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屋脊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篩選標準
發(fā)布時間:2021-11-25 22:03
為了解決勝利油田窄屋脊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精細二次開發(fā)的"三高協同效應"的問題,通過綜合分析勝利油田窄屋脊斷塊油藏的地質特征和開發(fā)特征,在明確此類油藏二次開發(fā)前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基礎上,從單井經濟極限液量和地層壓力恢復能力兩個方面,分析了此類油藏二次開發(fā)前的開發(fā)潛力。通過油藏數值模擬和油藏工程方法,從地質因素、流體因素、開發(fā)因素三個方面篩選12項主控因素,提出了窄屋脊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開發(fā)主控因素敏感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判定原則,給出了窄屋脊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篩選標準。研究結果表明:窄屋脊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開發(fā)的極敏感因素主要為地質因素和流體因素,開發(fā)因素多為次敏感-微敏感因素,水體大小是不敏感因素;適合人工邊水驅開發(fā)的窄屋脊斷塊油藏的篩選條件包含三類:滿足水驅要求為基本條件,含油條帶寬度和地層傾角等開發(fā)技術界限為必備條件,其他有利于開發(fā)因素為選擇性條件;該篩選標準應用于勝利油田窄屋脊斷塊油藏取得了較好效果?梢姳疚慕⒌闹骺匾蛩孛舾行远糠治龇椒ê驼菁箶鄩K油藏人工邊水驅篩選標準,能為窄屋脊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高效開發(fā)提供決策依據和理論指導。
【文章來源】: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含水對應的極限日產液量
圖2為勝利油田某窄屋脊斷塊油藏的地層壓力恢復對產能影響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同一含水率下,生產壓差越大,日產液量越高;同一生產壓差下,含水率越高,日液量越高;且含水率越大,日產液量增加的幅度越大。2 人工邊水驅敏感性分析
基準模型如圖3所示。該模型為矩形單斜構造,油井位于油藏高部位,水井位于油藏較低部位。油水井交錯排列,包括3口油井和2口水井。2.1.2 敏感程度劃分及判定原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工邊水驅技術在江漢油田的應用[J]. 雷樂. 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 2018(05)
[2]勝利斷塊油藏分類探討及提高采收率對策[J]. 楊勇,王建,王瑞,袁士寶,徐波.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4)
[3]邊水油藏非均相調驅物理模擬實驗研究[J]. 趙軍,翁大麗,陳平,鄭繼龍,張強,胡雪. 精細石油化工進展. 2018(01)
[4]雙河油田人工強邊水的優(yōu)化研究[J]. 陳偉. 石化技術. 2017(09)
[5]窄屋脊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三維物理模擬實驗[J]. 楊海博,武云云,王濤,張紅欣,孫志剛.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5(06)
[6]窄屋脊油藏控水穩(wěn)油新方法[J]. 史永華. 鉆采工藝. 2015(06)
[7]邊水斷塊油藏三維物理模擬實驗[J]. 楊海博,張紅欣,孫志剛,許堅.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15 (02)
[8]復雜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影響因素敏感性[J]. 張戈,王端平,孫國,肖淑明.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5(02)
[9]復雜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提高采收率機理分析[J]. 張戈. 斷塊油氣田. 2014(04)
[10]對勝利油區(qū)提高原油采收率潛力及轉變開發(fā)方式的思考[J]. 王端平.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4(04)
碩士論文
[1]人工仿強邊水驅機理及提高采收率研究[D]. 王倩倩.成都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18876
【文章來源】: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含水對應的極限日產液量
圖2為勝利油田某窄屋脊斷塊油藏的地層壓力恢復對產能影響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同一含水率下,生產壓差越大,日產液量越高;同一生產壓差下,含水率越高,日液量越高;且含水率越大,日產液量增加的幅度越大。2 人工邊水驅敏感性分析
基準模型如圖3所示。該模型為矩形單斜構造,油井位于油藏高部位,水井位于油藏較低部位。油水井交錯排列,包括3口油井和2口水井。2.1.2 敏感程度劃分及判定原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工邊水驅技術在江漢油田的應用[J]. 雷樂. 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 2018(05)
[2]勝利斷塊油藏分類探討及提高采收率對策[J]. 楊勇,王建,王瑞,袁士寶,徐波.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4)
[3]邊水油藏非均相調驅物理模擬實驗研究[J]. 趙軍,翁大麗,陳平,鄭繼龍,張強,胡雪. 精細石油化工進展. 2018(01)
[4]雙河油田人工強邊水的優(yōu)化研究[J]. 陳偉. 石化技術. 2017(09)
[5]窄屋脊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三維物理模擬實驗[J]. 楊海博,武云云,王濤,張紅欣,孫志剛.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5(06)
[6]窄屋脊油藏控水穩(wěn)油新方法[J]. 史永華. 鉆采工藝. 2015(06)
[7]邊水斷塊油藏三維物理模擬實驗[J]. 楊海博,張紅欣,孫志剛,許堅.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15 (02)
[8]復雜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影響因素敏感性[J]. 張戈,王端平,孫國,肖淑明.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5(02)
[9]復雜斷塊油藏人工邊水驅提高采收率機理分析[J]. 張戈. 斷塊油氣田. 2014(04)
[10]對勝利油區(qū)提高原油采收率潛力及轉變開發(fā)方式的思考[J]. 王端平.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4(04)
碩士論文
[1]人工仿強邊水驅機理及提高采收率研究[D]. 王倩倩.成都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18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1887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