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壩接縫變形有限元分析——以浙江省老虎潭水庫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0-17 17:15
混合壩一般由混凝土重力壩和土石壩兩部分結(jié)合而成,接合部位的接縫變形大小關(guān)系著大壩能否安全運行。以浙江省老虎潭水庫主壩——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與重力壩混合壩為例,采取有限單元法進行了三維有限元分析,通過對接縫位移計算數(shù)據(jù)與大壩實際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比對,證明接縫的變形不會對大壩安全運行產(chǎn)生不利影響。
【文章來源】:農(nóng)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20,(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混合壩連接段平面布置圖
由于混合壩結(jié)構(gòu)較復(fù)雜,本文建模時對實際模型作了一定的簡化。選取7 m重力式導(dǎo)墻段及60 m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整體作為研究對象,計算模型見圖2。面板堆石壩壩體材料采用鄧肯E-B本構(gòu)模型,混凝土導(dǎo)墻及混凝土面板采用線彈性模型進行計算。共選取壩上0+000.00、壩上0+005.00、壩上0+010.00、……、壩上0+045.00十個剖面,對應(yīng)模型中X=53 m、X=58 m、X=63 m、……、X=98 m的十個剖面,在正常蓄水位、校核洪水位兩種工況下進行有限元計算。受篇幅所限,僅列出相對不利的校洪水位工況下壩體接合部位接縫的三向位移值,見表1和圖3。
綜上,導(dǎo)墻與面板堆石壩之間的接縫三向位移變形量均在6 mm以內(nèi),小于止水材料的設(shè)計指標(biāo)(24 mm)。表1 校核洪水位壩體接合部位接縫三向位移表 樁號(m)位移(mm) 壩上0+000.00 壩上0+005.00 壩上0+010.00 壩上0+015.00 壩上0+020.00 X軸錯動 1.04 1.04 2.07 3.10 4.13 Y軸沉降 0.60 1.19 2.37 2.90 3.56 Z軸張拉 -0.39 -0.19 0.20 0.39 0.60 樁號(m)位移(mm) 壩上0+025.00 壩上0+030.00 壩上0+035.00 壩上0+040.00 壩上 0+045.00 X軸錯動 5.16 4.64 3.10 2.07 1.55 Y軸沉降 4.75 5.94 4.21 2.37 0.60 Z軸張拉 0.80 0.79 0.59 0.19 0.1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觀音巖混合壩插入式接頭應(yīng)力變形分析[J]. 常曉林,冉紅玉,周偉. 水利水電技術(shù). 2006(01)
[2]丹江口工程左岸連接壩段三維動力響應(yīng)分析[J]. 劉松濤,于丙子. 人民長江. 1994(05)
[3]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堆石本構(gòu)模型與應(yīng)力變形分析[J]. 顧淦臣,黃金明. 水力發(fā)電學(xué)報. 1991(01)
本文編號:3442130
【文章來源】:農(nóng)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20,(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混合壩連接段平面布置圖
由于混合壩結(jié)構(gòu)較復(fù)雜,本文建模時對實際模型作了一定的簡化。選取7 m重力式導(dǎo)墻段及60 m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整體作為研究對象,計算模型見圖2。面板堆石壩壩體材料采用鄧肯E-B本構(gòu)模型,混凝土導(dǎo)墻及混凝土面板采用線彈性模型進行計算。共選取壩上0+000.00、壩上0+005.00、壩上0+010.00、……、壩上0+045.00十個剖面,對應(yīng)模型中X=53 m、X=58 m、X=63 m、……、X=98 m的十個剖面,在正常蓄水位、校核洪水位兩種工況下進行有限元計算。受篇幅所限,僅列出相對不利的校洪水位工況下壩體接合部位接縫的三向位移值,見表1和圖3。
綜上,導(dǎo)墻與面板堆石壩之間的接縫三向位移變形量均在6 mm以內(nèi),小于止水材料的設(shè)計指標(biāo)(24 mm)。表1 校核洪水位壩體接合部位接縫三向位移表 樁號(m)位移(mm) 壩上0+000.00 壩上0+005.00 壩上0+010.00 壩上0+015.00 壩上0+020.00 X軸錯動 1.04 1.04 2.07 3.10 4.13 Y軸沉降 0.60 1.19 2.37 2.90 3.56 Z軸張拉 -0.39 -0.19 0.20 0.39 0.60 樁號(m)位移(mm) 壩上0+025.00 壩上0+030.00 壩上0+035.00 壩上0+040.00 壩上 0+045.00 X軸錯動 5.16 4.64 3.10 2.07 1.55 Y軸沉降 4.75 5.94 4.21 2.37 0.60 Z軸張拉 0.80 0.79 0.59 0.19 0.1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觀音巖混合壩插入式接頭應(yīng)力變形分析[J]. 常曉林,冉紅玉,周偉. 水利水電技術(shù). 2006(01)
[2]丹江口工程左岸連接壩段三維動力響應(yīng)分析[J]. 劉松濤,于丙子. 人民長江. 1994(05)
[3]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堆石本構(gòu)模型與應(yīng)力變形分析[J]. 顧淦臣,黃金明. 水力發(fā)電學(xué)報. 1991(01)
本文編號:34421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421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