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型堰塞壩的形成條件與過程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滑坡型堰塞壩的形成條件與過程分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地形條件 河床類型 水動力分析 形成機理 堰塞湖地形
【摘要】:堰塞壩根據(jù)形成機理不同可分為滑坡型堰塞壩、崩塌型堰塞壩和泥石流型堰塞壩3種。對占總數(shù)70%以上的滑坡型堰塞壩的形成地形條件、河床條件、水動力條件進行分析,比較了不同條件下堰塞壩形成的可能性,并指出在我國易于形成滑坡型堰塞壩的區(qū)域;谘呷麎蔚男纬蓷l件,對堰塞壩形成的蠕滑拉裂、剪切面貫通、劇烈啟動、高速凌空飛躍和撞擊、彈落、重夯成壩5個階段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坡度30°~45°、水深較淺、河床較窄的斜坡地帶,最易形成滑坡型堰塞壩。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水電第一總隊;
【關(guān)鍵詞】: 地形條件 河床類型 水動力分析 形成機理 堰塞湖地形
【分類號】:TV641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堰塞壩是在自然作用下,由巖土體快速堆積所致,未經(jīng)人力作用而自然形成的起攔蓄水作用的天然擋水構(gòu)筑物,屬于一種土石壩。堰塞壩的誘因包括地震、降雨、冰雪融化、火山噴發(fā)、人類活動等,成因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依據(jù)成因的不同,將堰塞壩劃分為滑坡型堰塞壩、崩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富強;;“堰塞壩技術(shù)”作為怒江峽谷地區(qū)水電站建設(shè)的運用探討[J];云南水力發(fā)電;2012年04期
2 石振明;王友權(quán);彭銘;許強;;余震作用下堰塞壩體破壞及潰決過程大型振動臺試驗研究[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14年01期
3 張婧;曹叔尤;楊奉廣;羅利環(huán);黃爾;;堰塞壩泄流沖刷試驗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0年05期
4 羅利環(huán);黃爾;張文江;;堰塞壩泄流沖刷平衡形態(tài)的影響因素研究[J];人民黃河;2010年11期
5 嚴祖文;魏迎奇;蔡紅;;堰塞壩滲透穩(wěn)定性評估[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9年10期
6 王子忠,楊紹平;小南海水庫地震堰塞壩滲漏特征研究[J];四川地質(zhì)學報;2003年01期
7 鄧明楓;陳寧生;鄧虎;胡桂勝;;堰塞壩漫頂潰決過程與機理試驗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8 張婧;曹叔尤;楊奉廣;;堰塞壩局部潰決輸沙率試驗研究[J];泥沙研究;2011年06期
9 謝作濤;陳肅利;;唐家山堰塞壩潰壩可能性及沖刷形式初步分析[J];人民長江;2008年22期
10 段啟忠,姜明月;岷江疊溪大海子地震堰塞壩穩(wěn)定性分析[J];四川水力發(fā)電;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石振明;劉思言;彭銘;;堰塞壩壩體材料滲流特性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A];2014年全國工程地質(zhì)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4年
2 朱萬強;;唐家山堰塞壩整治方案及相應(yīng)河段水電開發(fā)的設(shè)想[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diào)查分析與研究[C];2009年
3 朱勇輝;盧金友;范北林;楊文俊;渠庚;;堰塞壩泄流沖刷模型及其在唐家山堰塞湖中的應(yīng)用[A];中國水利學會2008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記者 曾實;泄流槽靜待懸湖水通過[N];四川日報;2008年
2 記者 方曉哺;要堅持主動處理 及早處理 安全處理[N];四川日報;2008年
,本文編號:643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64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