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來黃河三角洲孤東近岸的沖淤演變及其影響因素
發(fā)布時間:2024-06-28 04:49
自1976年黃河由刁口河改道現(xiàn)行清水溝流路以來,受流域水沙變化、人為干預和海洋動力作用的影響,黃河三角洲現(xiàn)行河口北側的孤東近岸海域沖淤格局不斷發(fā)生改變,近岸侵蝕形勢嚴峻。本文結合研究區(qū)水深地形資料、利津站入海水沙數(shù)據(jù)和孤東驗潮站逐時風速風向及潮位資料,分別對年代際尺度(19762014年)和近期年際尺度(20022014年)孤東近岸海域的演變格局及動力作用進行系統(tǒng)研究,著重分析近岸海域沖淤過程、特征等深線進退及海洋動力特征,進而探究孤東近岸海域沖淤演變機制及預測海域未來變化趨勢。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依據(jù)主要的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事件將孤東近岸演變分為四個時期:19761986年、19861996年、19962002年和20022014年。孤東近岸的沖淤演變經歷“強淤積-沖淤平衡-侵蝕-強侵蝕”四個階段。近岸海域由淤積向侵蝕轉變始于1996年,目前大部分近岸海域水深刷深達68 m,孤東北大堤附近海域侵蝕程度最大,最大侵蝕深度超過8 m...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96455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孤東大堤侵蝕現(xiàn)狀圖
圖1-1孤東大堤侵蝕現(xiàn)狀圖.2研究現(xiàn)狀河口三角洲及其近岸海域由于大量水沙匯聚,具有地勢平坦、資源豐富、環(huán)適宜等眾多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特點,也成為人類聚集活動最為劇烈的區(qū)域之一?谌侵藜敖逗S虻臎_淤演變,雖具有區(qū)域特征性,但主要取決于河流入海沙量的變化和徑流與海洋動力的相對強....
圖2-1黃河流域圖
華東師范大學2019屆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第二章區(qū)域概況及研究方法位置及概況發(fā)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我國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最后于山利縣匯入渤海。黃河是世界第五大河,全長5464km。流域覆蓋面m2,占國土總面積的....
圖2-22005~2012年孤東各月平均風速變化
最大風速11.222.017.818.113.411.521.018.0通過對2005~2012年孤東驗潮站逐時8個風向的實測數(shù)據(jù)資料分析各月平均風速(表2-3和圖2-2),并以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
圖2-3春季孤東近岸風速風向玫瑰圖
圖2-3春季孤東近岸風速風向玫瑰圖圖2-4夏季孤東近岸風速風向玫瑰圖
本文編號:39964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9964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