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中硫代金剛烷的分析鑒定和地球化學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01-23 04:55
硫代金剛烷在原油中普遍存在,其獨特的分子結構和形成過程使其在石油工業(yè)中具有廣泛應用。對目前在硫代金剛烷分析鑒別、成因機制、熱穩(wěn)定性和在油氣領域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結果表明:目前原油中硫代金剛烷主要包括烴源巖生烴演化和熱化學硫酸鹽還原(TSR)作用兩種成因機制,其中烴源巖生烴演化可形成原油中初始含量的硫代金剛烷,TSR作用可進一步生成大量的硫代金剛烷;硫代金剛烷的籠數(shù)越高熱穩(wěn)定性越高,在高成熟時可以發(fā)生熱裂解作用;硫代金剛烷隨TSR作用增強而不斷富集,是TSR作用可靠的分子標志物;硫代金剛烷的δ34S值通過TSR作用來改變,能夠反映TSR作用的成因類型;在未遭受TSR作用的前提下,原油中硫代金剛烷的初始含量和δ34S值代表著原始烴源巖的特征,可以應用于原油族群的劃分。從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硫代金剛烷的具體成因機制和詳細的熱穩(wěn)定性界限還不甚明確;應用硫代金剛烷的含量來判識TSR作用時,要結合硫同位素和其他指標參數(shù)等結果才最為可靠;硫代金剛烷目前主要應用于TSR作用判識研究,在油-油對比和油-源對比方面的研究尚待進一步加強...
【文章來源】: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20,42(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6 頁
【部分圖文】:
硫代單金剛烷質譜圖
硫代雙金剛烷質譜圖
無烷基的硫代四金剛烷缺少碎片離子,分子離子即為基峰[6,8]。Wei等指出硫代四金剛烷可能與甲基取代的硫代四金剛烷共溢[8]。因此,其質譜圖多為共溢峰的質譜圖。Wei等報道的硫代四金剛烷峰c的質譜圖以m/z 57、71、91、99、113、211、310、324、338為特征[圖7(e)];峰i的質譜圖以m/z 57、71、99、113、211、310、324為特征[圖7(f)];峰q的質譜圖以m/z 57、71、99、113、211、324、338為特征[圖7(g)][8]。馬安來等報道的峰c質譜圖以m/z 134、277、295、310為特征,含有m/z 324,其中,m/z 310為基峰,m/z 295、277分別為[M-15]+和[M-SH]+碎片峰,m/z 324為甲基-硫代四金剛烷的離子碎片峰;峰i質譜圖以m/z 141、179、256、277、291、310、324、338為特征,其中,m/z 277、291分別為無烷基和甲基-硫代四金剛烷的[M-SH]+碎片峰[6]。圖2 高聚硫代金剛烷/硫醇系列質譜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里木盆地中深1C井原油高聚硫代金剛烷及金剛烷硫醇的檢出及意義[J]. 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顧憶.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8(10)
[2]塔里木盆地麥蓋提斜坡羅斯2井奧陶系油氣藏的TSR作用:來自分子標志物的證據[J]. 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顧憶,李慧莉,路清華.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8(04)
[3]塔中地區(qū)中深1C井寒武系原油低聚硫代金剛烷含量分析[J]. 馬安來,朱翠山,顧憶,李慧莉.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07)
[4]有機硫同位素組成應用于油氣來源和演化研究進展[J]. 蔡春芳.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02)
[5]塔里木盆地順南1井原油硫代金剛烷系列的檢出及意義[J]. 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 石油學報. 2018(01)
[6]塔里木盆地塔中83井原油中檢測出2-硫代金剛烷及其地質意義[J]. 姜乃煌,朱光有,張水昌,王政軍. 科學通報. 2007(24)
本文編號:3603642
【文章來源】: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20,42(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6 頁
【部分圖文】:
硫代單金剛烷質譜圖
硫代雙金剛烷質譜圖
無烷基的硫代四金剛烷缺少碎片離子,分子離子即為基峰[6,8]。Wei等指出硫代四金剛烷可能與甲基取代的硫代四金剛烷共溢[8]。因此,其質譜圖多為共溢峰的質譜圖。Wei等報道的硫代四金剛烷峰c的質譜圖以m/z 57、71、91、99、113、211、310、324、338為特征[圖7(e)];峰i的質譜圖以m/z 57、71、99、113、211、310、324為特征[圖7(f)];峰q的質譜圖以m/z 57、71、99、113、211、324、338為特征[圖7(g)][8]。馬安來等報道的峰c質譜圖以m/z 134、277、295、310為特征,含有m/z 324,其中,m/z 310為基峰,m/z 295、277分別為[M-15]+和[M-SH]+碎片峰,m/z 324為甲基-硫代四金剛烷的離子碎片峰;峰i質譜圖以m/z 141、179、256、277、291、310、324、338為特征,其中,m/z 277、291分別為無烷基和甲基-硫代四金剛烷的[M-SH]+碎片峰[6]。圖2 高聚硫代金剛烷/硫醇系列質譜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里木盆地中深1C井原油高聚硫代金剛烷及金剛烷硫醇的檢出及意義[J]. 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顧憶.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8(10)
[2]塔里木盆地麥蓋提斜坡羅斯2井奧陶系油氣藏的TSR作用:來自分子標志物的證據[J]. 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顧憶,李慧莉,路清華.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8(04)
[3]塔中地區(qū)中深1C井寒武系原油低聚硫代金剛烷含量分析[J]. 馬安來,朱翠山,顧憶,李慧莉.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07)
[4]有機硫同位素組成應用于油氣來源和演化研究進展[J]. 蔡春芳.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02)
[5]塔里木盆地順南1井原油硫代金剛烷系列的檢出及意義[J]. 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 石油學報. 2018(01)
[6]塔里木盆地塔中83井原油中檢測出2-硫代金剛烷及其地質意義[J]. 姜乃煌,朱光有,張水昌,王政軍. 科學通報. 2007(24)
本文編號:36036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0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