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管式待生劑分配器顆粒分配特性及內部流動特性的CPFD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1-10-15 15:48
基于CPFD(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方法,對實驗室前期研究的催化裂化管式分配器內的顆粒分配特性及內部流動特性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系統(tǒng)研究了輸送風、松動風及分配器傾斜角度對顆粒分配不均勻指數(shù)的影響,并進一步考察了輸送風和松動風對分配器各出口氣體流量分布及內部氣-固流動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增大輸送風量、松動風量以及分配器的傾斜角度均可以降低顆粒分配不均勻指數(shù),但改變松動風量的效果不如改變輸送風量和傾斜角度顯著。分配器傾斜角存在一個最優(yōu)值時,顆粒分配均勻性最佳。輸送風的增大會使得顆粒出料量最高的排料口的位置逐漸向分配器的末端移動,中間排料口所流出的氣體流量占比增大,末端排料口排風量占比減小。引入松動風后,各出口的顆粒排料量更加接近,同時靠近末端排料口的氣體流量占比明顯增大。
【文章來源】: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20,36(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前期實驗中采用的管式待生劑分配器[7]
在模擬中,管式分配器的幾何模型如圖2所示,其幾何結構與實驗裝置基本一致。為了便于直觀地觀察各個出料口顆粒的流出情況,在管式分配器的外圍設置了1個方形計算域(2100 mm×160 mm×170 mm)。管式分配器的長度和直徑分別為 1900 mm 和90 mm。由于在網(wǎng)格劃分時分配器兩側的10個圓形排料口難以捕捉,因此將其簡化為10個方形出口(26 mm×26 mm)。Barracuda軟件采用笛卡爾網(wǎng)格切割單元法對幾何模型進行網(wǎng)格劃分。經(jīng)網(wǎng)格無關性驗證之后,管式分配器的網(wǎng)格劃分如圖3所示,網(wǎng)格總數(shù)為44982。圖3 管式待生劑分配器的網(wǎng)格劃分
管式待生劑分配器的網(wǎng)格劃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催化裂化槽式待生劑分配器的冷模實驗[J]. 張永民,禹淞元.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5(05)
[2]催化裂化待生劑分配器性能的冷模實驗評價[J]. 張永民,趙超,禹淞元,盧春喜.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3(05)
本文編號:3438226
【文章來源】: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20,36(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前期實驗中采用的管式待生劑分配器[7]
在模擬中,管式分配器的幾何模型如圖2所示,其幾何結構與實驗裝置基本一致。為了便于直觀地觀察各個出料口顆粒的流出情況,在管式分配器的外圍設置了1個方形計算域(2100 mm×160 mm×170 mm)。管式分配器的長度和直徑分別為 1900 mm 和90 mm。由于在網(wǎng)格劃分時分配器兩側的10個圓形排料口難以捕捉,因此將其簡化為10個方形出口(26 mm×26 mm)。Barracuda軟件采用笛卡爾網(wǎng)格切割單元法對幾何模型進行網(wǎng)格劃分。經(jīng)網(wǎng)格無關性驗證之后,管式分配器的網(wǎng)格劃分如圖3所示,網(wǎng)格總數(shù)為44982。圖3 管式待生劑分配器的網(wǎng)格劃分
管式待生劑分配器的網(wǎng)格劃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催化裂化槽式待生劑分配器的冷模實驗[J]. 張永民,禹淞元.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5(05)
[2]催化裂化待生劑分配器性能的冷模實驗評價[J]. 張永民,趙超,禹淞元,盧春喜.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3(05)
本文編號:3438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38226.html
教材專著