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水利工程論文 >

惡劣環(huán)境與荷載作用下FRP—高強混凝土耐久性試驗及數(sh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3 20:05

  本文關鍵詞:惡劣環(huán)境與荷載作用下FRP—高強混凝土耐久性試驗及數(shù)值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FRP 高強混凝土 凍融循環(huán) 干濕循環(huán) 荷載 有限元模擬


【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海港、碼頭、跨海大橋及海底隧道等海岸和近海工程的數(shù)量迅速增加。但是海洋環(huán)境惡劣,特別是在寒冷的北方,這些鋼筋混凝土結構遭受著凍融循環(huán)、干濕循環(huán)、氯鹽侵蝕等多種惡劣環(huán)境的作用,腐蝕嚴重。對于腐蝕嚴重的危橋和海港來說,與推倒重建相比,通過加固措施恢復其使用功能更加節(jié)省費用,也利于能源節(jié)約和環(huán)境保護。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 CFRP)作為一種輕質(zhì)高強的高分子材料,有著良好的耐久性,適合用于海洋環(huán)境下結構的加固。高強混凝土內(nèi)部密實,抗?jié)B性和抗凍性遠好于普通混凝土,廣泛應用于碼頭、船塢、防波堤和跨海大橋中。但是,目前FRP-混凝土界面耐久性的研究中,多采用C30-C40混凝土,無法指導FRP加固高強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因此,需要對FRP-高強混凝土界面的耐久性進行研究,為海岸與近海工程的長期使用提供技術支持。本文結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78089)進行了如下研究:CFRP-高強混凝土雙剪試件在凍融循環(huán)和荷載共同作用下的極限荷載、荷載-端部滑移曲線等的變化規(guī)律;CFRP-·高強混凝土雙剪試件在凍融、干濕循環(huán)和荷載的共同作用下的極限荷載、荷載-端部滑移曲線等的變化規(guī)律;運用有限元軟件來模擬凍融和荷載共同作用后FRP-混凝土試件的加載破壞試驗,結合試驗結果來研究劣化后的FRP-混凝土界面力學性能及整個劣化規(guī)律。研究發(fā)現(xiàn),CFRP-高強混凝土界面抗凍性比CFRP-普通混凝土好很多,凍融循環(huán)450次,黏結性能的劣化不大。300次凍融耦合120次干濕也沒有對界面產(chǎn)生明顯損傷。但持續(xù)荷載給加載端造成了很大的損傷,界面局部剝離;贏BAQUS建立了一個有限元模型,較好的模擬了FRP-高強混凝土面內(nèi)剪切試驗,并利用該模型研究了試件經(jīng)受凍融循環(huán)和荷載共同作用后界面的劣化規(guī)律。模擬得到的極限荷載和有效黏結長度等數(shù)據(jù)比試驗波動性小很多,且能清楚的觀察到極限端部滑移的變化規(guī)律,而其在試驗中很難準確測量。
【關鍵詞】:FRP 高強混凝土 凍融循環(huán) 干濕循環(huán) 荷載 有限元模擬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V43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7
  • 1.1 研究意義9-10
  • 1.2 研究現(xiàn)狀概述10-16
  • 1.2.1 FRP-混凝土界面的耐久性10-14
  • 1.2.2 FRP-混凝土界面性能的有限元分析14-16
  • 1.3 本文研究內(nèi)容16-17
  • 2 凍融與荷載共同作用下FRP-高強砼黏結耐久性17-38
  • 2.1 引言17
  • 2.2 試驗概況17-23
  • 2.2.1 試驗材料17-18
  • 2.2.2 試件制作18-19
  • 2.2.3 加載裝置19-21
  • 2.2.4 試驗步驟21-22
  • 2.2.5 數(shù)據(jù)測量22-23
  • 2.2.6 試件編號23
  • 2.3 試驗結果與分析23-36
  • 2.3.1 凍融介質(zhì)對混凝土的影響23-24
  • 2.3.2 凍融循環(huán)對混凝土的影響24-26
  • 2.3.3 極限荷載26-27
  • 2.3.4 破壞面位置27-30
  • 2.3.5 加載端的劣化剝離30-31
  • 2.3.6 荷載-端部滑移曲線31-34
  • 2.3.7 應變分布34-35
  • 2.3.8 有效黏結長度35-36
  • 2.4 本章小結36-38
  • 3 凍融、干濕與荷載共同作用下FRP-高強砼黏結耐久性38-51
  • 3.1 引言38
  • 3.2 試驗概況38-40
  • 3.2.1 試驗步驟38-39
  • 3.2.2 試件編號39-40
  • 3.3 試驗結果與分析40-49
  • 3.3.1 極限荷載40
  • 3.3.2 破壞面位置40-42
  • 3.3.3 加載端的劣化剝離42-43
  • 3.3.4 荷載-端部滑移曲線43-45
  • 3.3.5 應變分布45-46
  • 3.3.6 有效黏結長度46-47
  • 3.3.7 黏結滑移關系47-49
  • 3.4 本章小結49-51
  • 4 凍融與荷載共同作用后FRP-高強砼黏結性能的有限元分析51-72
  • 4.1 引言51
  • 4.2 有限元模型51-61
  • 4.2.1 幾何信息、約束與載荷51-52
  • 4.2.2 材料本構52-59
  • 4.2.3 單元網(wǎng)格劃分59
  • 4.2.4 材料界面設置59-61
  • 4.3 劣化后的材料與界面61-64
  • 4.3.1 凍融對FRP和樹脂膠的劣化61
  • 4.3.2 凍融對混凝土的劣化61-63
  • 4.3.3 凍融對膠-混凝土界面抗剪強度的影響63
  • 4.3.4 持載對界面的影響63-64
  • 4.4 模擬結果及分析64-70
  • 4.4.1 模擬效果64-66
  • 4.4.2 極限荷載66-67
  • 4.4.3 極限端部滑移67-68
  • 4.4.4 荷載一端部滑移曲線68-69
  • 4.4.5 有效黏結長度69-70
  • 4.5 本章小結70-72
  • 5 結論與展望72-74
  • 5.1 結論72-73
  • 5.1.1 凍融和荷載共同作用72
  • 5.1.2 凍融、干濕和荷載共同作用72
  • 5.1.3 有限元分析72-73
  • 5.2 展望73-74
  • 參考文獻74-7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78-79
  • 致謝79-8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商懷帥;尹全賢;宋玉普;覃麗坤;;凍融循環(huán)后普通混凝土變形特性的試驗研究[J];人民長江;2006年04期

2 余紅發(fā);孫偉;李美丹;;混凝土在化學腐蝕和凍融循環(huán)共同作用下的強度變化[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3 覃麗坤;宋玉普;姚家偉;;普通混凝土在凍融循環(huán)后的力學性能研究[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李莉;姜洪義;許嘉龍;鄭怡;回志峰;邱連強;;新型墻體材料凍融循環(huán)下的損傷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0年05期

5 董曉宏;張愛軍;連江波;郭敏霞;;長期凍融循環(huán)引起黃土強度劣化的試驗研究[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10年06期

6 談云志;吳翩;付偉;萬智;張華;張振華;;改良粉土強度的凍融循環(huán)效應與微觀機制[J];巖土力學;2013年10期

7 寧寶寬,陳四利,劉斌;凍融循環(huán)對水泥土力學性質(zhì)影響的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4年05期

8 商懷帥;宋玉普;覃麗坤;于長江;;凍融循環(huán)后在三向受壓荷載下混凝土性能的試驗研究[J];水利學報;2006年07期

9 魏海斌;劉寒冰;高一平;方瑛;李長雨;;粉煤灰土凍融循環(huán)后的動力特性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07年05期

10 劉榮桂;付凱;顏庭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凍融循環(huán)條件下的疲勞性能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8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強;謝劍;吳洪海;;超低溫凍融循環(huán)對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響[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2年

2 覃麗坤;宋玉普;陳浩然;張眾;于長江;;凍融循環(huán)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A];東北巖石力學與工程分會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3 謝友均;許輝;龍廣成;;混凝土在不同溶液中的抗凍融循環(huán)性能研究[A];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楊更社;張全勝;任建喜;蒲毅彬;;凍融循環(huán)條件下砂巖細觀損傷特性研究[A];第八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立成;劉漢勇;;凍融循環(huán)后輕骨料混凝土雙軸壓壓狀態(tài)下的強度和變形性能研究[A];第14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冊)[C];2005年

6 楊全兵;;凍融循環(huán)條件下NaCl濃度對混凝土內(nèi)部飽水度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分會七屆二次理事會議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7 施嘉偉;朱虹;吳智深;吳剛;;凍融循環(huán)與荷載耦合作用下FRP-混凝土粘結界面性能的試驗研究[A];第五屆全國FRP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8 李燕;申向東;;不同纖維摻量輕骨料混凝土凍融循環(huán)后力學性能及損傷量的研究[A];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8年

9 宣金琦;趙立群;陳寧;;干濕循環(huán)和凍融循環(huán)對預拌抹灰砂漿力學性能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交流會論文集(5th NCCM)[C];2013年

10 王立成;;不同特性混凝土凍融循環(huán)后雙軸壓壓統(tǒng)一強度準則[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覃麗坤;高溫及凍融循環(huán)后混凝土多軸強度和變形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2 張眾;凍融及高溫后混凝土多軸力學特性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3 慕儒;凍融循環(huán)與外部彎曲應力、鹽溶液復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與壽命預測[D];東南大學;2000年

4 商懷帥;引氣混凝土凍融循環(huán)后多軸強度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5 王陣地;基于無損監(jiān)測的鋼筋混凝土劣化過程和機理研究[D];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2012年

6 陳妤;凍融循環(huán)與氯鹽侵蝕耦合作用下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劣化性能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7 周春生;寒旱區(qū)GCL防滲性能研究及相關機理分析[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8 魏海斌;凍融循環(huán)對粉煤灰土動力特性影響的理論與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宇翔;西藏高海拔地區(qū)凍巖凍融循環(huán)過程中劣化規(guī)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于康康;堿液加固黃土體的工程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3 邢凱;凍融循環(huán)下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及損傷演化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4 湯瑞;凍融循環(huán)條件下水泥固化/穩(wěn)定鉛污染土力學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5 費彩會;不同損傷混凝土梁在凍融和氯鹽環(huán)境下劣化性能試驗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陳婷婷;基于凍融處理的竹基集裝箱底板工藝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6年

7 李志遠;短時凍土區(qū)花崗巖殘積土邊坡失穩(wěn)機制研究[D];福州大學;2013年

8 廖聰;凍融循環(huán)下隧道防火涂料粘結退化與損傷機理[D];福州大學;2014年

9 江健;采用PTN材料密封石灰?guī)r的抗凍脹試驗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年

10 邵楷模;基于凍融循環(huán)和氯鹽侵蝕耦合條件下聚合物快硬水泥砂漿耐久性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61606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61606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593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