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qū)馬五段沉積環(huán)境與儲層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2-01-15 21:31
富縣地區(qū)位于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古構造位置處于中央古隆起的東北斜坡帶上,晚奧陶世受加里東運動影響,華北地臺整體被抬升,經(jīng)歷了長達1.4億年的風化剝蝕,研究區(qū)位于巖溶高地,遭受巖溶作用時間長、強度大,開殼層位低。目前盆地奧陶系的勘探開發(fā)主要集中在巖溶斜坡上,巖溶高地勘探程度較低。富縣地區(qū)多口探井在馬五段均顯示巖溶高地具有良好的勘探潛力,但由于古地形起伏較大,在石灰?guī)r、白云巖、膏質云巖、含膏白云巖等巖性存在的情況下,儲層發(fā)育的控制因素不確定,發(fā)育規(guī)律不清楚。因此,有必要針對巖溶高地上的馬五段風化殼儲層開展系統(tǒng)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巖芯資料、測錄井資料以及相關分析測試技術,本文對馬五段沉積特征、古巖溶特征和儲層特征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取得了以下認識:(1)馬五段為潮下-潮間帶沉積,潮下帶位于準層序的底部,以砂屑泥晶灰?guī)r、生屑泥晶灰?guī)r、泥晶灰?guī)r和白云巖為主,潮間帶位于準層序的上部,巖性主要為粘土質云巖、膏質云巖和含膏白云巖。(2)馬五段角礫化嚴重,可以劃分為4種巖溶相和3種洞穴相,巖溶強度自西向東逐漸減弱,在二級古地貌單元的基礎上,可進一步劃分出4個三級古地貌單元,并編制了前石炭世古地貌圖...
【文章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技術路線圖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 2 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鄂爾多斯盆地位于中國北方,是一個多旋回疊合的克拉通盆地,屬于華北地臺西部的次級構造單元(楊華 等,2004,2006;張吉森 等,1995;湯顯明 等,1993;張金山 等,1988)。盆地現(xiàn)今整體呈現(xiàn)為東翼寬緩,西翼陡窄的不對稱矩形盆地。斷裂褶皺在盆地邊緣較為發(fā)育,但盆地內(nèi)部構造相對簡單,斷裂發(fā)育較少,地層平緩,一般傾角不足 1°(圖 2-1)(楊俊杰 等,2002;張文昭,1997)。根據(jù)現(xiàn)今構造形態(tài),并結合鄂爾多斯盆地演化史,該盆地可以劃分為六個一級地質構造單元:伊盟隆起帶、渭北隆起帶、晉西撓褶帶、伊陜斜坡帶、天環(huán)坳陷帶及西緣逆沖帶(楊俊杰 等,2002)。
準層序是層序和體系域構成的基本構成單元,是以海泛面或與之相對應的界面為界的、成因上有聯(lián)系的層或層組構成的相對整合的序列(Van Wagoner et a1990, 1988)。結合前人的分析認為馬五段為海退背景下的沉積,但是期間發(fā)育多次小規(guī)模的快速海侵,導致馬五段地層在巖性上表現(xiàn)出多個沉積旋回。因此,通過準層序的研究,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沉積相的展布規(guī)律。通過測井資料與巖芯資料綜合分析認為準層序的邊界都在高伽瑪?shù)牡胤剑话阆旅媸腔規(guī)r或白云巖,上面是粘土質云巖、含膏白云巖或膏質云巖等,代表了海平面下降。由于研究區(qū)馬五5亞段大部分被剝蝕,故未對馬五5亞段進行準層序劃分。按照上述標準在馬五6亞段-馬五10亞段共識別出了 3 種類型的準層序。準層序 1:由馬五10亞段組成,厚度 31-40m,底部主要為灰?guī)r,向上逐漸過渡為粘土質云巖,在粘土質云巖中水平紋層較發(fā)育,反應了低能靜水條件下的沉積,整體泥質含量較高,與自然伽瑪測井曲線具有良好的對應關系(圖 3-2A)。準層序的底部較薄,一般在 10m 左右,頂部相對較厚,層厚可達 20 余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qū)馬五段喀斯特儲層發(fā)育規(guī)律[J]. 胡鑫,丁曉琪,梁昌健,朱穎,劉璇,徐小宇,陳乙萊.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12)
[2]碳酸鹽巖沉積學研究熱點與進展:AAPG百年紀念暨2017年會及展覽綜述[J]. 倪新鋒,沈安江,韋東曉,喬宇婷,王瑩.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05)
[3]鄂爾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風化殼氣藏差異性[J]. 魏新善,魏柳斌,任軍峰,蔡鄭紅,周黎霞.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02)
[4]碳酸鹽臺地的類型、特征和沉積模式——兼論華北地臺寒武紀陸表!蜎]臺地的沉積樣式[J]. 王龍,吳海,張瑞,李昌偉. 地質論評. 2018(01)
[5]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區(qū)奧陶系儲層古巖溶作用及其與裂縫的關系[J]. 吳國強,張麗娟,楊振周,袁文芳,齊春艷,葉禹. 石油實驗地質. 2017(06)
[6]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奧陶系風化殼古地貌特征嬗變及地質意義[J]. 魏新善,任軍峰,趙俊興,張道鋒,羅順社,魏柳斌,陳娟萍. 石油學報. 2017(09)
[7]鄂爾多斯盆地宜川—黃龍地區(qū)奧陶系風化殼儲層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 董巖,王少依,柏淑英,王川. 海相油氣地質. 2017(03)
[8]靖邊潛臺西側奧陶系馬五4亞段巖相古地理特征[J]. 胡光明,李國棟,魏新善,李雁冰. 沉積學報. 2017(03)
[9]陸表海臺地沉積充填模式及內(nèi)克拉通碳酸鹽巖勘探新啟示[J]. 陳安清,楊帥,陳洪德,鐘怡江,許國明,宋曉波,付斯一. 巖石學報. 2017(04)
[10]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馬五1+2段白云巖喀斯特儲層特征[J]. 賈會沖,丁曉琪.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
博士論文
[1]大牛地氣田奧陶系馬五5亞段白云巖成因及儲層形成機理[D]. 白曉亮.西南石油大學 2016
[2]鄂爾多斯富縣及鄰區(qū)馬家溝組層序地層與巖相古地理研究[D]. 王妍.西北大學 2014
[3]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奧陶系風化殼巖溶古地貌與儲層特征[D]. 王建民.西北大學 2011
[4]鄂爾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層序地層及巖相古地理研究[D]. 李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9
碩士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宜川地區(qū)奧陶系馬五1+2亞段風化殼儲層特征研究[D]. 覃英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2]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qū)馬家溝組古巖溶儲層特征[D]. 何丹.西安石油大學 2012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qū)良里格組層序地層特征及儲集體地質特征[D]. 葉寧.成都理工大學 2012
[4]高橋地區(qū)奧陶系馬家溝組馬五1+2沉積相及儲層特征研究[D]. 田江飛.成都理工大學 2011
[5]鄂爾多斯盆地塔巴廟地區(qū)奧陶系馬家溝組沉積相與古巖溶儲層特征[D]. 蘇中堂.成都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91354
【文章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技術路線圖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 2 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鄂爾多斯盆地位于中國北方,是一個多旋回疊合的克拉通盆地,屬于華北地臺西部的次級構造單元(楊華 等,2004,2006;張吉森 等,1995;湯顯明 等,1993;張金山 等,1988)。盆地現(xiàn)今整體呈現(xiàn)為東翼寬緩,西翼陡窄的不對稱矩形盆地。斷裂褶皺在盆地邊緣較為發(fā)育,但盆地內(nèi)部構造相對簡單,斷裂發(fā)育較少,地層平緩,一般傾角不足 1°(圖 2-1)(楊俊杰 等,2002;張文昭,1997)。根據(jù)現(xiàn)今構造形態(tài),并結合鄂爾多斯盆地演化史,該盆地可以劃分為六個一級地質構造單元:伊盟隆起帶、渭北隆起帶、晉西撓褶帶、伊陜斜坡帶、天環(huán)坳陷帶及西緣逆沖帶(楊俊杰 等,2002)。
準層序是層序和體系域構成的基本構成單元,是以海泛面或與之相對應的界面為界的、成因上有聯(lián)系的層或層組構成的相對整合的序列(Van Wagoner et a1990, 1988)。結合前人的分析認為馬五段為海退背景下的沉積,但是期間發(fā)育多次小規(guī)模的快速海侵,導致馬五段地層在巖性上表現(xiàn)出多個沉積旋回。因此,通過準層序的研究,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沉積相的展布規(guī)律。通過測井資料與巖芯資料綜合分析認為準層序的邊界都在高伽瑪?shù)牡胤剑话阆旅媸腔規(guī)r或白云巖,上面是粘土質云巖、含膏白云巖或膏質云巖等,代表了海平面下降。由于研究區(qū)馬五5亞段大部分被剝蝕,故未對馬五5亞段進行準層序劃分。按照上述標準在馬五6亞段-馬五10亞段共識別出了 3 種類型的準層序。準層序 1:由馬五10亞段組成,厚度 31-40m,底部主要為灰?guī)r,向上逐漸過渡為粘土質云巖,在粘土質云巖中水平紋層較發(fā)育,反應了低能靜水條件下的沉積,整體泥質含量較高,與自然伽瑪測井曲線具有良好的對應關系(圖 3-2A)。準層序的底部較薄,一般在 10m 左右,頂部相對較厚,層厚可達 20 余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qū)馬五段喀斯特儲層發(fā)育規(guī)律[J]. 胡鑫,丁曉琪,梁昌健,朱穎,劉璇,徐小宇,陳乙萊.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12)
[2]碳酸鹽巖沉積學研究熱點與進展:AAPG百年紀念暨2017年會及展覽綜述[J]. 倪新鋒,沈安江,韋東曉,喬宇婷,王瑩.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05)
[3]鄂爾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風化殼氣藏差異性[J]. 魏新善,魏柳斌,任軍峰,蔡鄭紅,周黎霞.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8(02)
[4]碳酸鹽臺地的類型、特征和沉積模式——兼論華北地臺寒武紀陸表!蜎]臺地的沉積樣式[J]. 王龍,吳海,張瑞,李昌偉. 地質論評. 2018(01)
[5]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區(qū)奧陶系儲層古巖溶作用及其與裂縫的關系[J]. 吳國強,張麗娟,楊振周,袁文芳,齊春艷,葉禹. 石油實驗地質. 2017(06)
[6]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奧陶系風化殼古地貌特征嬗變及地質意義[J]. 魏新善,任軍峰,趙俊興,張道鋒,羅順社,魏柳斌,陳娟萍. 石油學報. 2017(09)
[7]鄂爾多斯盆地宜川—黃龍地區(qū)奧陶系風化殼儲層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 董巖,王少依,柏淑英,王川. 海相油氣地質. 2017(03)
[8]靖邊潛臺西側奧陶系馬五4亞段巖相古地理特征[J]. 胡光明,李國棟,魏新善,李雁冰. 沉積學報. 2017(03)
[9]陸表海臺地沉積充填模式及內(nèi)克拉通碳酸鹽巖勘探新啟示[J]. 陳安清,楊帥,陳洪德,鐘怡江,許國明,宋曉波,付斯一. 巖石學報. 2017(04)
[10]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馬五1+2段白云巖喀斯特儲層特征[J]. 賈會沖,丁曉琪.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
博士論文
[1]大牛地氣田奧陶系馬五5亞段白云巖成因及儲層形成機理[D]. 白曉亮.西南石油大學 2016
[2]鄂爾多斯富縣及鄰區(qū)馬家溝組層序地層與巖相古地理研究[D]. 王妍.西北大學 2014
[3]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奧陶系風化殼巖溶古地貌與儲層特征[D]. 王建民.西北大學 2011
[4]鄂爾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層序地層及巖相古地理研究[D]. 李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9
碩士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宜川地區(qū)奧陶系馬五1+2亞段風化殼儲層特征研究[D]. 覃英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2]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qū)馬家溝組古巖溶儲層特征[D]. 何丹.西安石油大學 2012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qū)良里格組層序地層特征及儲集體地質特征[D]. 葉寧.成都理工大學 2012
[4]高橋地區(qū)奧陶系馬家溝組馬五1+2沉積相及儲層特征研究[D]. 田江飛.成都理工大學 2011
[5]鄂爾多斯盆地塔巴廟地區(qū)奧陶系馬家溝組沉積相與古巖溶儲層特征[D]. 蘇中堂.成都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91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9135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