭;航天器氣動力輔助變軌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葛春生;深空探測器軌道設計與修正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袁幸偉;攝動因素對航天器軌道設計的影響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何明航;現(xiàn)代漢語近義名量詞初探[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6 油艷蕊;魚骨型分支井軌道優(yōu)化設計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7 趙志軍;小行星著陸器錨定位系統(tǒng)原理樣機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8 侯立甲;深空探測器GNC系統(tǒng)方案設計與仿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孟令賽;高速臨近空間飛行器跳躍飛行軌跡優(yōu)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崔躍軍;基于雙目相機的小行星軟著陸導航方法及其仿真平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870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18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