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式水閘動力響應分析
本文關鍵詞:涵洞式水閘動力響應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我國地震頻發(fā),對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在水利水電工程樞紐中,水閘及附屬的泄水設施如果遭受地震破壞,將會導致閘前水位上升,進而危及整個工程的安全。另外,大型電力設施的震害,會導致發(fā)電中斷,對電網(wǎng)造成很大的沖擊,對抗震救災不利,還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次生災害。所以,水閘結構的抗震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主要概括了水閘結構動力分析發(fā)展現(xiàn)狀和基本理論,基于ANSYS軟件,以黃河中下游大車集涵洞式水閘為例,研究了結構在不同過閘水位高度情況下的動力特性,研究的主要內容如下:1.總結歸納了動力響應基本理論、有限元動力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及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和動力時程分析法的基本理論。研究了ANSYS二次開發(fā)技術,運用參數(shù)化語言APDL實現(xiàn)了動水壓力模塊的求解,即有限域內附加質量法。2.以大車集水閘的涵洞段為例,建立了三維實體有限元模型,研究結構和水體之間的動力相互作用問題。按照有限域內附加質量法計算了不同水體高度對閘室段及水閘上部結構自振特性的影響。3.運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與時程分析法對水閘進行動力響應計算,分析了水閘的動位移和動應力變化規(guī)律,對兩種方法做了對比分析,并將涵洞段與其他部位動力結果進行比較,研究涵洞式水閘的薄弱部位。其研究成果符合一般規(guī)律,可為工程實際提供參考價值。4.按照規(guī)范,選用了EI-Centro波、唐山波和人工波三條加速度地震波進行時程分析,并將三條地震波的結果進行對比,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研究成果。同時,水閘動力響應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動力分析過程中有些假設條件和不完善的地方還需進一步研究討論。
【關鍵詞】:涵洞式水閘 ANSYS 附加質量 動力響應 反應譜法 動力時程法 地震波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V66;TV31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緒論8-16
- 1.1 水閘震害8-10
- 1.2 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0-13
- 1.2.1 地震動力分析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0-12
- 1.2.2 水體與結構相互作用的動力模型的研究現(xiàn)狀12-13
- 1.3 問題的提出13-14
- 1.4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14-16
- 2 水閘抗震計算理論16-30
- 2.1 地震運動假設16-17
- 2.2 結構動力分析的基本理論17-18
- 2.2.1 結構動力平衡方程17
- 2.2.2 結構自振特性的計算17-18
- 2.3 反應譜法的基本原理18-24
- 2.3.1 單自由度體系的地震反應18-21
- 2.3.2 多自由度體系的地震反應21-24
- 2.4 時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4-26
- 2.5 考慮動水壓力的水體模擬26-30
- 2.5.1 流體運動基本方程26-27
- 2.5.2 庫水附加質量模型27-30
- 3 水閘結構模態(tài)分析30-40
- 3.1 水體附加質量模型30-31
- 3.2 水體附加質量模型的建立31-33
- 3.2.1 基本資料31
- 3.2.2 計算模型31-33
- 3.3 附加質量模型的動力特性分析33-38
- 3.4 本章小結38-40
- 4 水閘結構反應譜分析40-52
- 4.1 水工抗震設計標準反應譜40-42
- 4.2 反應譜動力響應分析42-51
- 4.2.1 閘室段動力響應分析42-49
- 4.2.2 上部結構動力響應分析49-51
- 4.3 本章小結51-52
- 5 水閘結構時程響應分析52-70
- 5.1 地震波的選擇52-53
- 5.2 計算模型及動荷載處理53-54
- 5.3 水閘地震動力響應分析54-68
- 5.3.1 水閘地震動力響應動位移分析54-61
- 5.3.2 水閘地震動力響應動應力分析61-68
- 5.4 三種地震波動力響應結果對比分析68-69
- 5.5 本章小結69-70
- 6 結論與展望70-72
- 6.1 結論70
- 6.2 展望70-72
- 攻讀碩士期間參加科研項目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72-74
- 致謝74-76
- 參考文獻76-7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學文;張向東;吳紀宏;;大中型水閘報廢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1年02期
2 李朝陽;;當前我省大型水閘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河南水利;2001年06期
3 何昌順,金德富;水閘規(guī)范化管理探討[J];浙江水利科技;2001年S1期
4 龍益輝;;對廣西水閘加固改建中幾個問題的淺見[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2年04期
5 謝樹平,覃艷濤;赤吟水閘工程攔河閘設計[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3年02期
6 畢元章;水閘除險改建研究[J];海河水利;2003年05期
7 王勇 ,孫為亮 ,夏軍;宿州市水閘管理工作淺談[J];治淮;2003年09期
8 孫相海,樊秀平,張俊芳;中小型水閘建設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治淮;2004年07期
9 王勇 ,夏軍 ,羅士杰 ,楊成;淺談水閘文明管理[J];治淮;2005年10期
10 ;淮河流域15個大中型水閘安全評價工作順利通過專家評審[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建明;;水閘管理工作之我見[A];地方水利技術的應用與實踐(第2輯)[C];2005年
2 林建洪;張澍;;北溪水閘工程安全檢測與評估[A];福建省第九屆水利水電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顧勤良;;小型水閘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淺析[A];2013年6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4 劉宏;焦永強;仲叢宏;李亞波;;曹妃甸水閘工程施工測量方法思考[A];地理信息與物聯(lián)網(wǎng)論壇暨江蘇省測繪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季永興;張燎軍;盧永金;;潮汐河口特大跨度水閘抗震標準及設防措施[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6 張國良;伍志剛;;海河水系平原地區(qū)水閘沉降觀測的商榷[A];2002年水利水電地基與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張永宏;尚修利;;淺析水閘工程管理必須落實的問題[A];2014年5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8 任亮;;水閘混凝土防腐技術初探[A];中國水利學會2003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張魯剛;向孟華;楊振華;;裂縫處理技術在浙東某水閘工程中的應用[A];地方水利技術的應用與實踐(第3輯)[C];2005年
10 ;攔河水閘工程分等指標[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文泥沙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河下游水閘工程管理辦法(試行)[N];黃河報;2007年
2 全國政協(xié)委員 朱培康;改造更新全國病險水閘[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3 記者 龐磊成;“高堂水閘范本”可在全省推廣[N];潮州日報;2011年
4 方志偉 張燕玲 蘇榮義;湘橋水閘工程建設加快[N];閩南日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陳君 實習 鄭渝;水閘安全鑒定為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奠定技術基礎[N];中國水利報;2008年
6 記者 扎巴貢覺;拉薩河獻多尾水泄水閘工程竣工[N];西藏日報;2004年
7 趙偉 蔡妃娜 吳杰祥 鄧錦平;老水閘換新顏固若金湯[N];中山日報;2007年
8 張春林;新鄉(xiāng)河務局通過黃委水閘工程管理考核[N];黃河報;2010年
9 記者 胡良光 通訊員 彭淑芳;4.8億為花地河“凈身”[N];南方日報;2009年
10 卓素君;超前規(guī)劃 合理設計[N];潮州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立魁;基于共同作用理論的水閘地基變形分析[D];暨南大學;2015年
2 宋國良;水閘—地基系統(tǒng)地震反應分析[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15年
3 王子文;臨沂市彭道口分洪閘變形觀測數(shù)據(jù)分析[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4 程會旗;病險水閘服役狀態(tài)分析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5 呂志方;平原區(qū)水閘設計[D];鄭州大學;2016年
6 徐曉;地震區(qū)樁基式水閘結構計算分析[D];揚州大學;2016年
7 張堯;水閘施工期溫度場及多參數(shù)組合下水管冷卻效果模擬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葉方潔;基于分布式光纖傳感的水閘結構健康監(jiān)測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9 汪祥勝;近海水閘安全鑒定中水閘破壞因素和規(guī)律分析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10 呂楊;含裂縫水閘結構健康監(jiān)測及工程加固措施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涵洞式水閘動力響應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80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9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