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某段安全監(jiān)測的設計與研究
本文關鍵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某段安全監(jiān)測的設計與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漢江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至北京團城湖和天津外環(huán)河出口,總長1431.945 km,是一項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將對彌補北方缺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除此之外不利的因素就是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將會給很多人民帶來財產損失和生命威脅,而且會使國家經濟發(fā)展嚴重受阻,帶來的災難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安全監(jiān)測將會對該工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國內外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監(jiān)測應用與發(fā)展趨勢基礎上,確定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監(jiān)測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1)根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的漳河北至古運河南段工程概況,分析了典型的水工建筑物渠道、七里河倒虹吸、m:河渡槽的結構,提出了監(jiān)測指標及精度要求,并確定相關監(jiān)測儀器及埋設要求。(2)按照儀器埋設要求對不同類型的監(jiān)測儀器實施埋設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動化系統(tǒng);再根據相關的設計要求對布置好的監(jiān)測儀器實施自動化和人工數據采集。(3)根據監(jiān)測設計理論依據對漳河北之古運河南段渠道、七里河倒虹吸以及m:河渡槽三個水工建筑物采集數據做了詳細具體的分析與研究,從而確定監(jiān)測方法、儀器性能、及水工建筑物在運行期間的安全穩(wěn)定狀況。
【關鍵詞】:南水北調 安全監(jiān)測 渠道 倒虹吸 渡槽 監(jiān)測數據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V68;TV698.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5
- 1.1 水工建筑物安全監(jiān)測的重要意義9-10
- 1.2 國內外工程安全監(jiān)測現狀10-11
- 1.3 工程安全監(jiān)測的發(fā)展趨勢11-12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12
- 1.5 本文的技術路線圖12-15
- 第二章 南水北調中線漳河北至古運河南段安全監(jiān)測設計15-39
- 2.1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15-16
- 2.2 南水北調中線漳河北至古運河南段工程16
- 2.3 漳河北至古運河南段的地形地貌16-17
- 2.4 監(jiān)測儀器的類型及原理17-22
- 2.4.1 監(jiān)測儀器的類型17-19
- 2.4.2 監(jiān)測儀器的原理19-21
- 2.4.3 監(jiān)測精度要求21-22
- 2.5 監(jiān)測設計的理論依據22-26
- 2.5.1 變形監(jiān)測設計的理論依據22-24
- 2.5.2 滲流監(jiān)測設計的理論依據24-25
- 2.5.3 壓力(應力)監(jiān)測設計25-26
- 2.6 水工建筑物的監(jiān)測設計要求26-34
- 2.6.1 渠道26-29
- 2.6.2 倒虹吸29-31
- 2.6.3 渡槽31-34
- 2.7 監(jiān)測系統(tǒng)自動化的設計34-37
- 2.7.1 安全監(jiān)測自動化的相關內容34
- 2.7.2 自動化系統(tǒng)結構模式34-35
- 2.7.3 自動采集系統(tǒng)總體構成35-36
- 2.7.4 自動化系統(tǒng)與數據庫36
- 2.7.5 監(jiān)測項目的安全限值36-37
- 2.8 本章小結37-39
- 第三章 渠道工程安全監(jiān)測的設計與分析39-53
- 3.1 渠道工程地質概況39-43
- 3.1.1 渠道穩(wěn)定分析與計算39-43
- 3.2 滲流監(jiān)測43-46
- 3.2.1 高填方渠段43-44
- 3.2.2 挖方渠段44-46
- 3.2.3 石渠段46
- 3.3 溫度監(jiān)測46-47
- 3.4 變形監(jiān)測47-51
- 3.4.1 表面變形監(jiān)測47-51
- 3.4.2 內部位移監(jiān)測(測斜管)51
- 3.5 本章小結51-53
- 第四章 主要輸水建筑物安全監(jiān)測的設計與分析53-71
- 4.1 七里河倒虹吸的分析與研究53-56
- 4.1.1 七里河倒虹吸概況53-54
- 4.1.2 七里河倒虹吸管身荷載的分析54-56
- 4.2 七里河倒虹吸監(jiān)測項目的分析56-63
- 4.2.1 滲流滲壓監(jiān)測57-58
- 4.2.2 土壓力監(jiān)測58-59
- 4.2.3 鋼筋應力監(jiān)測59-62
- 4.2.4 混凝土應力應變監(jiān)測62-63
- 4.2.5 變形監(jiān)測63
- 4.3 m:河渡槽的結構分析與研究63-66
- 4.4 m:河渡槽監(jiān)測項目的分析66-69
- 4.4.1 預應力監(jiān)測66-68
- 4.4.2 開合度監(jiān)測68-69
- 4.5 本章小結69-71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71-73
- 5.1 結論71-72
- 5.2 展望72-73
- 參考文獻73-77
- 致謝77-79
- 個人簡介79-81
- 個人情況79
- 教育背景79
- 科研經歷79
- 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79-81
- 附表81-8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志強;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搞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設計[J];河北水利水電技術;2000年S1期
2 胡華;籌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資金的幾點設想[J];河北水利水電技術;2000年S1期
3 茅承覺;南水北調中線穿黃隧道工程選用盾構機機型初步分析[J];建筑機械;2001年04期
4 冉星彥;再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應盡早開工建設[J];北京水利;2001年01期
5 ;水利部確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方案[J];河北水利水電技術;2001年05期
6 李運海,楊文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即將開工[J];巖土工程界;2001年04期
7 ;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一行考察南水北調中線[J];人民長江;2002年06期
8 張磊;采取綜合措施 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充分發(fā)揮效益[J];河北水利;2002年02期
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考察南水北調中線[J];海河水利;2002年03期
10 長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有利于漢江“水華”的防治[J];人民長江;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侯召成;王少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量調度研究初探[A];變化環(huán)境下的水資源響應與可持續(xù)利用——中國水利學會水資源專業(yè)委員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德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漢江荊門段水環(huán)境影響及對策研究[A];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高層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3 霍有光;;南水北調中線大寧河3套補水方案與長湖調水方案利弊對比[A];2003年中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鄒家祥;阮婭;廖奇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戰(zhàn)略環(huán)境影響評價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2005學術年會論文集——水環(huán)境保護及生態(tài)修復的研究與實踐[C];2005年
5 沈滸英;;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對策[A];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專題論壇暨第四屆湖北科技論壇“湖北省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分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董延軍;蔣云鐘;王浩;李杰;;南水北調中線供水實時優(yōu)化調度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趙蓉;李振海;祝秋梅;魏淑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施工對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及對策研究[A];2003年北京“水與奧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劉子慧;;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及深受關注的若干問題[A];“三峽工程建成后對長江中游的影響”專題論壇——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分論壇之十論文集[C];2007年
9 劉子慧;;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及深受關注的若干問題[A];三峽工程建成后對長江中游的影響——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分論壇之十論文集[C];2007年
10 袁勁松;王勇;王友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qū)(十堰區(qū)域)生態(tài)補償機制研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都瀟瀟;黃委與南水北調中線局共商工程建設事宜[N];黃河報;2007年
2 記者 陳四化 馬志存;河南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發(fā)展機遇[N];農民日報;2006年
3 記者 董文勝;傾全市之力圓滿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各項任務[N];新鄉(xiāng)日報;2010年
4 記者 畢志強;南水北調中線規(guī)劃12個工程景觀[N];中國旅游報;2012年
5 記者 何平;南水北調中線打造生態(tài)旅游帶[N];光明日報;2012年
6 記者 蔣菡;南水北調中線源頭水質納入地方考核[N];工人日報;2013年
7 記者 劉亞輝 闕愛民 劉海濤;省政協(xié)就南水北調中線生態(tài)走廊建設進行視察[N];河南日報;2013年
8 記者 黃韋華;國家環(huán)保部西北督查中心來漢檢查南水北調中線工作[N];漢中日報;2014年
9 記者 陳磊;南水北調中線總體治理目標基本實現[N];科技日報;2014年
10 記者 熊金超 李偉 安蓓 趙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具通水條件[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朱德軍;南水北調中線明渠段事故污染特性模擬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2 李璐;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qū)多尺度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評價[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張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非恒定輸水響應及運行控制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文文;南水北調中線干渠內排段地表水與地下水耦合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陳翔;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應急調控與應急響應系統(tǒng)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15年
3 杜小冬;基于B/S架構的水污染應急處理系統(tǒng)[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何朝永;夯擴擠密碎石樁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易液化地基中的應用[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
5 陳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型渠道施工技術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6 張超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某段安全監(jiān)測的設計與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6年
7 孟文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量調度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3年
8 禹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利益協(xié)調機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9 王立;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10 蘇華;南水北調中線穿黃隧道工程盾構施工壁后注漿漿材研究[D];長江科學院;2007年
本文關鍵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某段安全監(jiān)測的設計與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42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