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稠油焦化蠟油加工方案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20:49
遼河石化公司生產(chǎn)的焦化蠟油堿氮含量高,超過了 2000 μg/g,屬于劣質(zhì)焦化蠟油,直接進行催化裂化處理會造成催化劑失活,需要進行脫氮處理。通過進行中試試驗,對比絡(luò)合脫氮-催化裂化工藝、加氫精制工藝和加氫改質(zhì)摻煉工藝對焦化蠟油的處理效果,討論三種工藝的可行性。絡(luò)合脫氮-催化裂化加工路線首先將焦化蠟油進行絡(luò)合脫氮處理,然后將脫氮精制油摻煉進入催化裂化裝置,最終得到汽柴油產(chǎn)品。中試試驗證明,焦化蠟油堿氮含量能夠降低到1000 μg/g以下,達到催化裂化進料要求。脫氮之后的焦化蠟油摻煉到催化裂化裝置進行加工,生產(chǎn)汽柴油產(chǎn)品。加氫精制工藝是將焦化蠟油進行加氫精制處理,通過改變反應(yīng)條件,考察對堿氮脫除效果的影響。在375或385℃、氫油比1000、空速1.2 h-1、壓力12 MPa的操作條件下,焦化蠟油堿氮含量能夠降低到1000 μg/g以下,而且能夠降低硫含量,改善焦化蠟油的性質(zhì)。加氫改質(zhì)摻煉加工路線是將焦化蠟油與改質(zhì)原料進行摻煉,進行二段加氫處理。焦化蠟油通過與改質(zhì)原料混合,二段加氫之后,產(chǎn)品的氮含量能夠降低到10μg/g以下。加氫產(chǎn)品通過分餾,能夠得到70%的柴油餾分,且重柴油的十六烷值...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3氣體收率隨原料變化關(guān)系圖
重催原料?渣油混蠟?脫氮蠟油??圖3.3氣體收率隨原料變化關(guān)系圖??Fig.?3.3?Yield?of?gas?change?with?feedstock??圖3.3為爺氣和液化氣的收率隨著產(chǎn)品的改變而變化的趨勢圖。催化裂化產(chǎn)??的千?氣主要包括氣氣、甲烷和C2,液化氣包括C3和C4。催化裂化中的氣??主要來自寧大分子烴類的熱裂化反應(yīng)。結(jié)合表3.10和圖3.3可知,千氣的??小,僅為2%,且隨著原料的改變,波動很小。自原料由簠催原料變?yōu)樵??之后,液化氣的收率降低了?3.21%,當蠟油脫気之啟,液化氣收率升高為??%,但仍低于重催原料。??由于漁袖混蠟中飽和分較低,且堿氮的存在會造成催化劑活性的降低,抑制??應(yīng)的發(fā)生,因此,其液化氣收率會明顯下降。由于分子的縮合過程會產(chǎn)生??子,如果H原子向不飽和烴的轉(zhuǎn)移被抑制,就會生成復氣。堿氮的存在,??H原子的轉(zhuǎn)移,使氫氣的收率增加,進而提高午氣的產(chǎn)率。??
表5.8和圖5.3可知,加氫改質(zhì)產(chǎn)品分布為主要為輕柴油和重柴油,摻入S的增加,輕柴油的收率降低,重柴油的收率提高&重點分析質(zhì)。??表5.9輕柴油性質(zhì)匯總表??Table?5.9?Properties?of?light?diesel_?0#?1#?2#?3#,wt.%?0?2.5?5?7.5kg/ms?838.6?836.5?839.5?841.4?/g.?32.9?41.6?60.6?76.4Mg/g?0.46?0.48?0.88?1.24烷值?40.5?42.1?45?45.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焦化蠟油催化裂化技術(shù)進展[J]. 潘志爽,馬彥鵬,譚爭國,張愛萍,王亞紅,曹蘭花. 石化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2017(06)
[2]焦化蠟油中氮化物和芳烴分子結(jié)構(gòu)的研究[J]. 杜峰,陳延新,陳小博,鄧文安,李傳.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7(02)
[3]探究分析延遲焦化工藝技術(shù)及其進展[J]. 孫飛,杜標. 化工管理. 2017(09)
[4]W-SBA-15分子篩吸附脫除焦化蠟油中堿性氮化物的實驗研究[J]. 羅資琴,鄭曉明,田放,王輝. 煉油技術(shù)與工程. 2017(03)
[5]焦化蠟油中堿性氮的脫除方法研究進展[J]. 張亞楠,王延臻. 廣州化工. 2016(19)
[6]金屬改性樹脂吸附脫氮工藝及動力學研究[J]. 張曼,王克強,王雷,李紅躍. 離子交換與吸附. 2016(04)
[7]焦化蠟油加工研究進展[J]. 王逸平. 山東化工. 2016(11)
[8]焦化蠟油加工利用技術(shù)研究現(xiàn)狀[J]. 張艷梅,劉銀東,盧竟蔓,張璐瑤,王麗濤. 石化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2016(02)
[9]負載型雜多酸脫除焦化蠟油中堿性氮化物[J]. 李紅躍,王雷,張曼,劉寶玉,王立新,劉丹. 化工進展. 2016(03)
[10]大港焦化蠟油絡(luò)合脫氮-催化裂化組合工藝[J]. 張大齊,石國芳,張婧旭,方柳亞. 廣州化工. 2015(17)
博士論文
[1]渣油加氫反應(yīng)動力學及組合工藝研究[D]. 蔣立敬.大連理工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遼河盆地杜813塊超稠油開發(fā)技術(shù)研究[D]. 郭崇華.東北石油大學 2015
[2]催化裂化摻煉焦化蠟油工藝研究[D]. 高峰.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4
[3]克拉瑪依超稠油供氫劑減黏-焦化組合工藝反應(yīng)規(guī)律研究[D]. 陳建濤.中國石油大學 2010
[4]焦化蠟油性質(zhì)及加工方案研究[D]. 殷愛玲.蘭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05841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3氣體收率隨原料變化關(guān)系圖
重催原料?渣油混蠟?脫氮蠟油??圖3.3氣體收率隨原料變化關(guān)系圖??Fig.?3.3?Yield?of?gas?change?with?feedstock??圖3.3為爺氣和液化氣的收率隨著產(chǎn)品的改變而變化的趨勢圖。催化裂化產(chǎn)??的千?氣主要包括氣氣、甲烷和C2,液化氣包括C3和C4。催化裂化中的氣??主要來自寧大分子烴類的熱裂化反應(yīng)。結(jié)合表3.10和圖3.3可知,千氣的??小,僅為2%,且隨著原料的改變,波動很小。自原料由簠催原料變?yōu)樵??之后,液化氣的收率降低了?3.21%,當蠟油脫気之啟,液化氣收率升高為??%,但仍低于重催原料。??由于漁袖混蠟中飽和分較低,且堿氮的存在會造成催化劑活性的降低,抑制??應(yīng)的發(fā)生,因此,其液化氣收率會明顯下降。由于分子的縮合過程會產(chǎn)生??子,如果H原子向不飽和烴的轉(zhuǎn)移被抑制,就會生成復氣。堿氮的存在,??H原子的轉(zhuǎn)移,使氫氣的收率增加,進而提高午氣的產(chǎn)率。??
表5.8和圖5.3可知,加氫改質(zhì)產(chǎn)品分布為主要為輕柴油和重柴油,摻入S的增加,輕柴油的收率降低,重柴油的收率提高&重點分析質(zhì)。??表5.9輕柴油性質(zhì)匯總表??Table?5.9?Properties?of?light?diesel_?0#?1#?2#?3#,wt.%?0?2.5?5?7.5kg/ms?838.6?836.5?839.5?841.4?/g.?32.9?41.6?60.6?76.4Mg/g?0.46?0.48?0.88?1.24烷值?40.5?42.1?45?45.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焦化蠟油催化裂化技術(shù)進展[J]. 潘志爽,馬彥鵬,譚爭國,張愛萍,王亞紅,曹蘭花. 石化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2017(06)
[2]焦化蠟油中氮化物和芳烴分子結(jié)構(gòu)的研究[J]. 杜峰,陳延新,陳小博,鄧文安,李傳.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7(02)
[3]探究分析延遲焦化工藝技術(shù)及其進展[J]. 孫飛,杜標. 化工管理. 2017(09)
[4]W-SBA-15分子篩吸附脫除焦化蠟油中堿性氮化物的實驗研究[J]. 羅資琴,鄭曉明,田放,王輝. 煉油技術(shù)與工程. 2017(03)
[5]焦化蠟油中堿性氮的脫除方法研究進展[J]. 張亞楠,王延臻. 廣州化工. 2016(19)
[6]金屬改性樹脂吸附脫氮工藝及動力學研究[J]. 張曼,王克強,王雷,李紅躍. 離子交換與吸附. 2016(04)
[7]焦化蠟油加工研究進展[J]. 王逸平. 山東化工. 2016(11)
[8]焦化蠟油加工利用技術(shù)研究現(xiàn)狀[J]. 張艷梅,劉銀東,盧竟蔓,張璐瑤,王麗濤. 石化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2016(02)
[9]負載型雜多酸脫除焦化蠟油中堿性氮化物[J]. 李紅躍,王雷,張曼,劉寶玉,王立新,劉丹. 化工進展. 2016(03)
[10]大港焦化蠟油絡(luò)合脫氮-催化裂化組合工藝[J]. 張大齊,石國芳,張婧旭,方柳亞. 廣州化工. 2015(17)
博士論文
[1]渣油加氫反應(yīng)動力學及組合工藝研究[D]. 蔣立敬.大連理工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遼河盆地杜813塊超稠油開發(fā)技術(shù)研究[D]. 郭崇華.東北石油大學 2015
[2]催化裂化摻煉焦化蠟油工藝研究[D]. 高峰.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4
[3]克拉瑪依超稠油供氫劑減黏-焦化組合工藝反應(yīng)規(guī)律研究[D]. 陳建濤.中國石油大學 2010
[4]焦化蠟油性質(zhì)及加工方案研究[D]. 殷愛玲.蘭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058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058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