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星暴類星體中紅外光譜性質(zh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16 02:04
本文關鍵詞:后星暴類星體中紅外光譜性質(zhì)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紅外光譜 后星暴類星體 活動星系核 多環(huán)芳香烴 恒星形成 星系形成與演化
【摘要】:我們發(fā)表了由Spitzer空間望遠鏡紅外攝譜儀獲取的16個紅移約為0.3的光學光譜選后星暴類星體(Post-Starburst Quasars, PSQs)的低分辨率中紅外光譜。這些寬線活動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的光學譜均含有大質(zhì)量中等年齡星族的光譜標志性特征,這使其適合用來研究AGN及其寄主星系之間的關系。這些譜顯示出在6.2、7.7和11.3μm處相對較強的多環(huán)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發(fā)射特征,指示正在進行中的恒星形成;同時顯示出非常弱的硅酸鹽特征,指示對AGN較低程度的塵埃遮掩。我們發(fā)現(xiàn)PSQs中紅外合成光譜的譜性質(zhì)介于極亮紅外星系和經(jīng)典類星體之間,這使我們得到與光學譜研究相同的推論:PSQs是兼有AGN和星暴成分的混合系統(tǒng)。我們還發(fā)現(xiàn)寄主星系形態(tài)為早型的PSQs傾向于具有相對較強的AGN活動,而那些寄主星系形態(tài)為旋渦型的PSQs具有更強的PAH發(fā)射,表明其具有更多的恒星形成。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P158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Dong-Yao Zhao;Chang-Shuo Yan;Youjun Lu;;The clustering of QSOs and the dark matter halos that host them[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3年10期
2 Yun-Chuan Yu;Chang-Shuo Yan;You-Jun Lu;;The reionization of He II and the temperature evolution of the intergalactic medium[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蔡振翼;邁向一個關于星系和活動星系核共同演化的物理模型[D];廈門大學;2014年
2 羅陽;對銀河系熱氣體和伽瑪射線暴中心引擎的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942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29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