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酸壓裂縫體形態(tài)與流動能力的控制因素——以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下奧陶統(tǒng)馬家溝組馬五 5 亞段儲層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1-13 13:19
  立體改造技術是實現(xiàn)非均質(zhì)碳酸鹽巖油氣藏立體開發(fā)的關鍵技術之一,而控制酸壓裂縫體的形態(tài)和流動能力則是其核心。為了揭示控制酸壓裂縫體形態(tài)和流動能力的主要因素,選取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下奧陶統(tǒng)馬家溝組馬五5亞段露頭巖樣,針對"滑溜水+高濃度酸液"酸壓工藝,采用巖石力學真三軸耦合系統(tǒng)開展室內(nèi)物理模擬實驗;采用CT掃描技術來表征酸壓裂縫體形態(tài)及獲取裂縫寬度;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酸壓裂縫體形態(tài)控制因素;然后,通過對裂縫系統(tǒng)的滲透率進行測試,分析了酸壓裂縫體流動能力的控制因素。研究結果表明:①大牛地氣田馬五5亞段儲層平均水平應力差異系數(shù)為0.25,酸壓后能夠形成復雜裂縫體;②酸液對裂縫條數(shù)的影響不明顯,其對水力裂縫的溶蝕、疏通作用增加了裂縫寬度,酸蝕縫寬是酸液在水力裂縫主縫與分支縫、靠近注液端的水力裂縫與遠端水力裂縫中競爭流動、反應的結果 ;③該氣田馬五5亞段儲層進行酸壓改造時的合理注酸強度為12.0 m3/m,注酸排量應大于等于6.0 m3/min;④進行立體酸壓設計時,需要針對特定儲層改造對象,確定注酸量的合理范圍及最小合理注酸排量,進而優(yōu)化注酸規(guī)模,... 

【文章來源】:天然氣工業(yè). 2020,40(06)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酸壓裂縫體形態(tài)與流動能力的控制因素——以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下奧陶統(tǒng)馬家溝組馬五 5 亞段儲層為例


不同qa下酸壓后巖心照片

影響曲線,排量,滲透率,裂縫


如圖8所示,水力壓裂后裂縫體滲透率介于3.9~6.1 mD,隨注酸排量增大,酸化后裂縫體滲透率增加幅度整體呈上升趨勢,當注酸排量超過12m L/min后,提高排量對裂縫體滲透率增加的有利影響較小。在油氣藏進行酸壓改造時,為了實現(xiàn)水力裂縫擴縫寬及酸液深穿透,如果不考慮控制裂縫高度,在井口限壓條件下應盡量提高注酸排量。根據(jù)實驗結果,選取12 mL/min為最小合理注酸排量,由表2可知對應工程尺度下的注酸排量應大于等于6.0 m3/min。5 結論與建議

照片,巖心,照片,裂縫


水力壓裂后,從巖心頂部向底部,即由切片A至切片C,主縫寬度逐漸變窄,并且分支縫的寬度均小于主縫。酸化后裂縫寬度的變化規(guī)律如下:(1)酸化后,裂縫整體形態(tài)與巖心不同位置處的裂縫條數(shù)均無明顯變化(圖3-e~h),但裂縫寬度變化明顯(表3),其中主縫寬度變化最明顯,同時分支縫寬度均小于主縫,如切片A中的1號與3號裂縫;(2)在酸化過程中,酸液在分支縫與遠端主縫的競爭流動尤為激烈,如切片A中1號裂縫與切片C中4號裂縫,雖然酸化前切片C中4號(主縫)的寬度大于切片A中1號裂縫,但是由于切片A中1號裂縫靠近注液端,因此酸化后其裂縫縫寬改善程度優(yōu)于切片C中4號裂縫;(3)靠近注液端的裂縫具有明顯的進液優(yōu)勢,尤其是在酸化裂縫中,如酸化后切片A中3號裂縫(主縫)縫寬增加更明顯,且井眼有明顯的溶蝕擴徑現(xiàn)象;(4)如圖3-b、f所示,切片A中1號裂縫與2號裂縫交互切割形成的小網(wǎng)狀縫在一定程度上也被酸液溶蝕,進而相互溝通,可見酸化具有疏通水力壓裂縫、擴大水力裂縫寬度的作用。圖3 2號巖心水力壓裂、酸化后CT掃描照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深層碳酸鹽巖儲層改造理念的革新——立體酸壓技術[J]. 郭建春,茍波,秦楠,趙俊生,伍林,王坤杰,任冀川.  天然氣工業(yè). 2020(02)
[2]非均質(zhì)碳酸鹽巖油氣藏酸壓數(shù)值模擬研究進展與展望[J]. 茍波,馬輝運,劉壯,周長林,王琨.  天然氣工業(yè). 2019(06)
[3]塔里木盆地深層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體積開發(fā)實踐與認識[J]. 焦方正.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9(03)
[4]水力裂縫形貌對酸刻蝕行為及導流能力影響[J]. 茍波,李驍,馬輝運,周長林.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3)
[5]楊稅務深潛山AT3井復合酸壓改造工藝技術[J]. 余芳,徐克彬,鄭立軍,付玥穎,白田增,李擁軍,才博.  鉆井液與完井液. 2018(06)
[6]體積改造技術理論研究進展與發(fā)展方向[J]. 胥云,雷群,陳銘,吳奇,楊能宇,翁定為,李德旗,蔣豪.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8(05)
[7]致密碳酸鹽巖儲層復合縫網(wǎng)酸壓技術研究及礦場實踐——以大牛地氣田下古生界馬五5碳酸鹽巖儲層為例[J]. 儲銘匯.  石油鉆采工藝. 2017(02)
[8]煤巖定向井水力裂縫起裂及非平面擴展實驗[J]. 譚鵬,金衍,侯冰,韓珂,周英操,孟尚志.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7(03)
[9]頁巖儲集層水力裂縫網(wǎng)絡擴展規(guī)模評價方法[J]. 侯冰,陳勉,李志猛,王永輝,刁策.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4(06)
[10]酸液對灰?guī)r力學性質(zhì)影響的機制研究[J]. 何春明,郭建春.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3(S2)

博士論文
[1]大牛地氣田奧陶系馬五5亞段白云巖成因及儲層形成機理[D]. 白曉亮.西南石油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865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865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bf7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