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演模擬技術在渤海油田X井區(qū)砂體連通性研究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正演模擬技術在渤海油田X井區(qū)砂體連通性研究中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正演模擬 儲層預測 連通性 地質模型 館陶組
【摘要】:受地震資料品質限制及X井區(qū)辮狀河沉積特征的影響,利用常規(guī)地震屬性分析及90°相位轉換技術在對該井區(qū)新近系館陶組上部砂體連通性進行識別時存在較大困難,而應用正演模擬技術可識別出砂體的連通性。具體做法為:1以鉆井資料和地震資料為基礎,依據X井區(qū)館陶組上段砂體沉積特征,建立不同的地質模型并進行正演模擬計算;2分析模型的地震響應特征,從理論上探討砂體橫向連通性對地震反射特征的影響,并與實際地震波形進行對比分析,確定X井區(qū)館陶組上段主力砂體的連通性及砂體邊界;3通過鉆井結果來驗證正演模擬的可靠性。結果表明,模型正演方法可以實現對地震地質模型的高精度模擬;正演模擬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可以有效解決研究區(qū)砂體連通性的多解性問題,對勘探階段砂體連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作者單位】: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關鍵詞】: 正演模擬 儲層預測 連通性 地質模型 館陶組
【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近海隱蔽油氣藏勘探技術”(編號:2011ZX05023-002)資助
【分類號】:P618.13;P631.4
【正文快照】: 0引言渤海海域渤中Z構造X井區(qū)新近系館陶組上段主要為辮狀河沉積,儲層橫向變化大,砂體分布不穩(wěn)定,垂向上砂體疊置關系復雜,砂巖含量較高,且多為厚層砂巖及含礫砂巖夾薄層泥巖。由于受地震資料分辨率的影響,對砂體連通性的識別存在較大困難。正演模擬技術是研究地下介質地震響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桂霞;王鵬;;探地雷達時域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擬[J];物探與化探;2006年03期
2 馮德山;戴前偉;甕晶波;;時域多分辨率法在探地雷達三維正演模擬中的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3 沈銘成;吳尚尉;伍敦仕;劉明洋;;基于反周期擴展邊界方法的單程波正演模擬[J];中國西部科技;2011年14期
4 馮fE;鄒立龍;劉財;鹿琪;梁文婧;李麗麗;王世煜;;全極化探地雷達正演模擬[J];地球物理學報;2011年02期
5 黃誠;楊飛;李鵬飛;;利用正演模擬識別各類地震假象[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13年04期
6 向運川;黃笑梅;;數字化儀在重磁正演模擬中的應用[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1993年02期
7 姚姚;細胞自動機方法地震正演模擬[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2期
8 肖春燕;莊東海;曾慶傳;;一個地震正演模擬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J];石油工業(yè)計算機應用;1996年04期
9 沈飚,石慶華,孫忠良;道路鋪砌層中探地雷達波傳播的正演模擬及應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S1期
10 劉梁;劉亮;周棟良;廖聰;;探地雷達正演模擬方法研究[J];西部探礦工程;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褚春雷;葉芳;高金耀;;任意非規(guī)則三角形網格有限差分法地震正演模擬[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戴前偉;王洪華;馮德山;;探地雷達正演模擬中的有限單元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高林;楊勤勇;;正演模擬和信息技術在油氣儲層地震精確預測中的作用[A];中國地球物理.2003——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葉芳;褚春雷;高金耀;;廣義差分法及其在地震正演模擬中的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呂寅寅;韓立國;;同時激發(fā)震源正演模擬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曲英銘;李振春;黃建平;李慶洋;;基于時空雙變的映射法彈性波正演模擬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專題論文集[C];2013年
7 張盼;韓立國;;起伏地表地震干涉正演模擬技術[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四專題論文集[C];2013年
8 劉韜;楊金華;胡天躍;;地震正演模擬的有限元有限差分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張兵;方伍寶;;低速帶的正演模擬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唐跟陽;楊金華;胡天躍;;任意差分精細積分地震波正演模擬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強建科;起伏地形三維電阻率正演模擬與反演成像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6年
2 黃俊革;三維電阻率/極化率有限元正演模擬與反演成像[D];中南大學;2003年
3 張克;基于地震正演模擬和SVM的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區(qū)預測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4 王者江;基于BISQ機制的三維雙相正交介質正演模擬及傳播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寶杰;探地雷達二維正演模擬及其工程實例[D];浙江大學;2007年
2 邰曉勇;基于間斷有限單元法的探地雷達正演模擬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3 陳承申;探地雷達二維有限元正演模擬[D];中南大學;2011年
4 郭軒;二維地震正演模擬的儲層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5 彭凌星;鉆孔雷達正演模擬及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吳艷輝;三維并行傅立葉變換法正演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鄒立龍;全極化探地雷達正演模擬及極化校準技術[D];吉林大學;2012年
8 朱軍;二維地震正演模擬方法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9 葛志廣;北京市道路地下空洞探地雷達探測正演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10 萬秀娟;基于正演模擬的復雜儲層特征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294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2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