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藏水平井產能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3-06-28 04:32
全球頁巖氣儲量豐富,分布廣泛,具有可觀的勘探開發(fā)前景。儲層產量和儲量的預測是油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評價頁巖氣田開發(fā)效果的核心指標。因此對頁巖氣水平井進行產能評價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分析了頁巖氣的賦存方式、運移產出機理和滲流機理,并綜合文獻調研結果分析了經驗法、現代產量遞減法及模擬預測法作為計算頁巖氣產量和儲量方法的適用性,對其模型、圖版、適用條件和局限性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和對比。明確了目標頁巖氣藏的基本儲層特征,并針對典型井的生產特征,選出相適用的方法進行產能預測,分析了氣井產能控制因素,為我國頁巖氣資源的勘探開發(fā)與預測提供借鑒。通過研究可以得到,經驗法只能對井底流動壓力恒定或近似恒定下的生產數據進行分析,且要求數據連續(xù)穩(wěn)定。不同產能評價方法之間最主要的差異是適用流態(tài)不同,其中經驗法主要適用于線性流和邊界控制流,現代產量遞減分析法主要適用于不穩(wěn)定流和邊界控制流,而模擬預測法適用于所有流態(tài)。井區(qū)氣井首年平均日產氣量與預測最終采收量(EUR)具有較好的線性關系,利用氣井首年平均日產量也可以較為準確地估算EUR。EUR隨建產輪次的增加呈顯著上升趨勢。儲層中吸附氣含量越高,生產中后期對產能的...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全球頁巖氣開發(fā)現狀
1.2.2 我國頁巖氣開發(fā)現狀
1.2.3 頁巖氣水平井產能評價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
1.4 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頁巖氣的賦存方式、運移機理和滲流模型研究
2.1 頁巖氣的賦存方式
2.1.1 頁巖氣的賦存形式
2.1.2 頁巖氣賦存方式的影響因素
2.2 頁巖氣的運移產出機理
2.2.1 頁巖氣的解吸附機理
2.2.2 頁巖氣的擴散機理
2.3 頁巖氣滲流機理
2.4 頁巖氣等效壓裂水平井穩(wěn)態(tài)滲流模型
2.4.1 頁巖氣壓裂直井穩(wěn)態(tài)滲流模型
2.4.2 頁巖氣等效壓裂水平井穩(wěn)態(tài)滲流模型
第三章 頁巖氣水平井產能評價方法
3.1 頁巖氣水平井流動特征
3.2 頁巖氣水平井產能評價方法的適用性分析
3.2.1 經驗法
3.2.2 現代產量遞減法
3.2.3 模擬預測法
第四章 頁巖氣水平井產能評價及產能控制因素研究
4.1 勘探開發(fā)簡況
4.2 巖石礦物特征
4.3 地質力學特征
4.3.1 地層埋深
4.3.2 巖石力學特征
4.3.3 脆性指數
4.4 頁巖生氣能力特征
4.4.1 有機質豐度
4.4.2 有機質類型
4.5 頁巖儲氣能力特征
4.5.1 物性特征
4.5.2 儲滲空間類型
4.5.3 孔隙結構特征
4.5.4 孔隙流體特征
4.5.5 含氣性特征
4.6 典型井排采狀況
4.6.1 例1井區(qū)
4.6.2 例2井區(qū)
4.6.3 例3井區(qū)
4.7 產能評價結果
4.7.1 例1井區(qū)
4.7.2 例2井區(qū)
4.7.3 例3井區(qū)
4.8 氣井產能控制因素
4.8.1 吸附氣含量的影響
4.8.2 基質滲透率的影響
4.8.3 水平井靶體位置
4.8.4 井筒完整性與儲層鉆遇長度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35984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全球頁巖氣開發(fā)現狀
1.2.2 我國頁巖氣開發(fā)現狀
1.2.3 頁巖氣水平井產能評價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
1.4 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頁巖氣的賦存方式、運移機理和滲流模型研究
2.1 頁巖氣的賦存方式
2.1.1 頁巖氣的賦存形式
2.1.2 頁巖氣賦存方式的影響因素
2.2 頁巖氣的運移產出機理
2.2.1 頁巖氣的解吸附機理
2.2.2 頁巖氣的擴散機理
2.3 頁巖氣滲流機理
2.4 頁巖氣等效壓裂水平井穩(wěn)態(tài)滲流模型
2.4.1 頁巖氣壓裂直井穩(wěn)態(tài)滲流模型
2.4.2 頁巖氣等效壓裂水平井穩(wěn)態(tài)滲流模型
第三章 頁巖氣水平井產能評價方法
3.1 頁巖氣水平井流動特征
3.2 頁巖氣水平井產能評價方法的適用性分析
3.2.1 經驗法
3.2.2 現代產量遞減法
3.2.3 模擬預測法
第四章 頁巖氣水平井產能評價及產能控制因素研究
4.1 勘探開發(fā)簡況
4.2 巖石礦物特征
4.3 地質力學特征
4.3.1 地層埋深
4.3.2 巖石力學特征
4.3.3 脆性指數
4.4 頁巖生氣能力特征
4.4.1 有機質豐度
4.4.2 有機質類型
4.5 頁巖儲氣能力特征
4.5.1 物性特征
4.5.2 儲滲空間類型
4.5.3 孔隙結構特征
4.5.4 孔隙流體特征
4.5.5 含氣性特征
4.6 典型井排采狀況
4.6.1 例1井區(qū)
4.6.2 例2井區(qū)
4.6.3 例3井區(qū)
4.7 產能評價結果
4.7.1 例1井區(qū)
4.7.2 例2井區(qū)
4.7.3 例3井區(qū)
4.8 氣井產能控制因素
4.8.1 吸附氣含量的影響
4.8.2 基質滲透率的影響
4.8.3 水平井靶體位置
4.8.4 井筒完整性與儲層鉆遇長度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359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83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