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揚子地區(qū)海相隆坳格局與油氣聚集保存
本文關鍵詞:中上揚子地區(qū)海相隆坳格局與油氣聚集保存
更多相關文章: 古構造 海相地層 揚子板塊 保存條件 古生界 油氣聚集 勘探方向 有利區(qū)
【摘要】:隆坳格局是海相油氣聚集區(qū)及其保存條件的早期控制因素。綜合地質、鉆井、地震、測試等多種資料,編制關鍵界面埋深圖、剝蝕程度圖、古地質圖、構造疊合圖及構造演化剖面等,研究中上揚子地區(qū)海相隆坳格局特征,分析油氣運移聚集和保存條件。結果表明:加里東期隆坳格局以EW向和NE向為主,出現鄂西坳陷、川南坳陷、黔東南坳陷、江漢盆地北部坳陷等四大坳陷以及江南—雪峰隆起、黔中隆起及樂山—龍女寺隆起等三大隆起;古隆起及揚子板塊南、北緣長期穩(wěn)定的大規(guī)模斜坡帶控制了以下寒武統(tǒng)為烴源巖的油氣運移和聚集;印支期對加里東期的構造反轉作用明顯,印支期的坳陷基本上位于加里東期古隆起之上;揚子地區(qū)的隆坳格局主要呈SN向和NE向,形成瀘州隆起、川西坳陷、湘鄂西—黔西南坳陷;此時形成的古隆起控制了以下志留統(tǒng)和下二疊統(tǒng)為烴源巖的油氣運移和聚集。
【作者單位】: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構造與沉積儲層實驗室;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古構造 海相地層 揚子板塊 保存條件 古生界 油氣聚集 勘探方向 有利區(qū)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2011ZX05005-002)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九七三”計劃)項目(2012CB214806)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國大陸長期處于全球動力學復合-聯(lián)合體系,經歷了多塊體拼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多旋回疊加結構的特色海相沉積盆地[1-5]。隨著油氣勘探的發(fā)展,該領域顯示出“更深、更廣、更復雜”的特點,油氣聚集區(qū)及其保存條件成為勘探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和關鍵環(huán)節(jié)[6-7]。對于油氣聚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存志;;營濰斷裂西支新生代構造演化與油氣聚集[J];中國海上油氣;1992年06期
2 唐音;;依據地球物理資料分析油氣聚集與斷裂帶關系[J];勘探家;1998年04期
3 程瓏,萬繼魯;橋口-白廟地區(qū)油氣聚集特征與分布規(guī)律[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3年01期
4 許洪東;王朋巖;金曙光;;松遼盆地西斜坡水動力場演化特征與油氣聚集[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6年06期
5 羅群;龐雄奇;;海南福山凹陷順向和反向斷裂控藏機理及油氣聚集模式[J];石油學報;2008年03期
6 ;埃及紅海西北部構造對油氣聚集的影響[J];海洋地質動態(tài);1996年05期
7 王紅漫,溫志新,梁運基,余夢珍,劉來民;扭動構造與油氣聚集[J];河南石油;1998年03期
8 張珊美佳;王有功;;斷-砂配置油氣聚集條件及油氣富集主控因素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4年20期
9 Л.П.Мстиславская,任俞譯;濱里海巨型臺向斜東南部油氣聚集的古構造條件[J];新疆石油地質;2002年04期
10 付廣;于丹;;海拉爾蘇仁諾爾斷裂側向封閉的空間分布及其對油氣聚集的控制作用[J];中國海上油氣;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陶士振;鄒才能;高曉輝;楊智;袁選俊;朱如凱;侯蓮華;賈進華;公言杰;;連續(xù)性油氣聚集的地質特征與評價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毅;張仲培;;塔中隆起及鄰區(qū)斷裂構造與油氣聚集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中國油氣勘探潛力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論文集[C];2006年
3 陳強路;何治亮;錢一雄;;中央隆起區(qū)油氣聚集特征與富集關鍵[A];中國西部復雜油氣藏地質與勘探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林年添;;構造反轉對于油氣聚集的利與弊[A];1998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5 呂修祥;;渤海灣盆地八面河地區(qū)潛山油氣聚集[A];石油大學(北京)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選編(1993—2003)[C];2003年
6 萬玲;姚伯初;李學杰;;南海西部深部動力學特征與天然氣聚集區(qū)帶[A];亞洲大陸深部地質作用與淺部地質—成礦響應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楊明達;松遼盆地南部構造演化與油氣聚集[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2 張義楷;鄂爾多斯西緣中新生代構造體制轉換與油氣聚集[D];西北大學;2007年
3 楊長清;江陵凹陷構造特征形成演化及其與油氣聚集的關系[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琳;遼河灘海西部地區(qū)構造類型與油氣聚集特征[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本文編號:594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9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