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電天文觀測系統(tǒng)數(shù)字接收終端的設計與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17-12-28 05:02
本文關鍵詞:射電天文觀測系統(tǒng)數(shù)字接收終端的設計與實現(xiàn) 出處:《云南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太陽射電 FRGA 頻譜分析 跨時鐘域 千兆以太網
【摘要】:在1859年9月太陽釋放出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太陽風暴之一之后,隨著第24個太陽活動周期的到來,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發(fā)表聲明稱,2013年太陽將從“沉睡”中蘇醒,太陽風暴可能像“一道閃電”,若不提前采取預防措施,將對整個世界造成不可預知的后果。 位于云南天文臺鳳凰山本部的十米太陽射電望遠鏡是中國太陽射電物理重要的觀測設備。十多年前,與五十四所合作建立十米射電望遠鏡時,800-975MHz位于移動電話工作頻段,易引起接收機飽和,無法進行正常觀測,為此當時舍棄了這一頻段的觀測。如今,微波器件及后端數(shù)字信號處理終端的動態(tài)范圍較之于十年前已經大大提升,以及移動電話工作頻段的改變,本系統(tǒng)通過合理的設計射頻前端和數(shù)字終端,補充了這一重要頻段的觀測。 本系統(tǒng)通過模擬下變頻器,對十米天線接收到的800-975MHz模擬信號作下變頻處理,得到模擬中頻信號,再通過高速AD采集卡輸入到FPGA, FPGA對信號作頻譜分析后通過千兆以太網UDP的方式發(fā)送到遠端PC機,PC機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合顯示并存儲。 本文首先介紹了射電信號觀測的原理與方法,通過研究相關技術,提出了本系統(tǒng)需要達到的技術指標;其次,論文精心設計了系統(tǒng)的整體功能,包括模擬下變頻、AD采樣、頻譜分析以及數(shù)據(jù)的顯示與存儲,其中,著重介紹了頻譜分析部分的設計與實現(xiàn)——功率譜的計算和跨時鐘域的設計,并且詳細介紹了千兆以太網的傳輸;然后,論文通過一元線性回歸的定標方法確定了系統(tǒng)輸出數(shù)據(jù)與信號能量的對應關系;最后,論文對本系統(tǒng)的設計作了總結,并指出了本系統(tǒng)需要改善和進一步研究的方面。 結果分析表明,本系統(tǒng)對射電信號的處理具有較高的實時性與可靠性,能夠勝任800-975MHz這一重要頻段的觀測。
[Abstract]:In September 1859 after the sun releases the strongest ever recorded in one of the twenty-fourth solar storms, with the solar cycle is coming, NASA (NASA) released the latest statement said, in 2013 the sun will be from the "sleeping" wake up, the sun may be like a lightning storm ", if not to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in advance that will cause unpredictable consequences for the whole world.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P111.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范英飚;劉愛東;李相民;;Σ-Δ式ADC前端特性與應用特點分析[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2年05期
2 劉彬杰;吳廷婷;;基于Xilinx FPGA IP核的FFT算法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內江科技;2011年04期
3 楊戟;;中國射電天文的研究與發(fā)展[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1年05期
4 黃隸凡;鄭學仁;;FPGA設計中的亞穩(wěn)態(tài)研究[J];微電子學;2011年02期
5 林青松;陳清華;;諧波檢測中頻譜泄漏問題的研究[J];工礦自動化;201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曲亞鑫;基于歷史數(shù)據(jù)的偏最小二乘建模方法研究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44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34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