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對置柱塞泵動力分析方法研究與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3-02-06 17:40
多對置柱塞泵是在傳統(tǒng)臥式柱塞泵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研發(fā)而來的新型柱塞泵產(chǎn)品,該產(chǎn)品動力端獨特的連接方式使其具有“壓力高、流量大、高效節(jié)能”等諸多優(yōu)點,被逐步用以替代傳統(tǒng)臥式柱塞泵完成油田的注水作業(yè)。但由于結構新穎,對其動力性能的定量分析尚不成熟,致使產(chǎn)品開發(fā)成本高、生產(chǎn)效率低、后期優(yōu)化困難,嚴重影響了多對置柱塞泵的性能穩(wěn)定和市場競爭力。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整套動力性能分析方法,并基于動力分析方法開發(fā)動力分析軟件,能較完善的實現(xiàn)對多對置柱塞泵的動力性能分析。本文所做的工作具體如下:(1)多對置柱塞泵結構研究及分析建模。對比傳統(tǒng)臥式柱塞泵,就結構和工作原理兩方面對多對置柱塞泵進行研究和分析,結合多對置柱塞泵的結構特點,建立運動簡圖作為動力性能分析的模型。(2)提出基于桿組法的多對置柱塞泵運動和受力分析方法。根據(jù)多對置柱塞泵的組成特點,建立單桿、曲柄和RRPⅡ級桿組的運動及受力數(shù)學模型,并且基于MATLAB開發(fā)通用子程序,然后給出基于子程序的運動和受力分析流程。最后運用該理論對三對置柱塞泵3DW80/16進行分析,并用SimMechanics工具箱驗證分析,結果顯示該理論具有準確度高、通用性好...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來源及研究背景
1.1.1 課題來源
1.1.2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2.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發(fā)展趨勢
1.3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技術路線
1.4 課題的研究意義
1.5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多對置柱塞泵分析模型建立
2.1 工作原理及結構分析
2.1.1 工作原理
2.1.2 結構分析
2.2 3DW80/16柱塞泵介紹
2.3 分析模型建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桿組法的運動和受力分析理論
3.1 桿組法介紹
3.1.1 桿組運動數(shù)學模型
3.1.2 桿組受力數(shù)學模型
3.1.3 桿組分析子程序建立
3.2 子程序裝配方法
3.3 運動分析流程
3.4 受力分析流程
3.5 實例驗證
3.5.1 3DW80/16柱塞泵設計參數(shù)
3.5.2 3DW80/16柱塞泵運動分析
3.5.3 3DW80/16柱塞泵受力分析
3.5.4 SimMechanics仿真驗證
3.6 本章小節(jié)
第四章 擾力擾力矩分析
4.1 擾力產(chǎn)生原因
4.2 擾力分析方法
4.3 擾力基本公式推導
4.3.1 質量代換
4.3.2 公式推導
4.4 多對置柱塞泵擾力計算
4.4.1 擾力通用公式
4.4.2 擾力矩計算方法
4.5 實例分析
4.5.1 三對置柱塞泵擾力分析
4.5.2 三對置柱塞泵擾力矩分析
4.6 本章小節(jié)
第五章 多對置柱塞泵動力分析軟件
5.1 GUIDE工具箱概述
5.2 多對置柱塞泵動力分析軟件設計
5.2.1 圖形用戶界面設計
5.2.2 回調函數(shù)設計
5.3 實例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6.1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6.2 課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736333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來源及研究背景
1.1.1 課題來源
1.1.2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2.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發(fā)展趨勢
1.3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技術路線
1.4 課題的研究意義
1.5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多對置柱塞泵分析模型建立
2.1 工作原理及結構分析
2.1.1 工作原理
2.1.2 結構分析
2.2 3DW80/16柱塞泵介紹
2.3 分析模型建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桿組法的運動和受力分析理論
3.1 桿組法介紹
3.1.1 桿組運動數(shù)學模型
3.1.2 桿組受力數(shù)學模型
3.1.3 桿組分析子程序建立
3.2 子程序裝配方法
3.3 運動分析流程
3.4 受力分析流程
3.5 實例驗證
3.5.1 3DW80/16柱塞泵設計參數(shù)
3.5.2 3DW80/16柱塞泵運動分析
3.5.3 3DW80/16柱塞泵受力分析
3.5.4 SimMechanics仿真驗證
3.6 本章小節(jié)
第四章 擾力擾力矩分析
4.1 擾力產(chǎn)生原因
4.2 擾力分析方法
4.3 擾力基本公式推導
4.3.1 質量代換
4.3.2 公式推導
4.4 多對置柱塞泵擾力計算
4.4.1 擾力通用公式
4.4.2 擾力矩計算方法
4.5 實例分析
4.5.1 三對置柱塞泵擾力分析
4.5.2 三對置柱塞泵擾力矩分析
4.6 本章小節(jié)
第五章 多對置柱塞泵動力分析軟件
5.1 GUIDE工具箱概述
5.2 多對置柱塞泵動力分析軟件設計
5.2.1 圖形用戶界面設計
5.2.2 回調函數(shù)設計
5.3 實例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6.1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6.2 課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7363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73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