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長6儲層巖石學特征
本文關鍵詞: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長6儲層巖石學特征
【摘要】:利用巖心、巖石薄片、鑄體薄片,掃描電鏡和X衍射觀察分析數(shù)據(jù),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對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長6砂巖儲層巖石學特征進行研究,并對不同區(qū)塊的巖石學特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該區(qū)巖石以巖屑長石砂巖和長石砂巖為主;石英、長石含量較高,巖屑、填隙物含量較低,成分成熟度較低;巖屑以變質巖巖屑為主,塑性巖屑含量較高,剛塑性巖屑相對含量變化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分選性中—好,顆粒以次棱角為主,結構成熟度相對較高,各小區(qū)塊巖石學特征有所差別;物源和沉積環(huán)境的不同是該區(qū)域巖石學特征的重要影響因素。
【作者單位】: 東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關鍵詞】: 長儲層 巖石學特征 西南部 鄂爾多斯盆地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1472125)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目前我國油氣勘探現(xiàn)狀為東部勘探程度較高、常規(guī)儲層研究較多,西部勘探程度較低、非常規(guī)致密儲層研究較少,勘探重點由東部向西部轉移[1-2]。鄂爾多斯盆地是我國西部的重要油氣富集盆地,是近年來勘探開發(fā)的熱點地區(qū),盆地內發(fā)育有重要的含油層系——延長組地層,長6儲層是其重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琦,涂仁亮,沈渭銓,張國華,劉韶華,阮琦,楊新梅;山東大公島—齋堂島海區(qū)表層沉積的巖石學特征[J];沉積學報;1984年01期
2 ;第三章 一般巖石學特征[J];山東地質;1989年02期
3 許曉峰;;華北某巖體一些巖石學特征及所含鐵磷礦床的成因探討[J];地質學報;1980年03期
4 文錦明,伊海生;太陽頂群硅質巖巖石學特征[J];建材地質;1994年03期
5 劉曉文;翡翠玉的巖石學特征[J];華東地質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6 李德惠 ,陳之萱 ,韓昭文;西昌太和層狀侵入體的韻律層及巖石學特征[J];成都地質學院學報;1981年03期
7 王正允;;四川攀枝花含釩鈦磁鐵礦層狀輝長巖體的巖石學特征及其成因初探[J];礦物巖石;1982年01期
8 肖賢明;傅家謨;劉德漢;程頂勝;;烴類生成的顯微巖石學特征研究[J];石油學報;1993年03期
9 文世元;郭臣業(yè);周東平;周俊杰;;重慶某礦突出砂巖的巖石學特征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3年05期
10 任燮康,楊楚雄,丁傳譜;湖南東波—平和地區(qū)中上泥盆統(tǒng)巖石學特征及沉積相分析[J];沉積學報;198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孫海田;宋叔和;;江西德興銅廠銅礦床巖石學特征及巖漿演化與成礦關系探討[A];中國地質科學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訂本)[C];1983年
2 洪大衛(wèi);陳學正;李純杰;余時美;;閩西南某些燕山期花崗巖的巖石學特征及其與鐵礦成礦關系的探討(1978)[A];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岳芳;福建龍巖學堂坑鉬多金屬礦巖石學特征與成礦關系[D];中南大學;2008年
2 余瑩;江西省鉛山縣篁碧礦區(qū)里東山PD1剖面巖石學特征[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本文編號:6179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1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